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欺人太甚!这气只能用80毫米一次性筒子往猴子身上撒了
“要不,资金方面支持一点?”
看着谢威头摇得如同拨浪鼓,知道他不愿意跟着自己学习,铺垫了,即使再不好意思,梁红斌还是开口问谢威要钱了。
“不是我们非得强行搞这个项目。国内正在建的亚洲最大低速风洞,应该快要完成了。超高音速风洞实验室,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上级想支持也无力”
梁红斌把学校为什么非得搞这项目的情况做了介绍。
学校一直都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
梁红斌主攻方向就是高能物理,也是项目负责人。
可当谢威听到梁红斌说是因为谢威搞出了hz80芯片,使得风洞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幅度提升,在经过讨论后,学校在没有上级的经费支持下,就利用项目自主权自己加快了进度
谢威不乐意了。
“怪我咯!”
“我说这个只是告诉你原因,可不是怪你。基础配套既然有了,自然得加快进度,有了现在的成果,才能研究更先进的啊!”
见谢威一脸怨气,梁红斌急忙解释。
“风洞对于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太过重要。国家基础薄弱,底子差,再加之前些年几乎陷入停滞,国外甩开我们太多了别的不说,因为无法做到全尺寸吹风洞,歼-9的进度”
梁红斌又默默地叹了口气。
风洞实验室有多重要,只有行业内的人才清楚。
“目前校企办这边也提供不出钱了。如果后面有经费,我会让王征多给学校上交一些”
谢威只能如此回答。
“那个程控交换机项目咱们的6马赫风洞,总体建设费用会控制在440万以内。”
“现在进行到哪种程度了?”
谢威意外了。
能预算出总体费用,这就说明风洞实验室的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
梁红斌看着谢威,轻轻摇头。
谢威并没有再追问。
告诉自己这么多,梁红斌其实也就已经违规了。
“程控交换机不能停下来。如果我们没有,就会出现之前三菱用落后数控机床讹诈我们的情况。国家改革开放,所有的一切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先进的通讯系统,也是经济基础建设啊!”
谢威也叹了口气。
通信市场的规模太大了。
从83年富士通提供了纵横制的万门交换机给福州电话局,拉开国外通信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用落后技术捞钱的序幕,一直持续到后来中兴、华为等国产程控交换机上市,整整十多年,花费了多少经费?
甚至,为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贝尔公司第一个进入沪市建了合资工厂。
原本精力都花到其他地方,把这项目搞忘了。
现在的谢威,可不会。
就如同数控系统一样,即使技术落后一些,国际上也不可能这么赤果果地讹诈!
而程控交换机,谢威就不算陌生了。
在他的计划中,最多半年时间,就会拿出用于实验的样品。
之前谢威让谢建国在蓉城筹建电子厂,把数控系统放到蓉城生产,这家厂,可不只是为了生产数控系统的!
不是谢威不想把生产工厂放到珠三角或是长三角。
珠三角刚开始建设,目前的工业基础薄弱得不行,根本无法提供完整的配套。
长三角拥有大量技术在国内先进的电子厂,尤其是沪市。
只看看刚解决了hz80芯片大规模批量生产的14厂就被外资找上门来合资,要不是因为14厂是当初李瑞跑到部里找部里高级领导出面从高层要过来的,现在
蓉城虽然远离市场,铁路运输畅通能解决问题;大量三线工程都在蓉城以及周边的山区里,这些厂能提供所有配套
一切,都没法解释。
很多时候,谢威甚至都觉得自己憋得慌。
“行吧。既然你认为很重要,那就先搞那个”
梁红斌并没有如同其他人那样跟谢威多扯,更不会如同李瑞那样威逼利诱,“你先去忙吧。”
虽然梁红斌神色没有变化,谢威却能感受到他的失落。
人家第一次问自己要经费呢。
熟归熟,可他不能因为跟梁红斌对自己好,就不顾原则地承诺支持里梁红斌正在负责的6马赫超音速风洞项目。
全国庞大的风洞群,那是经过了将近百年的建设。
谢威却不能舍本逐末把其他项目的经费挪到这上面。
他知道风洞实验室属于很多先进军事装备属于关键内核基础项目,没钱,搞出关键的内核基础项目又如何?
