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明白了。”
叶晨回应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过了没多长时间,有六个研究人员从南方来到了大西北。方唯再三确认,这是他们的个人行为,聚力农业这个并没有主动挖人。
“你们为什么愿意跑到条件更艰苦的地区来?”
方唯在会议室见了这个人,趁机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支书,现在研究所的科研任务很少,我们不习惯无所事事的日子,所以还是愿意还跟着你干。”
他们几个解释了跑到大西北来的原因,倒是让方唯没想到。
他随后给瑶岭研究所的负责人打了一个电话,对方显得很无奈,这两年所里的确减少了研发投入,但内核任务还是有的。
“不是我们不用心,一方面是前期的积累足够,另一方面是再研究新的品种难度太大,公司认为投入产出比太低。”
听完负责人的叙说,方唯默默的摇了摇头。
好在研究所的内核研究任务始终在坚持,倒不至于影响瑶岭农业的内核竞争力。
新来的研究人员办好了入职手续,随后去了研发中心报到。
研发中心的研究任务很饱满,多了六个帮手就可以帮大家分担一些研究工作,冯小江和方涛都很开心。
上午。
方唯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齐成敲门走了进来。
“老板,沙河县的王春风王总给我打了个电话,他今天下午到咱们这边来,想请你吃顿饭。”
杨峰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王木齐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对内,而齐成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对外。
自从上次大家见了一面之后,王春风就和齐成联系的比较紧密。齐成也想在周边县市树立一个典型,一来二去,二人就很熟悉了。
“王总?行啊,他那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
王春风虽然只有一家不大的公司,但好歹也是一个老板。
人家来了方唯理应出面应酬一下,估计对方可能有啥事,等见了面就会知道。
所以他告诉齐成,晚上的饭局自己会出席。
“好的,这下子王总可高兴了。”
听到方唯肯定的回答,齐成不禁松了一口气。
王春风在电话里一个劲的请齐成帮忙,说无论如何也要把方总请出来,他总算完成了任务。
晚上。
方唯和齐成等人去了县城,走进了一家新开的饭店。
“杨总,县城如今也越来越热闹了啊。”
方唯看着灯火通明的街道,以及生不错的新饭店,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当初来到夏楚县的时候,整个县城就两家旅馆,连一家象样的餐厅都找不出来。
“可不是吗?说起这事儿,吴书记还得感谢你。正因为咱们聚力农业在这边扎下了根,从而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杨峰笑了笑,说了一句大实话。
聚力农业的员工会时不时的进城消费,外来人员也会在县城消费。有须求自然有人投资开店,偏远的夏楚县居然看着有了一点繁华的模样。
一行人刚进饭店,王春风就迎了过来。
“方总,杨总,王总,齐总,咱们可是有一阵子没见了啊?来,这边请!”
王春风满面笑容,和大家挨个打了招呼。
随后大家便走进了包间,不多时酒菜上齐,方唯居然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这家湘菜馆不错,味道很正。”
方唯连连点头,其他几人也吃的很开心。
“方总,你能赏光就是我老王的荣幸。啥都不说了,咱们干一个!”
王春风是酒场上的老手,有他在绝不会冷场。
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了,大家有说有笑,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开心。
“王总,你们种植的大豆情况不错吧?”
酒过三巡,方唯笑着问起了公司的情况。
这也是故意把话题引到这方面来,算是给王春风一个面子。
“大豆的生长情况很不错,托贵公司的福,我觉得今年肯定会喜获丰收的。不过,这段时间大豆的价格一跌再跌,我这心里没底啊。”
王春风放下了酒杯,冲着大家伙儿抱了抱拳。
然后他便说了自己的担心,光是丰收也没用,大豆的价格要是太低的话,肯定复盖不了成本,最终还是会亏损的。
“王总,收储公司的业务代表没有找你吗?”
方唯沉吟了片刻,随即问道。
“收储公司?没有啊。这和我们的大豆有什么关系?”
