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曹操:我女婿当得天下第一谋士!(求订阅!!)
曹琬温和地点点头,指着铺子墙上挂着的木牌,上面用墨笔清淅写着“米:六十文/
“爷爷,我饿——”孩子虚弱地拉了拉老丈的衣角,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老丈眼圈一红,颤斗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破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躺着四枚铜板。
他双手捧着铜板,“夫人,我——我只有四文钱,能买半斗米,再加一文钱的盐吗?
曹琬看着那四枚铜板,又看了看孩子干裂的嘴唇和老丈佝偻的脊背,心头一酸,眼睛瞬间红了。
她连忙接过铜板,点头道:“可以的,您稍等。”
说罢,她转身拿起米斗,正要往布袋里多舀些米,却被刘绣轻轻拉住了手腕。
曹琬一愣,不解地看向他。
刘绣对她摇了摇头,示意她按规矩来。
曹琬虽满心不忍,还是依言用米斗仔细量了半斗米,又用小秤称了一文钱的盐,小心翼翼地包好递给老丈。
老丈接过米袋和盐包,紧紧抱在怀里,对着曹琬连连作揖:“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您真是活菩萨啊!”
他拉着孩子,几乎是跟跄着快步离开了,仿佛生怕这便宜的米盐会突然变卦。
待两人走远,曹琬终于忍不住问道:“夫君,你方才为何要拦着我?那老丈和孩子那般可怜,多给他们一些又何妨?”
刘绣轻叹一声,解释道:“琬儿,我们是商人,开铺子做买卖,讲究的就是明码标价。”
“今日你多给了,明日若有其他百姓来买,看到不一样的分量,难免会心生疑虑,甚至觉得我们的价格有猫腻。”
“长此以往,谁还会信我们?”
曹琬担忧道:“可这四枚铜板,想必是他们最后的家当了。”
“他们吃完这些,恐怕就真的没东西吃了——”
“但半斗米,足够他们撑上几日,至少能让他们恢复些体力。”刘绣语气平静。
“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而不是替他们活下去。”
“半斗米能让他们有力气去找寻下一顿饭,去想办法熬过这乱世。”
“若是一味施舍,看似是帮他们,实则是断了他们自己求生的念头。”
“人活着,终究得靠自己。”
曹琬怔了怔,细细琢磨着刘绣的话,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啊,乱世之中,谁都活得艰难,能给人一线生机,已是难得,而真正能支撑人走下去的,终究是自己的勇气和轫性。
她擦了擦眼角,点头道:“夫君说得是,是我想岔了。”
就在这时,许褚突然指着街角道:“公子,夫人,你们看!”
众人望去,只见方才那老丈的身影竟又出现在街角,正对着几个探头探脑的百姓说着什么,手指不时指向刘记杂货铺的方向。
没过多久,那几个百姓象是下定了决心,慢慢朝着铺子走了过来。
刘绣笑了笑:“你看,信任是会传递的。”
很快,第一个顾客带来了第二个、第三个——刘记杂货铺的门口,渐渐有了零星的人影。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记杂货铺的生意愈发红火。
每日天不亮,铺子门口便排起了长队,百姓们揣着不多的积蓄,眼神里带着对活下去的期盼。
平价的米盐如同甘霖,一点点滋润着这座被苦难浸透的城池。
不过几日功夫,街上百姓的脸上便渐渐有了些血色,麻木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生气。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寿春皇宫里的袁术。
一日,两名侍卫匆匆入殿,将两条消息报了上来。
“陛下,曹操大军即将抵达寿春城!”
“陛下,城内近日出现一家刘记杂货铺”,不知从何处运来大批粮食,以极低价格售卖,只卖给百姓,对权贵官吏一概拒之门外!”
袁术正为曹操兵临城下而烦躁,听闻此事,顿时勃然大怒,“岂有此理!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卖粮?”
“军队不是缺少粮食么!给朕立刻查抄这家杂货铺,所有粮食充公!”
一旁的杨弘连忙上前劝谏:“陛下息怒!如今城中百姓本就对朝廷积怨已深,这家杂货铺深得民心,若是贸然查抄,恐怕会激起民愤啊!”
“民愤?”袁术冷笑一声,满脸不屑,“区区贱民,能翻起什么浪?一群蝼蚁罢了!
他瞪着杨弘,语气带着埋怨,“你若早几日察觉此事,这些粮食岂会落入贱民手中?
简直是浪费!若能收归宫中,足以支撑大军多守些时日!”
杨弘还想再劝,却被袁术厉声打断:“不必多言!传朕旨意,命李丰带五百士兵,即刻查封刘记杂货铺,将店主及其同党押入大牢,所有粮食全部充公!”
