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371章 不看着它飞起来翱翔,然后平安降落

第371章 不看着它飞起来翱翔,然后平安降落(1 / 1)

第371章 不看着它飞起来翱翔,然后平安降落,哪里睡得着!

“一切都是按照计划在进行,多进行也没有太大作用。”

宋总诧异地看着谢威。

从样机生产出来后,地面滑跑试验已经进行了大半年的时间,通过滑跑试验能检查出来的问题都一一修改了,再进行下去也没有太大意义。

“我的意思是稳妥为主!”

看着那架曾经他除了在航展上平时都无法靠近,更不要说内部配置跟结构的十爷,现在如同还未披上红妆、尚未出阁的大姑娘,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鸭翼,大三角翼,机腹进气,机头略微下垂。

让人一看,眼神就无法挪开。

唯一让人不舒服的就是那黄色的涂装。

可这又是无法越过的。

从69年首架歼-8原型机开始,国内试飞的战机都是采用黄色涂装:用酚醛漆料添加锌铬黄涂料调制而成的底漆附着力强、封闭性好,具有良好防锈效果,尤其与飞机表面铝合金、铝镁合金等金属蒙皮材料结合能力会更好。

只要黄色底漆被其他颜色复盖,就意味着战机研发成功。

“很稳妥了。所有人都清楚首飞一旦出现事故对整个项目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从零部件生产开始,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跟生产工艺,团队都反复检查了十一次”

总建造师顾海云在一旁向谢威解释。

历史上,十号工程只有总设计师,建造由132厂负责,并没有总建造师的职务。

哈工大从内核机项目开始激活复杂工程系统管理办法,原本只是从112厂抽调的技术骨干的顾海云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在管理方面的能力。

最终谢威让他转向技术管理岗位。

在十号工程开始样机制造后,从哈工大调到132厂担任总建造师,由徐昌帅担任副总建造师。

一切,都为了标准化!

样机周围,密布的工作梯上爬满了技术人员,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对着每一颗铆钉进行一丝不苟的检查,哪怕他们已经检查了多次,对自己负责的每一颗铆钉状况都烂熟于心。

“我不是这意思”

谢威心中的激动,根本没法表达出来。

伴随而来的紧张,让他说话都有些哆嗦。

12年啊!

要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在十号工程积累了经验后,还有着他这个外挂存在,在2000年左右实现歼-20首飞或样机制造,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吧!

歼-20提前,那不得意味着后续的歼-40、歼-50等一系列的战机全部都可以提前。

美帝的f-22现在也才刚开始研制。

一切都得以十号工程为基础。

“小谢啊,你去休息吧,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大家都激动,可工作也得干啊。”

宋总看出了谢威的问题所在,直接让他不要留在这里影响大家工作。

“你们忙,我就在边上看着。”

谢威哪里愿意离开?

在这个世界,他为十号工程出力可不少,能提前12年首飞,几乎都是他一己之力,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而现在就首飞的歼-10,再也不会出现在自己那个时代连吃饭都上不了桌子的局面——苏-27尚未引进,消化改进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时代,歼-10可以在空军甚至海军作为主力当担二十年以上。

90年开始列装部队服役,不过分吧?

“那你可别再打扰我们。”

宋总可不希望谢威呆在旁边,虽然十号工程谢威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大加快了研发进程。

可谢威经常会问出一些外行的问题。

“行!你们忙!你们忙!”

谢威自己老老实实地站到一边,看着设计团队跟建造团队再对着图纸进行首飞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谢威在测试车间?他在那边干什么?”

132厂厂长马晋川听后皱眉不已,“不是耽搁事儿么!”