王春风一脸的懵圈,他刚刚入行,对于很多东西都不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他千方百计想要和方唯等人搞好关系的原因,不懂不要紧,有高人指点的话也可以避免走弯路。
只不过他真不清楚收储公司的事情。
“这么说,收储公司的代表还没有去沙河县。杨总,那你就和王总说一下这件事吧。”
方唯点点头,随后让杨峰给对方讲述了一遍。
王春凤听完不禁大喜,有收储公司托底,这一年下来起码不会赔钱,多少还是能赚一点的。
“谢谢方总和大家,我敬大家一杯,我干了,大家随意。”
这事儿王春凤迟早会知道,但能早一天知道,他就能早一天睡个安稳觉。
因此他向大家表示了感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王总,爽快!不知贵公司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如果条件许可,其实可以多承包一些土地种植大豆,实行油菜和大豆轮作,经济效益应该不错。”
吃饱喝足之后,方唯瞅机会点了王春风一句。
不过他也没有说太多,有些事还需要对方自己去把握,他仅仅是提个建议而已。
“谢谢方总的指点,我会认真的考虑的。”
王春凤对于方唯的建议很重视,他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刨根问底。
方唯离开了饭店之后,就直接回到了家里。
此时田桂花正和阿姐以及盘莲花在屋里聊天,不过没有看到方平的人影。
“大哥呢?”
“他呀,和公司的人聊天去了。”
田桂花笑着回应了一句,方唯也没当回事,只是没想到大哥现在也喜欢串门了啊。
翌日。
方唯上午正在办公室和杨峰说事儿,方平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们在谈工作?那我等会再来。”
见方惟有事儿,方平便准备退出去。
“大哥,我们说完了,你进来吧。杨总,那就先这样,你们抓紧时间准备收割大豆。”
方唯招了招手,把方平喊了过来。
杨峰和方唯打过招呼之后,便起身离开。
“老三,我这整天闲得发慌,要不你给找点事做吧。”
方平坐了下来,一开口就抱怨自己太清闲饿了。
“行啊,公司在外地还有几个示范基地,你要是闲得慌,就去指导一下他们干工作吧。”
方唯笑了起来,公司暂时没有太好的职位,大哥要是非要干点啥,倒不如隔三差五去外地的几个种植基地转一转。
因为离得近,他自己很少去巡视,这项工作倒是可以委托给大哥。
“好!那你安排一下,明天我就去看看。”
方平自无不可,他主要是闲得发慌,干什么其实无所谓。
方唯随后让他去找杨峰和王木齐,几个人一商量,就给方平配了一个司机和一台车,让他抽时间去巡视一下几个种植基地。
方平欣然答应。
匆匆数日。
公司迎来了大豆的收获的日子。
这个时候国内大豆的价格已经触底反弹,虽然还是在低位,但却没有延续之前的跌势,而是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区间波动。
方唯算了算,现在的价位比收储价格略低,不知道最近会不会反弹。
他是不愁,公司除了种植【盐豆001】之外,还有【海稻012】和【紫花盐002】。另外,公司最赚钱还是育种收入。
现在海水稻稻种卖的不错,耐盐硷大豆种子、耐盐硷油菜种子以及耐盐硷苜蓿种子的销售,都蒸蒸日上。
不过专门种植大豆的种植户就有点惨,估计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
“老板,大豆已经收割完毕,都卖给收储公司吗?”
叶晨还是有点不甘心,想问问老板有什么章程。
“先不急,咱们的仓储条件很好,库容量也足够大,等一等再说。”
现在还没有到海水稻收割的时间,仓库基本上都闲置的。
方唯打算再看一看大豆的行情,他觉得如果收储公司开始下场,说不定大豆的价格就会涨起来。
国际巨头打压大豆的价格是为了打压国内的大豆种植业,而不是为了给收储公司做嫁衣。
下午。
方唯专门召开了会议,确定公司出产的大豆暂时不对外销售。
杨峰和王木齐等人都没意见,反正有收储公司兜底,再怎么也不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坏。
接下来,其他地区的耐盐硷大豆也陆续收割,倒是创造了各地大豆产量的历史记录。因为种植的稍晚一些,所以收割的时间也参差不齐。
但延后的时间最多也没有超过一个月。
“老板,大豆的亩产统计出来了。咱们种植的【盐豆001】平均亩产达到了720斤,创造了国内的新纪录,简直难以想象。”
这天上午,叶晨拿着统计报表冲进了方唯的办公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