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吕玲绮:我都带这么多人了,还打不过?!(求订阅!!)
院子里。
一个清脆又带着几分锐气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吕玲绮带着张辽、高顺等四员大将,还有数十名精锐闯了进来。
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进行了伪装,穿着普通衣服,看上去都是一些普通的壮汉。
不过若是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衣服里面套着铠甲。
看到这一群人,正常人脑子里面都会浮现四个字“实力非凡”!
吕玲绮扫过院中的篝火与酒肉,嘴角上扬,开望向刘绣,开口问道:“这么热闹,刘老板怎么不邀请我?”
刘绣白了她一眼:“你这不是自己来了么?!”
“少将军若是来谈生意,正好坐下喝一杯,若是其他事,我今天没空。”
吕玲绮径直走到刘绣面前坐下,开门见山:“我今天来,就是和刘老板做一笔大生意!”
“什么生意?”
“邀请你添加我父亲摩下,咱们共谋大事!”吕玲绮继续道:“如今我父亲已经拿下临沂广陵东海,加之原本的琅琊,已经掌控徐州一半疆域!”
“若是能得到刘老板的相助,击败曹操,整个徐州都将是我们的!”
“还是老样子。”刘绣摇头,“我只想当普通商人。真要想出仕,曹操那边早就答应了。”
“曹操拉拢过你?”吕玲绮一惊。
“不光是曹操,刘备也拉拢过我,你看我答应了没有?”刘绣无奈道:“少将军,人各有志,你就不要强求。”
“咱们也算是朋友,既然来了就坐下吃肉喝酒,大家都开开心心如何?”
“不行!”吕玲绮摇摇头,凤目死死盯着刘绣,越挨越近,“刘老板,今日情况可不一样。”
“你还不知道吧,我父亲带了大军,即将攻打小沛,再加之我们在城中接应,小沛沦陷不过是旦夕之间。”
“你若此时归顺,与我一同协助破城,便是大功一件。”
“待我父亲掌控徐州,你刘记杂货铺便能独占整个徐州市场!”
“你不是想要赚钱么!到时候你能赚比现在多十倍百倍的钱!”
话音刚落,院中的许褚甘宁忽然低低笑了起来。
吕玲绮一愣,以为他们是被吓傻了,愈发得意:“我可不是危言耸听,一旦小沛城破,你这杂货铺—”
“少将军还是先关心关心你父亲吧。”刘绣打断她,语气平淡。
“我父亲勇武无敌,不需要关心。”吕玲绮脸色一沉:“倒是你刘绣,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再问你一句,跟不跟我走!”
“不走。”刘绣淡定拒绝。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她给张辽等人使了个眼色,四员大将齐刷刷站了出来,数十名精锐抽出武器,虎视耽耽。
“刘老板,我主公十分欣赏你,别让我们难做啊!”张辽开口道。
“我公子说了不去,你们这些人咋这么烦人呢!”
许褚跳出来,挡在张辽等人面前。
“刷”的一声,甘宁、赵云二人同时起身。
“敢动我家公子,先过我这关!”甘宁。
“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赵云。
张辽率先拔刀,高顺与另两员大将紧随其后,四人呈扇形包抄过来。
赵云虽带伤,却丝毫不惧,挺枪迎上张辽与高顺,以一敌二仍游刃有馀。
许褚与甘宁各敌一人,刀光枪影瞬间交织成一片。
不过片刻,张辽四人便被逼得连连后退,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伤。
神色更是震惊不已,许褚甘宁他们知道,但是眼前这位白袍强人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吕玲绮见状,正要让剩馀精锐上前,却听“”几声,周围的伙计们突然掏出诸葛连弩,黑漆漆的箭口对准了他们。
“最好别乱动。”刘绣缓缓起身,语气冰冷,“这连弩的威力,你们未必想试试。”
甘宁喝道:“就凭你们这点人,还想抓我家公子?实话告诉你,我家公子早就料到吕布要奇袭小沛,曹军早有准备,此刻怕是已经合围了!”
“胡说八道!我父亲突袭而来,谁能提前预料?!”吕玲绮根本不信。
正说着,一名吕玲绮手下跑进来,惊慌道:“小姐!不好了!温侯中了曹操埋伏,攻城失败,已经带兵撤退了!”
吕玲绮与张辽等人脸色骤变,再也顾不得绑刘绣,转身就要走。
“等等。”刘绣叫住她,扔过去一个锦囊,“你父亲若想活命,便打开看看。”
“再一意孤行,神仙也难救。”
吕玲绮接过锦囊,神色复杂的看了刘绣一眼,带着手下仓皇离去。
篝火依旧跳动,刘绣拿起酒杯抿了一口,对众人笑道:“继续奏乐,继续吃,继续喝众人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围坐在一起,只是看向刘绣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敬畏。
自己这位老板,仿佛早已将一切尽在掌握。
吕玲绮等人离开没多久,院外就传来戏志才温和的声音:“刘老板这儿好热闹啊。”
众人抬头,只见戏志才提着两坛酒,慢悠悠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目光扫过篝火上的烤肉、散落的酒坛,忍不住感叹:“这般自在景象,真是让人羡慕。”
“茂才先生来得正好,快坐下喝几杯。”刘绣笑着招手,让伙计添了副碗筷。
戏志才也不推辞,顺势坐下,将酒坛往桌上一放,他提起吕布攻城之事,语气郑重,“今日若非刘老板提醒,我军怕是要吃大亏。”
刘绣摆了摆手,拿起酒坛给戏志才斟满:“不过是随口胡罢了,茂才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茂才先生没有把跟我谈论的事情跟曹司空说吧?”
戏志才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没有没有,这事我只是跟你岳父聊了一下。”
“那就好,那就好!”刘绣笑着点点头,“只要茂才先生不跟曹司空说,咱们啥都可以聊!”
戏志才笑了笑,知道他性子爱藏拙,便不再多提,转而与众人一同饮酒。
正热闹间,董琳望着篝火,轻声吟诵起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诗!没想到姑娘文采如此之好!”戏志才赞叹道。
“先生误会了,这诗不是我所作,而是出自刘大哥之口。”董琳指着刘绣道。
戏志才猛地一顿,看向刘绣:“这诗——是刘老板所作?”
刘绣有些不好意思:“随口瞎吟的,而且我也不是原作,让先生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