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开工奠基典礼,省委李书记与省政府舒省长都表示会亲自出席。
融城工委因此大张旗鼓,决定花费三百万,将奠基典礼搞得全橘城皆知。
按郑志明的意思,开工奠基典礼搞得越大,影响就越大。越有利于地铁开发建设。
然而,一场本来走过场的商讨会,却因为丁寒的出席而变了。
奠基典礼方案是郑志明一手策划出来的,也是他亲自签字同意了的。他召开工委会议,无非就是走一个过场。
谁都清楚,郑书记亲自敲定的方案,谁有异议,谁就是在与郑书记作对。
郑志明这一场会议,完美地把他的个人决策变为了集体决策。
丁寒主张简单,开工奠基典礼既不安排领导讲话,也不举行隆重庆祝。他甚至提出来,整个开工奠基,只需要几把新铁锹就能搞定。
他的主张,让郑志明下不来台了。
如今,奠基典礼现场不但搭建了高台,而且安排了省领导讲话。如果拆了高台,也不让省领导讲话了,他怎么向李书记交代?
毕竟,为了让李书记在奠基仪式上讲话,郑志明至少去了李书记办公室不下五趟。
李书记本来是不同意在奠基仪式上讲话的。他明确提醒过郑志明,要讲话,也该是省长舒云同志讲话。
但是,郑志明表示,地铁项目是关系到整个府南人民福祉的一件大事,也是提升橘城城市地位的举措。这个话,就应该请李书记亲自讲。
郑志明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李书记勉为其难的同意。
可是他丁寒,却半路冒出来,要阻止庆典活动。
郑志明回到办公室,怒不可遏地将桌上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他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来融城工委指手画脚?”郑志明不顾形象地怒吼,声音大得门外的人都能清晰听见。
他突然后悔了,不应该请他丁寒过来开这一场商讨会。
其实,通知丁寒来开这个会,并非他本意。
郑志明很清楚,自从他换了车后,舒省长对他似乎产生了看法。身在官场的人都很敏感。他们能从领导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猜出来领导对自己的印象。
丁寒挂职在融城工委,对郑志明而言,就是领导对他信任的表现。
按照惯例,丁寒只需要在融城工委挂职满一年,就能顺利获得他需要的身份级别。
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丁寒顺利解决级别问题,郑志明因为助丁寒解决了问题,他在舒省长面前就能赢得一个好印象。
可是事情的走向,远超郑志明的设想。
他越来越感觉到,舒省长安排丁寒来融城工委挂职,并非只是解决级别那么简单。
从丁寒训斥老奚,要求在工委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他就强烈地感觉到,丁寒的手,一定会伸到工委的具体事务中来。
他在将开工奠基时间安排给省两会献礼时,得到了启明书记的称赞。当场表扬他是个有大局意识的人。
启明书记的表扬,让他下定决心,不让丁寒插手融城工委任何的事务。
这就是工委每次开会,丁寒都没接到通知的主要原因。
现在丁寒坚决反对大搞排场,并给庆典活动戴上一顶铺张浪费的帽子。如果不取得丁寒的同意,庆典活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深坑。
郑志明将满腔的怒火强行压了下去,吩咐老奚道:“去,把丁主任请来。”
丁寒一听郑书记请自己,一刻都没耽搁就来了。
郑志明本来坐着的,看到丁寒进来了。他赶紧起身,老远就伸出双手说道:“丁主任,辛苦辛苦了。请你过来办公室,有要事商量啊。”
丁寒微微一笑道:“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我们两个怎么商量?”
郑志明道:“其他同志的意见,我己经征求过了,现在就差你的意见了。”
丁寒笑笑道:“还是关于庆典活动的事?”
郑志明缓缓点头,一脸凝重神色道:“是啊。现在,全橘城的人民都知道我们的府南地铁要开工建设了。”
“地铁建设,确实是一件牵动橘城人民心的一件大事。一个城市的形象,地铁很重要。”丁寒道:“任何经济发达的城市,都离不开地铁建设。它是一座城市的标签。”
“是啊是啊。”郑志明严肃说道:“说实话,舒省长不来我们府南履职,府南地铁哪一天能动工建设,谁都说不好啊。所以,府南地铁,舒省长居功至伟。”
丁寒道:“郑书记说得太夸奖了。府南地铁,没有舒省长,其他省长到任,一样会推动地铁建设啊。”
郑志明摇头道:“话很难说。我个人还是坚定地认为,府南地铁离不开舒省长。”
聊了几句,郑志明把话题引到了庆典活动上。
“丁主任,有些事,是我考虑欠妥了。”他居然在丁寒面前主动示弱了,“你看看啊,庆典活动全部准备就绪了,也得到了省委李书记的支持。如果不按流程走下去,可能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啊。”
丁寒叹口气道:“郑书记,我不是反对搞庆典。相反,我认为庆典活动必须要搞。”
郑志明闻言一喜,试探着问丁寒,“丁主任同意按方案执行了?”
丁寒道:“郑书记,我现在担心的是,搞庆典活动花三百万,今后要怎么面对审计?”
丁寒说的审计,并非是他拿到手里的审计权。而是府南省的审计权。
“这事不需要丁主任操心。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融城工委办事也不能太小家子气啊。”
丁寒心里憋着一句话,“这不就是花钱买面子吗?”
他没将这句话说出来,笑了笑道:“郑书记,我的心情与你一样。这样吧,我征求一下舒省长的意见。如果领导没反对,我们就按原方案进行。”
“好啊。这就要丁主任多费心了。”郑志明高兴地说道:“丁主任,明天庆典结束后,我们还有一场招商引资会。我啊,想请你坐镇。”
“我?”丁寒连忙摆手道:“郑书记,我就算了。你说得对,我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好领导。工委这边的工作,还是郑书记你亲自挑大梁才好。”
郑志明解释道:“我们这次招商会,邀请了国内不少企业参加。根据我们前期洽谈的意见,应该至少有七八家大型企业对我们的招商引资感兴趣。舒省长说得对,地铁不仅仅只在地下运行。我们地铁项目,还应该在地面占有一席之地。”
“郑书记,你等我电话吧。”丁寒留下一个钩子,准备回省政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