国家经济发展起来,才会有钱投入到如同吞金巨兽一样的先进国防科技项目上。
“这小子,太过精明了。”
看着谢威离去的背影,梁红斌苦笑着摇头。
倒没有因为谢威不同意就生气。
拿到钱的李校长,动力充足,第二天就再一次带着袁振越踏上了前往首都的列车。
“要是咱们学校有架飞机就好了。这经常往首都跑,浪费在火车上的时间太多了。”
去首都的路上,李校长抱怨着。
听到他这话,嘴角抽搐的袁振越果断把目光投向车窗外,哪怕火车外不断倒退的风景,他早就看腻了。
李校长这话,能接么?
到时候万一他又折腾一个飞机项目,自己被全校教职工骂还是小事,就怕被谢威那个老银币惦记上。
毕竟,李校长能搞钱的地方,都已经不被允许进门了。
剩下的就是校企办。
“小袁啊,你说咱们这大把时间浪费在车上,有飞机的话,是不是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哪知道,袁振越即使装着听不见,李校长也依然不死心。
“校长,飞机方便是方便,要是咱们学校真的有了飞机,到时候怕是问题很严重。”
无奈之下,袁振越只能想办法去说服李瑞打消这想法。
学校有飞机?
连学校的小汽车加油的经费都困难起来了呢!
“哦?”
李瑞动了动,坐直身体,饶有兴趣地看着袁振越,好象小袁同志对自己提出坐飞机比坐火车节省时间的话题反应很大嘛。
“校长,飞机的速度确实比火车更快,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咱们不仅要考虑飞机的制造成本,还得考虑维护保养跟运营成本,更需要考虑影响啊。”
此刻的袁助理,大脑飞速运转。
甚至感觉大脑从来没有这么好用过。
“成本啥的是个问题,咱们学校现在经济紧张,不过等以后有钱了,应该是可以的能影响什么?”
李瑞对于飞机其实并不了解。
但是也知道这玩意儿价格高得不行。
飞一趟,好几万就没了。
“校长,咱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没有自己的专机呢!”
袁振越听到李瑞的话,内心充满了无力感。
这老头还真敢想。
国家领导人都没有专机的好伐?
每次要出国或是去哪里,都是调用国航的飞机。
“你说,要是咱们学校有了连国家高层领导都没有的专机,这名声是不是就出去了?至少,清北在这方面没法跟咱们比吧!要是每年招生的时候,咱们告诉那些天才们,咱们学校安排专机接送他们平时谁办重要事情出差,就安排飞机”
李校长越说越觉得自己这想法很不错,也越来越兴奋。
完了!
完犊子了。
自己这不说还好,一说反而让老家伙觉得想法可行。
要是他坚定了这想法,那还得了?
袁振越顿时急了,他不得不提醒李瑞:“校长啊,这事情,还是别想了咱们哈城的机场已经投入使用了呢”
袁振越的话,把幻想着开学时节让学校的专机全国范围内接天才学生,平时再送学校跟其他单位合作的技术团队等美好意愿的李校长拉回了现实。
民航客机购买价格很贵。
维护保养跟运营成本很高。
关键是,现在为了省钱,他这跟哈城市长平级的重点高校校长,出门连张飞机票都舍不得买
说出去丢人。
顿时,李校长不开口了。
李校长不再说学校要是有飞机如何如何,袁振越松了一口气。
他其实也希望学校能有一架专机,校长平时办事坐专机,自己这个助理也跟着沾光。
可现在,学校拖欠着全校干部职工几百万的工资,自己这个助理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着校长到处要钱。
学校搞专机,想都不敢想
“校长,要不咱们还是不去部里了?”
