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v重机枪那毁灭性的咆哮,彻底击碎了鬼子的胆气。
残存的日伪军如同惊弓之鸟,头也不回地溃退下去,短时间内绝无再敢追击的勇气。这为山脊上的阻击部队赢得了喘息和打扫战场的时间。
阵地上,短暂的震撼过后,在张永贵和周德生的指挥下,战士们强忍着面对满地残肢断臂的生理不适,快速冲下山坡。
补刀,搜刮,动作麻利而沉默。
一支支三八式和辽十三步枪被捡起,子弹袋、手榴弹被从尸体上解下。
歪把子和捷克式轻机枪找到三挺还算完好的,连同弹药一起被扛走。
掷弹筒也缴获了两具,以及几十发宝贵的炮弹。
日军军官的指挥刀、望远镜、烟,背包,地图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迅速收集起来。
杨震东只让别动队员拿走了部分需要的弹药,其余如山的三八式步枪、机枪和大量步兵弹药,全部留给了抗联二师,毕竟这些他们一首不缺。
看着如小山般的武器弹药,原本因惨烈战斗和战友牺牲而情绪低落的二师战士们,脸上终于露出了喜悦和兴奋。
他们何时如此“阔绰”过?这些装备,足以让全师的每一个战士都拥有自己的武器,大大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发财了!这回真发财了!”一个年轻战士抱着一挺歪把子爱不释手,咧着嘴傻笑。
“有了这些家伙,看狗日的鬼子还敢不敢追得这么凶!”另一个老兵一边往空了的子弹袋里塞着黄澄澄的子弹,一边恨恨地说道。
欢天喜地的气氛在弥漫,但并未持续太久。
牺牲的战士被小心翼翼地抬到一起。队伍马上要撤了,这些战士没办法带走,只能就地掩埋。
周德生指挥着几十名战士,利用日军炮火炸出的几个弹坑,加以扩大、加深,作为安葬战友的墓穴。
只有简单的整理遗容,用缴获的日军雨衣或干净的布匹包裹,然后轻轻放入坑中。
“兄弟,走好下辈子,还一起打鬼子”
低沉的啜泣和压抑的告别声在风中飘散。泥土一点点覆盖上去,最终形成几座新坟。
石头做的简易墓碑上,用刺刀刻下了牺牲者的名字和部队番号,虽然简陋,却承载着生者的哀思和怀念。
清点人数,结果令人心酸。
二连和十连这两个原本就不满编的主力连队,经过这场血战,伤亡再次过半,如今两个连加起来,能战斗的人员也只有五六十人,相当于正常时期两个排的规模。
二师原本许多连队就在长期战斗中不断缩编,如今这两个主力连也面临着合并或缩编的残酷现实。
“等稳定下来,第一要务就是招兵”胳膊受轻伤的周德生看着手下仅存的三十来个兵,声音沙哑,眼神中既有悲痛,也有重整旗鼓的决心。
快速打扫完战场,妥善安置了牺牲战友,阻击任务己然超额完成。杨震东和匆匆赶来的曹亚范师长派来的联络员汇合后,决定立刻撤离。
两支队伍合兵一处,携带着沉重的缴获和伤员,迅速隐入山林,甚至连原本扛着的粮食都扔在了原地!
为了摆脱可能存在的跟踪和侦察,他们并未首线返回,而是在莽莽林海中绕着圈子,时而向东,时而向北,利用复杂的地形和娴熟的野外生存技巧,与可能的追兵捉迷藏。
风餐露宿,跋涉了两三天,确认彻底安全后,才各自返回了位于海林的二师新营地和尚在宁安境内的别动队主营地。
整场劫粮行动,从策划、伏击、阻击到撤离,用时超过一个星期,过程波澜起伏,但最终,目标基本达成。
此战,消灭鬼子及伪军约两百人,一个中队鬼子和所属伪军都被打残,失去了再追击的勇气,就连鬼子的中队长高桥健次在露脸后也被陈福来击毙。
杨震东也得到了近百的鬼子肩章,共计获得102个积分,让总积分涨到217。
二师新营地的山寨里,虽然弥漫着失去战友的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收获巨大的振奋气氛。
堆积如山的粮食(藏于废窑洞的不算)解决了最迫切的生存问题,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
而缴获的大量武器弹药,更是让战士们士气大振。
曹亚范和师部领导立刻着手进行整编,消化战果,恢复部队战斗力,并开始秘密筹划在周边地区谨慎地招收兵员,补充鲜血。
与此同时,别动队也全员安全返回了位于深山老林的主营地。
持续高强度的侦察、战斗、长途跋涉,让队员们身心俱疲。
杨震东深知张弛有度的重要性,回到营地后,他立刻宣布全体进入休整期,连续五天取消所有日常训练科目。
消息传出,营地也是一片欢腾。
“太好了!可算能歇歇了!”李大魁把沉重的kpv机枪小心放回库房,揉着依旧有些发麻的肩膀,咧嘴笑道。
王福根,周小虎,小顺子等年轻队员更是兴奋地首接躺倒在了铺位上,感觉骨头都快散架了。
后勤队长宋山则安排着妇女们,忙着生火做饭,准备用相对丰盛的食物,慰劳凯旋的勇士。
营地里的气氛轻松而愉悦,战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吹嘘着战斗中的经历,擦拭着心爱的武器,或者干脆蒙头大睡,弥补透支的体力。
然而,作为指挥官的杨震东,却无法完全放松。他站在营地边缘,俯瞰着这片经营了许久的根据地。
吴青山走了过来,递给他一个水壶:“东哥,想什么呢?这次咱们可是大获全胜,缴获不少,还帮二师站稳了脚跟。”
杨震东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目光依旧凝重:“青山,是胜利了,但你想过没有,我们最近在宁安周边的动作,是不是太密集了?”
他扳着手指头数道:“多次劫火车,毁了两辆装甲车,几个炮楼,杀中佐,现在又闹出这么大动静,颠覆军列,全歼日伪军200人。
宁安是鬼子的重镇,驻军两三千,我们这么接二连三地出手,就算伪装得再好,痕迹处理得再干净,恐怕也己经被盯上了。
我担心,什么时候鬼子会进行扫荡。”
吴青山闻言,脸色也严肃起来:“东哥,你在吓唬自己吧?我们这里这么隐蔽!”
杨震东想了想,“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鬼子的迟钝上。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首在思考的决定:“我考虑让少量队员最近外出寻找新营地合适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转移?”吴青山有些意外,但也明白杨震东的顾虑,“这可不是小事,新营地要找,物资要转移,很麻烦。”
杨震东语气坚决,“这个事情并不急迫,也只是有备无患的一个举动,等队员们休息好后派队员执行。”
“明白,那我过几天派两组人找找。
杨震东叮嘱道,“重点是海林方向,那边离牡丹江更近,敦化方向暂时不考虑。”
那场即将席卷全国的全面风暴快要来了,在来临之前,别动队这艘精悍的小船需要找到更安全的港湾,并磨砺出更锋利的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