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改造存在极大困难。
本身存在生命倒是小事,主要是这个生命数量突破了亿人。
这就导致,想改造金星,就得先解决一下这亿人的暂时去处。
虽说,给金星隔壁的火星先改造了,然后让金星人迁过去也行。
可毕竟那是两亿人阿,来回一趟成本也太大了。
而且,想改造金星,光改造金星本身还不够,还得来点儿科技与狠活增强其稳定性。
所以张浩思来想去,就提出了又一大可能科幻电影才会有的东西。
“星环,或者可以叫其光环,生态环,总之就是一个靠星球引力捕获,环绕在星球周边的环带。”
“有了它,我们可以试图构建金星磁场,来稳固金星大气,同时遮挡20%-30%的太阳辐射,来给金星表面降温,解决一下温室效应。”
“那么众所周知,环带只有正反两面的,在一面作为吸收遮挡太阳辐射补充其本身能量,亦或是给地面提供能量的情况下,另一面,也就是内面,完全是可以构建生态区,来让金星人们暂时居住的。”
张浩搁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可但凡是听的,那是一个个嘴巴张大大,大眼瞪小眼。
金星外星人只能说牛逼了,在先人的日志中,它们甚至都没见过徒手搓居住地的。
有类似认知的人类,只能说,张浩太夸张了,上次提个量子隧穿,并且还搞成了。
现在又提个星环???
出于对张浩的了解,大家只认为,只要张浩敢提,他多半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星环,是有那么容易造的吗???
毕竟光听其概念,那个环的直径甚至比金星表面还要大。
这玩儿的工程量,似乎是完全无法跟几公里直径的量子信道相比吧???
“当然,目前想造星环,存在极大困难,那就是资源材料问题。”
“我们目前获取资源的速度,虽然能够供给族群生存,但是如此大的工程,还是有点难的。”
“所以,我们两方在组建资源部队这件事情上,必须抓紧了,只有带回足够的资源,我们才能尽快的把这事儿,提上日程!!!”
金星的改造计划就这么确定了,几乎就是以张浩提出的星环为内核的。
那么作为前置条件,无论是地球人,亦或是金星人,都必须壮大自己的资源获取部队,增强资源获取速度。
不然金星的改造,在短期内,是压根不可能的。
不过,在另外两个地方,倒是要简单上许多。
一个月球,一个火星,不过月球目前承载着地球周边轨道资源的处理工作,暂时不能动手。
而火星,因为附近的量子信道还未落成,在附近活跃的资源部队数量也少,似乎可以提前入手试试水???
“星球改造计划二,代号火神,现在起正式进入实验期。”
“改造部队成员,你们第一项任务,是尽可能开采足够的干冰,甲烷冰,与此同时,在附近轨道执行资源开采任务的部队,务必留下你们开采的氢气。”
火星改造第一项,解决火星的极端低温,并且增厚大气。
这就需要不断地气化甲烷去增强温室效应了。
为此,除开火星基地外,人类专门在火星数个位置增设了一处处利用催化二氧化碳与氢气不断生成甲烷,并将其气化排出的全自动甲烷工厂。
当然,改造火星,肯定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
它和金星一样,因为本身内核冷却,无全球性磁场,需要人为干预激活磁场。
不过由于这里并未有原住民的情况,对于火星,人类采用了构建大型以可控核聚变为能量的巨型超导磁环,来生成磁盾的计划。
但目前因为资源缺失,不能急于实现,只能先搞搞花小钱办大事的工作。
例如在全自动甲烷工厂之后,跑去火星的极地冰盖,以运输船,资源船本身搭载的大功率激光,去融化那些极地水冰。
让其形成液态湖泊,或者蒸发进入大气,补充大气湿度。
例如向火星大气派遣特制无人飞行器,释放氟利昂之类的温室气体,部署地表红外辐射反射设备,来锁热量啥的。
当液态水圈,氧气浓度,温度,大气压强啥的上来之后。
张浩那在虚拟世界兢兢业业工作的虚拟分身,以系统给的共生演化生物科技树大参考结合基因改造研究出的新型生物科技就派上了用场!!!
“反辐射植物群,本身是为了月球那种环境研制的,但在火星,也能用。”
“这是一种依靠吸收太阳辐射,转化生长能量,就算在无空气环境下,都能着重生长的植物。”
“不过,那种环境中,生长速度会很慢,可一旦接触到些许的氧气,适当的温度什么的之后,它就会加速生长。”
“当然,它生长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星球搞绿化,而是在它的成年期,它们的制氧效率,是普通植物的万倍。”
“并且它们死亡沉降后,所留在土壤上的有机物,也绝非普通植物可比。”
张浩又来了,在大家压根没有准备的时候,冷不丁地掏出来个新玩意儿。
而且这次竟然还是跟他研究方向完全不搭边的生物科技???
论其功能,甚至都超出当前人类的科技认知了,它是怎么做到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量生长的?
它为什么能在有氧环境下加速生长的?
它本身不以来有空环境生长,它为毛还能制氧阿?
张浩搞出来的这个反辐射植物群里的所有植物,可以说给了大家一种,做梦的感觉。
因为做梦是没有逻辑的,而张浩的这个反辐射植物群,看介绍,也是没有逻辑的!!!
不过也正常,毕竟类似生物科技的底层逻辑,并不是人类科技。
而是系统之前给的共生演化生物科技树大参考中,那个族群用的生物科技。
跟人类科技的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
张浩在初期研究时,也花了好久才搞懂。
只能说,得亏有个虚拟世界,并且自己还能处于百倍流速中研究。
不然按照正常时间,就目前这个时间点,张浩都不见得给这玩意儿吃透了。
至于在其基础上,结合人类基因改造技术,延展创新出新东西,更是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