好不容易到了首都,李瑞又准备直接去部里。
没办法,李校长跟邮电部的领导们不熟悉,只能通过部里的领导跟邮电部打招呼从邮电部要人、要技术资料。
当然,最好是要点项目经费。
谢威可是写了条子,自己要是能要到经费,都归学校,而不归项目。
李校长能放弃机会?
“不去部里,咱们连邮电部的大门都进不了。”
李瑞也知道部里领导最不愿意见到自己,可没办法。
“可是”
“唉,大不了挨顿骂,反正也习惯了。挨顿骂又不会少什么,要是哪个领导愿意给钱,我可以天天让他们骂”
脸皮这东西,李校长现在是不要的。
现在弯腰,是为了以后腰杆挺得更直。
无奈之下袁振越只能跟着李瑞去往七机部去。
果然,两人刚到大门口,就被武装警卫给拦下了。
李瑞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这次不是来要钱的,可不管他怎么说,武装警卫都不放他进去,最后反而让袁振越进去汇报,如果部长同意,才放他进去。
“小袁啊,你一定得告诉部长咱们这次来的真实情况”
无奈之下,李瑞只能吩咐袁振越。
“李校长,真不是我们为难您。每次您一来,我们都会挨骂,要是没得到批准放您进去,咱们都得去扫厕所”
武装警卫负责人苦着脸对李瑞解释。
好歹,人家是重点大学的校长,正厅级的行政干部。
李瑞只是瞪了他一眼,倒也没说什么,跑到旁边岗亭里,自顾自地拖了一张凳子,坐在上面抽烟。
“小袁?你怎么来了?李瑞呢?”
郑部长的办公室刚出来一个汇报工作的领导,跟着李瑞来了多次的袁振越就溜了进去。
这让郑部长意外不已。
“领导,我们校长被警卫拦在了门口”
“哦?还有这事?”
郑部长装出一脸诧异,“门口的警卫能拦住他?他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瑞?”
“”
腹诽不已,袁振越却不敢接话。
“这次又是啥事?”
“不要钱”
“小袁啊,你是部里的年轻干部,潜力无限,别整天跟着李瑞学一些不好的,满嘴跑火车要不得!”
不等袁振越说完,郑部长就板着脸教训他。
这把袁振越搞得一愣一愣的。
什么时候,郑部长会在意自己这样一个小卡拉米?
“领导,我真不是”
袁振越急忙解释,可看到郑部长那瞪自己的眼神,顿时慌了,想到每次李校长来见部长,第一句话都是“我这次不要钱”,最后呢?
无奈之下,只能急忙说明来意,“学校准备搞程控数字交换机”
“哦?”
听到是要找邮电部“借”人“借”资料,郑部长脸上的严肃逐渐消失,“你们校长真不要钱?”
“这是校企办要搞的项目,即使要钱,也问邮电部要啊。”
“谢威折腾的?”
听到郑部长问是不是谢威折腾的,袁振越愣了一下,没想到谢威的名头这么大,连部长都知道!
心中更是坚定以后宁愿得罪李校长也不能得罪谢威那个前途无量的老银币。
“对。校企办跟合作单位联系比较多,电报联系的时效性太差,电话通信质量也差”
理由,是一开始谢威就给准备好的。
“这样啊?我写个条子,你去劳资处找人帮忙联系”
郑部长仿佛忘记了李瑞被门口的警卫挡在大门口,了解清楚情况后,直接写条子让袁振越去找劳资处的人帮忙跟邮电部协调。
看着郑部长的态度,袁振越果断地放弃帮李校长说话。
更不敢提李瑞希望郑部长帮忙牵线去见邮电部的领导。
“对了,小袁,你跟李瑞说一下,一个月后,将会有一台四轴加工中心运到大连港,你们学校做好运输的准备”
在袁振越准备离开的时候,郑部长提了一句。
“啊?”
