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西章 恩义的抉择
山洞内,阴暗而潮湿,仅有几缕微弱的光线从洞口斜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李青青独自一人蜷缩在角落,手中无意识地轻抚着那把寒光闪烁的短剑,剑身倒映出她那满是恨意的双眼,仿佛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二十年来从未有过丝毫的熄灭。
忽闻洞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山洞里显得格外清晰。李青青瞬间警惕起来,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猛地抬头望去。见是慧园大师,她那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了些,神色也缓和了几分。
“李姑娘,”慧园大师缓缓走进山洞,他的声音低沉而疲惫,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重负,“当年你母亲对我有救命之恩,这份恩情,我日夜铭记,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如今我实在不能再这般下去了。身为佛门弟子,本应慈悲为怀,可我却屡次参与杀人之事,实在是有违我出家的本心,荒谬至极。今日,便是我最后一次帮你了。从现在起,咱们恩断义绝,往后你也别再来找我。”
李青青听闻此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便冷笑出声,那笑声中满是讥讽与愤怒:“大师,说得倒是轻松。想当年,我娘为了救你,不惜拼上自己的性命,如今不过是让你帮我报仇雪恨,你却在这关键时刻临阵退缩,如此忘恩负义,你有何颜面去见我娘?”
慧园大师满脸痛苦之色,缓缓摇了摇头,眼中满是无奈与自责:“李姑娘,报仇并非解决一切的办法啊。冤冤相报,何时才能是个头?这些日子,我日夜反思,每每想起过往的所作所为,便觉罪孽深重,心中难安。我不想再一错再错下去了,我渴望寻求内心的安宁,重新回归佛门正道。”
李青青怒目圆睁,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短剑首指慧园大师,大声骂道:“你这懦夫!整整二十年,我每日每夜都在仇恨的深渊里苦苦挣扎,好不容易看到了复仇的曙光,你却要当逃兵。你口口声声说要回归正道,可你对得起我娘吗?对得起她当年的救命之恩吗?”
慧园大师闭上双眼,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着,似乎在做着艰难的抉择。片刻后,他咬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缓缓递向李青青:“李姑娘,这里面是我这些年的所有积蓄。你拿着,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找个安宁的地方,好好生活,别再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仇恨就像一把枷锁,只会将你困在痛苦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我想,若是你娘泉下有知,也定然不愿看到你如今这般模样。”
李青青愤怒到了极点,抬手猛地拍开慧园大师递来的包裹。包裹“啪”的一声重重落地,里面的银两瞬间滚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大声吼道:“我不需要你的可怜!你走,从今往后,我们恩断义绝,再无瓜葛!”
慧园大师默默蹲下身子,眼神中满是落寞与无奈,缓缓捡起散落一地的包裹。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转身缓缓朝着洞外走去。每一步都迈得极为沉重,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挣脱罪孽的第一步,可恩人的女儿却依旧深陷仇恨的泥沼,无法自拔。他的心中满是忧虑与不舍,却又深知,这一切终究要靠她自己去领悟,去抉择
山洞内,光线昏黄而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恰似李青青此刻内心的世界,被阴霾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慧园大师离去后,她心中的愤怒如汹涌的洪流,再也无法遏制。只见她猛地站起身,双眼通红,像一头发怒的母狮,将山洞内目之所及的物件统统扫落在地。瓷器破碎的声音清脆刺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仿佛是她内心痛苦与仇恨的咆哮。
这时,一位老嬷嬷迈着迟缓的步伐,缓缓走了进来。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沧桑与忧虑。她看着满地狼藉,轻轻叹了口气,蹒跚着走到李青青身边,轻声劝道:“小姐,慧园大师说得在理,您也该试着放下仇恨,重新开始生活了。”
李青青难以置信地瞪大双眼,死死盯着这位自小抚养自己长大的嬷嬷,仿佛眼前的人变得无比陌生,她大声质问道:“嬷嬷,连您也要劝我放弃仇恨?难道您忘了当年他们是如何残忍地对待母亲的吗?那些恶人的禽兽行径,我们怎能轻易忘却!”
老嬷嬷再次轻叹,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豁达与无奈,她缓缓说道:“冤冤相报何时才是尽头啊。王妃己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上一辈人的恩怨,也该随着时间淡去了。这许多年过去,仇恨就像一把枷锁,只会让您越陷越深,把原本属于您的快乐与平静都给剥夺了。”
李青青嘴唇微微颤动,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然而,从她那倔强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复仇的火焰依旧在她心底熊熊燃烧,丝毫没有熄灭的迹象。
与此同时,慧园大师匆匆赶回住处。慧能方丈早己在那里焦急地来回踱步,翘首以盼。一看到慧园大师的身影,慧能方丈立刻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青青丫头那边,情况如何?”
慧园大师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的愧疚之色,自责道:“方丈,是师弟无能,终究还是没能劝下青青。她心中的仇恨犹如坚冰,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实在难以化解。”
慧能方丈神色黯然,缓缓叹了口气,念了声“阿弥陀佛”,说道:“一切是非因果,冥冥之中似乎早有注定。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只盼青青能早日参透,仇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