“这怕是要等着飞机飞起来”

书记张汝山笑着说道,“要不是谢威,十号工程现在怕是都还没激活,更不要说空军跟国防科工委都往里面投入了不少。”

外界一点消息都没有的谢威,内部人员却很清楚这个才27岁的年轻人有多大的话语权。

“咱们还说他过来跟他谈谈,看看他对超-7项目有什么建议呢。”

马晋川有些失望地说道。

“只能等首飞后了。”

张汝山摇头,“现在他怕是没有心思管别的。”

后者点头。

谢威在车间里,如同一个局外人,老老实实地没有提任何问题,只是在一旁看着。

“大家休息一下吧,多喝点水,别中暑了”

车间里,现场医疗组的成员,不停地对着整个车间所有为首飞做最后检查的人员张罗着,根本没人理会。

谢威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扭头一看,才发现车间里的强力风扇根本就没打开。

而车间的大部分人,都穿着背心,背心早就湿透。

“大家休息一下吧,可别再中暑了”

不时响起的医护人员带着哀求的声音,让谢威开始变得烦躁起来。

谢威跑到满头大汗,身上背心都湿透贴在身上的车间主任蔡永红旁边,等着他刚忙完手头事情的间隙,开口问道。

“怎么不把强力风扇打开?”

蔡永红看了一眼车间里边缘的一排风扇,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幽怨地说道:“强力风扇的风太大了,在打开舱盖进行检查的时,有些没有密封的局域,容易被强风吹起来的粉尘复盖之前滑跑试验的时候发生过灰尘沾在传感器上,导致系统故障排查了差不多十天才找到问题”

谢威一开始还以为蔡永红是因为没开风扇。

感情是嫌弃风扇吹起地面上的灰尘影响到精密的传感器。

“听说之前检修,强力风扇吹出来的粉尘粘在传感器上影响传感器性能,没有修改?”

谢威跑到宋总身边,见宋总正在指挥驾驶舱里的雷强逐一激活各系统进行检修,战机的外壳能打开的部分,几乎都打开了。

“进行了防尘设计。咱们战机要考虑在野战机场条件下进行起降,粉尘肯定不会少就为了这,哪怕采用最轻的塑料,整个战机重量也增加了三公斤多”

“”

谢威不知道说什么。

对于涡扇-6g来说,自重哪怕只增加100克,对整个已经调整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都是一场灾难,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跟修改,确保战机保持升力跟重力的平衡。。

比谢威原本世界的歼-10最大起飞重量减少了将近1000公斤。

可这提前了十多年!

增加三公斤多,就少携带了三公斤多的燃料或是三公斤多的武器。

“不用担心,咱们的战机空重只有7685公斤,理论上最大航程2800公里,作战半径1150公里,完全够用了”

见谢威皱起眉头,宋总安慰他。

设计跟生产出来的样机性能,甚至已经远远超过最早的预期了。

“我不是担心重量问题,而是后续改进增加更多传感器啊。说到底,还是我们的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太落后了。”

这不是战机设计团队的问题。

集成电路,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已经受到光刻机的工艺制约。。

“慢慢改进吧。你不是一直都说先解决有无问题么?有了儿子,就不怕无法养大不是么?”

宋总看着谢威,苦笑着说道,“你太紧张了。”

“没有!”

谢威接连否认,随后转移了话题,指着一侧墙上挂着的巨大而又醒目的计划网络图上插满的小红旗,“有这个计划网络图,根本就不用担心”

墙上挂着的计划网络图,是在哈工大制造出了全尺寸金属样机模型后,再根据学校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方法,制定出拥有上千个工程节点的计划网络图,每个节点完成后,就插上绿色小旗,有问题插上黄色小旗,需要修改设计的则是红色小旗。

如此一来,整个工程项目各个节点也就一目了然。

通过总计划网络图上的各种颜色的小旗,管理人员跟技术人员都能知道整个项目的进度,也能了解是哪里卡住了进度。

而在各个相关科室,有着他们项目的分系统计划网络图。

每一个进入车间的零部件,必须从原材料的炉批号资料到各个工序的工艺文档齐全,每道工序都必须有首检、巡检、终检人员签字盖章跟各种数据。

一旦没有,全部打回原单位。

但凡有一样资料不全或是数据不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小红旗插上去。

如此一来,整个项目的管理,变得无比清淅明了,负责人都能掌握到具体进度。

“你别说,顾海云设计的这种网络图,对于复杂工程还真的好用!”