“从三菱进口的,虽然是二手的,加工精度也不高,却是完整的四轴联动加工中心。”
郑部长补充了一句,不等袁振越回答,就直接开口让他离开了。
袁振越满头雾水地离开,实在想不明白部长为什么突然对自己这样的态度。
当他拿着条子去劳资处找了相关人员,交接好再出来,李校长已经在门卫室抽了一包烟。
“你是个傻x啊!难怪让警卫拦着我,袁振越啊袁振越,亏得你跟了我这么久这么好的要钱机会,你都不知道向部长哭哭穷?要不是咱们学校搞出来的数控系统,三菱会松口?甚至,价格都会低于部里的预期!”
听完袁振越汇报见到郑部长的情况后,李瑞气得直颤斗。
难怪自己被警卫拦在门口。
如此好的要钱机会啊!
“校长,我”
看着满脸杀气的李校长,袁振越也很无奈。
李校长啥级别,自己啥级别?
自己敢在郑部长面前多说半句话么?
“我这是白培养你了!多好的机会啊,多了不说,就这,起码能让部里再给600万!”
“”
袁振越无奈地看着心痛得脸都扭曲了的校长,很想说校长想得太理想了。
部里现在同样缺钱啊。
虽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从三菱进口四轴数控加工中心,显然不会太少。
哪里还有那么多钱给学校?
“校长,部里不是给了一台嘛!”
“你真的是个傻x,部里给一台!你以为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让我们拆了研究,任务给了,一分钱不给,也就你,还觉得占了很大便宜”
“”
难怪郑部长对自己态度这么好呢。
感情是为了不给项目研究经费!
“校长,劳资处那边说,尽快帮咱们去借人跟资料,让咱们就别在这里等着了”
虽然明知道会挨骂,熟知李校长脾气的袁振越知道,早点告诉李校长比晚点告诉的后果轻多了。
“欺人太甚!不行,我得回去找他!”
李瑞当即就要转身回去找郑部长。
却被袁振越给拉住了。
回去能干啥?
七机部的大门都进不去。
凌晨三点。
哈工大金工车间。
没有加装护罩的铣床,主轴上的刀具高速旋转,工作台正在一侧的数控系统控制在,不断上下左右前后缓慢移动。
周围围着的众人,不断地记录着各种数据。
操作人员则是在控制面板前,手一直悬停在红色的紧急按钮上。
今天第一次进行零件加工,用于测试三轴控制系统的性能跟之前空转运行的差距。
很快,一个带着拳头大金属球面凸台的零件加工完成。
等在一边的检验人员开始用各种检验工具对完成的零件进行检验。
“椭圆度还是比较大加工误差最大超过了1毫米尤其是孔的定位精度,无法保证控制在05毫米之内”
很快,检验人员汇报了检验数据。
“这都在预料之中,整个工作台太重了,原本是丝杆传动,现在用滚轴丝杆副”
母志平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开口解释着,“等专门生产的数控铣床组装好,工作台只是xy两个方向移动,z轴负责上下移动,加工精度就会符合设计的05毫米。”
眼前这台用于改造的普通铣床,已经用了十多年。
“解决了有无问题,精度可以慢慢提升。”
出现眼前的结果,谢威并不意外。
系统的控制精度可以达到02毫米,但是制造技术不够先进,加之本来就是普通机床改造,导致误差积累比较大。
“控制系统没问题,主要是机械传统系统,得继续改进,不然不会有太多客户的。”
杜国旺点头,“时间不早了,大家先休息吧。”
并没有人离开。
还需要更多的数据,以此来检验改造后的数控铣床加工稳定性以及精度,获得的数据越多,才能确定真实性能。
“杜主任,明天开始,我就不来这边了。”
谢威追上了杜国旺。
“呢?要不你先等等?各种零配件跟附件已经快要生产结束”
眼看简易四轴的样机就要完成,由哈一机生产的数控铣床机体大铸件已经完成加工运到了学校的金工车间,甚至有部分已经安装完成。
成果即将出来,谢威在这关键时候准备离开项目。
杜国旺不希望谢威离开,倒不是因为成果问题。
他还是希望谢威把所有精力放到数控系统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
随着数控系统的经验积累,团队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进度上也变得快了起来,到年底,就能成功了。
“没事,我又不是不回机电系。”
谢威自然知道杜国旺的真实目的。
对于成果以及名声,现在他并不在意。
要不然,不停地发表论文就行了。
只不过,在影响力不够的情况下,谢威不会在这上面浪费精力。
“通信技术确实重要,不过”
“咱们数控系统其实也用到了通信技术,从控制系统到机床,机床信号反馈等每一个领域,实际上都没法独立存在咱们数控技术突破,才能为军工制造领域提供更先进的制造技术而现在,随着数控系统的基础积累,又需要更先进的芯片”
“主要是加工中心跟四轴加工中心的设计,咱们都不熟悉,一旦方向出现错误”
杜国旺叹了口气。
研究方向绝对不能犯错,否则,紧缺的经费会出现更大缺口。
“已经有了基础研发过程中,要是一直不犯错才更可怕!还有,部里不是有消息,跟三菱的谈判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旦设备回来,就会分一台给学校用于研究嘛!”