旨意一下,李丰立刻率领五百士兵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刘记杂货铺。
“奉旨查抄!所有人都给我滚开!”李将军厉声喝斥,指挥士兵上前掀翻铺子门板。
排队的百姓见状,顿时慌了神。
这家杂货铺是他们活下去的指望,怎能眼睁睁看着被查封?
“不能封!这是我们唯一能买到米的地方!”
“刘记老板是好人,你们凭什么抓他?”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百姓们瞬间涌了上来,自发地挡在铺子门前,与士兵们对峙起来。
老人抱着士兵的腿苦苦哀求,壮年汉子则怒目而视,手中紧紧攥着扁担、锄头,哪怕面对刀枪,也没有半分退缩。
李丰见状,怒火中烧:“一群刁民!竟敢抗旨?给我抓起来!有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士兵们举起刀枪,正要动手,人群中突然有人对着前排一名士兵喊道:“牛二!你忘了?你娘前些日子快饿死了,是吃了刘记的米才缓过来的!今天他们封了铺子,你娘明天吃什么?”
那名叫牛二的士兵握着刀的手猛地一颤,想起家中老母虚弱的模样,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望着眼前愤怒又绝望的百姓,又看了看手中的刀,突然“哐当”一声将刀扔在地上,跪倒在地:“俺——俺不干了!”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俺娘也吃过刘记的米!”
“这日子没法过了!袁术不管咱们死活,还不让别人给咱们条活路?”
不知是谁振臂一呼:“袁术是昏君!他要让咱们全家饿死啊!兄弟们,反了!反了!
这句话如同火星落入干柴,瞬间点燃了士兵们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他们大多出身平民,家人同样饱受饥饿之苦,对袁术的残暴早已怨声载道。
此刻被百姓点醒,又想起家中亲人,哪里还肯再为袁术卖命?
“反了!”
“杀了这狗将军!”
士兵们哗变,纷纷调转枪头,朝着李丰涌去。
“你们居然敢造反!”
李丰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呼喊,便被乱枪捅死在当场。
紧接着,哗变的士兵与百姓合在一起,如同潮水般朝着皇宫的方向涌去。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和对袁术不满的士兵添加进来,队伍如同滚雪球般壮大,喊杀声震天动地。
“诛杀袁术!”
“为民除害!”
愤怒的人群撞开宫门,冲入皇宫。
袁术正在殿内饮酒作乐,听闻兵变,吓得魂飞魄散,连龙袍都来不及换,在少数亲信的掩护下,从后门仓皇逃出。
与此同时。
徐州联军在曹操的亲自敦促下,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寿春城下。
曹操勒住马缰,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池,眉头紧锁。
“诸位,”曹操翻身下马,召集众将议事,“寿春乃是袁术老巢,经营多年,城高墙厚,粮草虽可能不足,但守军必然死战。依你们看,当如何攻城?”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
车胄上前一步,沉声道:“丞相,寿春比陈县难攻十倍不止。末将建议先围而不攻,断绝其外援,待城内粮尽,自会不攻自破。”
程昱也点头附和:“车将军所言有理。此城易守难攻,强行攻城只会徒增伤亡,需得谨慎行事。”
其他将领也纷纷赞同,毕竟谁都清楚寿春的防御有多坚固,没人敢轻言强攻。
曹操捻着胡须,心中暗叹:绣儿还在城内,拖延不得啊。
可众将说得在理,硬攻确实不是上策,若是损兵折将还救不出女婿,那可如何是好?
他正沉思间,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启禀丞相!”一名亲卫掀帘而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寿春城——城破了!袁术已带着亲信仓皇向西逃窜!”
“什么?!”
曹操猛地站起身,脸上写满错愕,帐内众将更是一片哗然。
“城破了?怎么可能!”车胄失声惊呼,“我军刚到城下,尚未部署,这城怎么就破了?”
亲卫连忙解释:“是城内百姓和哗变的士兵!听说城中有一家刘记杂货铺,以平价售卖米盐,深得民心。
“袁术下令查抄,激起民愤,百姓与士兵联手哗变,直接冲入皇宫,袁术吓得弃城而逃!”
“刘记杂货铺?”曹操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紧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惊叹。
这刘记杂货铺,十有八九就是刘绣开的!
“原来如此——”曹操心中赞叹,“不动一兵一卒,仅凭民心便破了这固若金汤的寿春,自己女婿这手段,真是神乎其技!”
车胄更是目定口呆:“仅凭一家杂货铺,就掀翻了袁术的巢穴?这——这简直不可思议!”
曹操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意,心中感慨万千:自己这个女婿,真是总能带来惊喜。
旁人费尽心机都攻不下的城池,他竟靠着一碗米、一勺盐就轻松拿下,这“天下第一谋士”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半分水分都没有!
“走!”曹操大手一挥,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随本相进城!”
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寿春,城中百姓非但没有惊慌,反而夹道相迎
(ps:开启日万模式,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