宋总感慨着,“当年歼-9如果有这样的计划网络图,进度起码会快三分之一,也能清楚具体问题在什么地方,重点搞相关的技术”

一说到这巨大的计划网络图,把整个工程进度都能清淅明了地反映出来,宋总就想起当初的歼-9管理混乱。

技术指标不断更改是客观事实。

可项目管理混乱,也是如此。

“设计上也可以使用的。学校在以此开发相关的工程管理系统,到时候各个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进度更加明了。”

两人交谈着,仿佛都忘记了炎热。

目前才是6月底,蓉城天气却闷热得不行。

首飞选择的日子,是7月1日,党的生日。

之前有人提议国庆前试飞,还有好几个月,滑跑试验都进行了大半年,再拖下去只能是浪费时间,早点试飞,获得重要的飞行数据,以此为后续的设计修改提供参数跟依据才更重要。

整整一晚上,十号工程黄皮样机内部所有航电系统通电,全部重新检查了一遍。

一直到天亮,所有人都没有合眼。

“换一批人,再检查一遍!一定要确保不会因为任何疏漏而导致首飞时出现问题!”

双眼布满血丝的宋总在得到汇报后,再次下达了命令。

于是,计划网络图上的小旗全部被取下来,又开始从最基础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查。

他没有离开。

谢威也没有离开。

甚至连顾海云跟徐昌帅等人同样没有离开,所有人都在车间里待着,静静地看着新一批技术人员根据图纸以及技术标准对这架中国航空工业史的奇迹样机进行第13次全机检查。

“宋总,谢主任,你们先去休息休息吧”

医疗组的负责人祁红玉接连催促了几人多次。

几人不为所动。

就在这里耗着。

“我们困了自己知道去休息,祁组长,你先歇着吧。”

宋总对祁红玉说道随后有些不满地看了谢威一眼。

现场医疗组,是样机正式生产时谢威要求成立的,这里的医生都是来自华西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很多时候,技术团队都觉得医疗组碍事得不行。

幸好,谢威没有要求132的技术团队如同哈工大那样,每天给各个研究室、项目组考勤,超过工作时间直接采取熔断机制,还特么的扣研发经费。

哈工大超过二十位学部委员,都被谢威给搞得没任何脾气——只要不按照要求考勤,但凡在实验室的时间长了,张鸣秋哪怕天天被学部委员堵着骂,扣掉的经费也是不会给的。

“祁老师,您去休息吧。虽然我们在这里没什么用,但是不看到这争气机飞上天,哪里睡得着啊!”

谢威叹了口气。

他这会儿一点都不困,哪怕身体确实有些疲惫。

“是啊!得看着它飞起来,然后安全降落,才能睡得着!”

宋总也急忙点头。

“那你们赶紧把这葡萄糖喝了!”

祁红玉无奈,这几年,所有进入这车间的人,工作没有完成都不会离开。

没看到车间边缘那一排排折迭起来的行军床跟卷起来的席子么?

她作为现场医疗组组长,从进去车间,说得最多的就是“歇歇吧,休息一下再干。”

从来没人理会。

而因为过度疲劳而倒下的,最巅峰的时候一天倒下了五人。

后来也是没办法,她向上级申请了葡萄糖,这样情况才好转一些。

“留给其他同志,我不需要。”

谢威摇头。

“我也不需要”

“要留在这里,你们都得喝了,然后找个地方睡会儿去,我们在这里看着!”

宋总刚说完,龙耀华的声音就在后面响起。

于是,守在旁边盯着的,又多了几人。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王业不偏安 帷幕之后 民间冤洗录之天选打工人 风华神榜 丑妃的逆天法器 武侠:开局获得万倍修炼速度! 带着截教一飞冲天 半岛:白月光走后,我杀疯了! 明日方舟:我是最会用铳的黎博利 洪荒:吾食铁兽,开局拜师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