数控技术的发展,绝对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现在基础有了,研发团队持续研究下去就行。
去其他重点项目跟领域再打下基础,才是谢威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做的。
几十年后烂大街的指尖陀螺,最低价格可以低到令人发指的几毛钱一个,可那加工精度,现在调集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八级工,都得很多天才能加工出一个,而合格率
无人机等谢威擅长的领域,目前即使能搞,性能不说,光是成本都无法让人接受。
“班长,下午有空吗?”
第二天下午,谢威下课后正准备去找路广亮一起讨论程控交换机项目,就被唐道贤又一次叫住了。
“今天第一次实弹测试真的测试”
在谢威的目光下,心虚的唐道贤解释着。
上次他找谢威说是测试火箭筒,结果却是他的导师翟鑫国找谢威去帮忙。
后面谢威倒也没找他麻烦,唐道贤自己心中过不去。
没办法,谢威本来就忙。
加之谢柔离开了火箭筒项目,他跟谢威的私人关系也不好。
“走吧。”
目前学校经费紧张,校企办短期内也没法支持,要是单兵火箭筒成功了,交给李老头去找部队要钱。
依然是原来的西郊靶场。
“翟教授,都按照您的吩咐准备好了。”
靶场负责人的态度比上次还更冷淡。
虽然只是靶场负责人,也是部队的人,自然喜欢威力大的装备,上次测试的榴弹发射器,不仅打不准,威力也奇差,说是榴弹或火箭弹,连木柄手榴弹也没法比啊。
靶场的态度要是好了才是怪事。
翟教授跟唐道贤师徒也没在意,直接向着上次的靶子局域走去。
“应该把谢柔也叫上,不过目前还不确定安全性能,就没叫她。”
听到导师的话,唐道贤直翻白眼儿:合著我就不是你的学生吧!怕不安全就不让谢柔来,自己可是要抗在肩膀上发射呢!
腹诽归腹诽,唐道贤快速做好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这次的火箭筒,只生产了3具。
发射筒一侧有提握的把手,两端跟pf89式火箭筒一样,有着一个比发射筒大了不少的塑料防震套。
外观上,跟pf89式火箭筒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会不会太危险了?”
看着唐道贤在安装好塑料制成的瞄准镜,并拧开发射筒前盖,把发射筒扛在肩膀半跪在地上开始瞄准远处的靶子,谢威担忧地问翟鑫国。
“战斗部使用的69式技术,没有改动。”
想到翟鑫国的专业性,再加之唐道贤脸上神色也没有丝毫异常,加之是以国内现有单兵火箭筒技术为基础,并不知道火箭弹这类武器试验流程的谢威并没多嘴。
当唐道贤扣动扳机,筒内撞针击中跟导爆管相连的底火,直接点燃了火箭筒。
后盖在一团火焰的冲击下向后飞去,火箭弹脱离发射筒后,尾部折迭起来的尾翼快速展开,笔直向前飞去,尾部并没有发动机工作时候产生的火焰,只是有少量的烟雾冒出。
火箭弹脱离发射筒笔直飞行了七八米的距离,尾部发动机点火,这一瞬间,没有再出现之前狙击榴发射榴弹时候榴弹尾部点火时明显往下掉落的情况。
第一枚火箭弹准确击中了200米外的靶子。
300米靶子,依然准确命中。
400米靶子,同样不意外。
接连发射了三发火箭弹的唐道贤跑到靶子处去收集数据,靶场并没有安排工作人员帮忙。
翟鑫国则是问谢威:
“怎么样?”
