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袁术称帝,刘绣入住大宅院!(求订阅!!)
“不仅如此。”周瑜回到桌前,用酒在桌上写下“曲阿”二字。
“伯符!袁术称帝必然引发淮南动荡,其麾下将士人心涣散,正是我们夺取江东的最佳时机。
“当趁此机会全速进军,先取曲阿,再下吴郡会稽,将整个江东纳入囊中,凭借长江天险站稳脚跟。”
孙策眼中闪过锐光:“可仅凭我们现有兵力,怕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平定江东诸郡。”
“所以更要联曹抗袁。”周瑜抬头望向西北方向,“曹操此刻最需诸候响应讨逆,我们主动献上归附之意。“
“承诺出兵牵制袁术侧翼,他定然会以朝廷名义册封伯符,既给了我们名正言顺的身份,又能借朝廷之势压制江东士族。“
“如此名正言顺!何愁大事不定!”
孙策忧忡忡地问道:“若曹操事后反悔,借机插江东事务怎么办?”
“届时我们已据有江东,根基稳固。”周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曹操要应对袁绍、刘表,无暇南顾,只能默许我们割据一方。“
“待日后羽翼丰满,再与他分庭抗礼不迟。”
孙策听完壑然开朗,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摔杯于地:“就依公瑾之计!明日渡江南下,先取曲阿,同时遣使者星夜奔赴许昌!“
许昌城内,随着袁术在寿春称帝的消息传来,街头巷尾顿时炸开了锅。
茶馆里、酒肆中,百姓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袁术那厮居然敢称帝,真是胆大包天!”
“可不是嘛,这是公然造反啊,曹丞相肯定不会放过他的!”
“唉,这天下刚安稳没几天,怕是又要打仗了——”
就在这满城热议之际,曹琬正带着刘绣、蔡琰、董琳等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他们在许昌新买的院子。
这院子极大,朱漆大门气派非凡,推开大门,里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光是前院就足以容纳数百人,往后还有层层院落,一眼望不到头。
“哇,这院子也太了吧!”董琳兴奋地跑前跑后,“住着肯定特别舒服!”
蔡琰也忍不住赞叹:“如此雅致又宽敝的宅院,真是难得一见。”
刘绣四处打量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转头问曹琬:“琬儿,这宅子如此气派,怕是光钱买不到吧?”
曹琬笑着解释:“夫君说的是,这宅子能到,多亏了父亲出力。”
她口中的父亲,自然是刘绣的“岳父”夏侯参军。
刘绣闻言点了点头,并未多想,还感慨道:“看来我这岳父在曹营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办事就是靠谱。”
他心里暗自思忖,自己这岳父连曹操的情妇都能帮忙照顾,妥妥的是曹操的心腹,有他帮忙弄到这么好的宅子,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自己这些日子也帮了岳父不少忙,住这宅子也住得心安理得。
当下,刘绣便决定从刘记杂货铺搬到这座宅院。
他安排道:“我和琬儿、琰儿、琳儿住主院,糜贞、吕玲绮住傍边别院。”
“阿芷也跟着我们在内院,负责内院事务。”
“许褚、甘宁、赵云、李蒙你们几个,各自在前院旁边选个单独的院住下。”
接着又对那百护卫吩咐:“你们就化作家丁,负责宅院的护卫工作。”
还有就是邹氏的安排,为了避免皱氏被打扰以及避嫌,刘绣将内院最右边的一座幽静小院安排给邹氏。
一切安排妥当后,工匠们很快便在大门上挂上了“刘府”的牌匾。
从此,这座能住下上千人的大宅院,便成了刘绣在许昌的新家。
安顿下来的第一日午后,赵云与许褚在前院的石桌旁歇脚,话题不由自主地落到了袁术称帝的事上。
“那袁术真是自不量力,”许褚握着酒碗,瓮声瓮气地骂道,“不过仗着家族馀荫,便敢僭越称帝,简直是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赵云眉头微蹙,沉声道:“乱世之中,民心向背最为重要。袁术此举,无疑是把自己推到了天下诸候的对立面,怕是难有好下场。”
他想起早年辗转各地的见闻,语气中满是不屑,“如此昏聩之,也配凯觎帝位?”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袁术的不满。
另一边,主院的花园里,曹琬见刘绣正陪着蔡琰、董琳看新送来的花草树木,尤豫了片刻,还是走上前问道:“夫君,如今满城都在说袁术称帝的事,你觉得这事是真的吗?”
刘绣放下手中的盆景,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袁术这骷髅王,胆子向来大得很。”
“称帝对他来说,不过是常规操作罢了。”
“骷髅王?”董琳好奇地眨眨眼,“这名号倒是新鲜。”
“你想啊,他搜刮民脂民膏,把淮南折腾得民不聊生,自己却奢靡无度,可不就象个吸尽百姓血肉的骷髅?”
刘绣解释道,语气轻松得仿佛早有预料一样,“他今日敢称帝,往后还能干出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不过琬你不担,袁术那家伙打不到许昌来。”
曹琬心中一动,见刘绣说得笃定,不似随口猜测,便暗自记下了这番话。
待晚些时候,她寻了个借口,对刘绣说要回趟娘家看看,便带着两个贴身侍女出了刘府。
坐在马车上,曹琬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盘算着:夫君对袁术的判断向来精准,这事得赶紧告诉父亲,让他早做准备才好。
丞相府内。
此刻氛围也很热烈。
曹操摩下的谋臣武将们就袁术称帝一事议论不休。
“袁术僭越称帝,乃是大逆不道,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当即刻出兵镇压,以正视听!”
夏侯敦按剑而立,声如洪钟,眼中满是战意。
程昱抚着胡须,缓缓开口:“元让将军所言极是。袁术此举,无疑是挑战朝廷权威,若不加以惩戒,日后诸候纷纷效仿,天下将更难平定。“
“而且我军刚收宛城,士气正盛,顺势拿下淮南,可扩大疆域。”
“不然,”乐进上前一步,眉头紧锁,“袁术盘踞淮南多年,根基深厚,兵力亦不弱。”
“我军这段时间接连征战,消耗巨,若是贸然出击,怕是损失不,还需谨慎。”
其他将领也各执一词,有的说袁术不得民心,不堪一击;有的则强调淮南地势复杂,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