“看来已经解决发射到点火时间出现弹道偏离的问题。”
眼前这由谢威提供了大体思路的方案,谢威也不知道是不是fp89式火箭筒,目前看来,准头还是没错的,“就是不知道装上了战斗部会跟现在这个有多大区别。”
pf89式本身是反坦克火箭筒,后来经过多次研究,有了不同类型的战斗部。
眼前这个没有装药,说不清性能。
“我们准备找个单位合作。”
“江北机械厂?”
谢威想都没想就问出来了。
“你了解这家厂?”
翟鑫国狐疑地看向谢威。
“之前听说过,他们是专门设计生产火箭筒的”
谢威只是通过网络知道。
pf89式单兵火箭筒的技术难度并不高。
从79年部队下发研究任务后,83年才完成预研工作,国防部批准立项,在89年完成研究,90年定型量产。
具体什么原因,谢威是不知道的。
现在部队应该已经准备下发研发任务,而任务是给了江北机械厂的。
山城江北机械厂,同样隶属于七机部下属单位,所以谢威说出来也不会引起谁的怀疑。
“山城的江北机械厂对这方面研究也不深入之前只是生产火箭弹的”
“项目进度这么快,或许应该让校长去找部队要点支持。”
“已经要到了,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测试。这次测试没问题,下次测试就是带战斗部的了。目前部队方面急切需要对付工事的一次性火箭筒。”
还有这事情?
李瑞啥时候去找部队要的经费?
突然,谢威想起之前李瑞找自己要部里拨付的350万数控系统经费时候让自己别后悔的事情。
该不会
“在年初的反击战场上,猴子手里有大量从美军手里缴获的72这种一次性火箭筒,在小股部队遭遇战的情况下,咱们部队很吃亏。而69式40火本身是反坦克,反工事能力弱前线部队反应很大。70式是个失败产品,即使74年改进的70-1式,性能差,威力小,而且故障率高,部队直接拒绝使用”
翟鑫国介绍情况的时候,看向谢威的目光有些怪异。
显然,他在怀疑谢威从一开始叫唐道贤搞火箭筒并提供经费支持,就是因为知道消息。
谢威哪里知道?
根本就没想过这。
“部队给了多少钱?”
谢威不想去面对翟鑫国质疑的目光,急忙转移了话题,“须求量大,钱应该不少吧?”
“不知道。这经费是校企办那边给的,李校长只是催着快点搞出来,部队那边急需,也没给钱”
翟鑫国摇头。
“老家伙果然不是好人!”
谢威怒骂了一句。
老家伙借着校企办的项目从部队要钱,然后把钱给挪用了!
想到前几天他让自己写的条子,谢威更是闹心不已。
还好。
这玩意儿只要搞出来,就可以直接弄到战场上进行实战测试,但愿猴子的工事修坚固一些吧。
这气,只能往猴子头上发了。
七机部。
部长办公室。
“部长,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好不容易我们争取到部队的一个项目,结果却让哈工大给抢了”
江北机械厂厂长宁俊涛正在向部长哭诉。
“怎么回事?”
绕不开李瑞这混蛋了?
即使把他挡在七机部大门外,依然还能让自己闹心!
“俊涛同志,这也不能怪李瑞同志啊!”
听完后,郑部长也暗自惊讶,不知道李瑞背着自己干了多少事。
“他们这是抢项目啊!”
宁俊涛无语了。
李瑞这家伙可不只是抢了他们的项目。
“他们是研发单位,你们是生产单位,可以合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