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转变(1 / 1)

几次成功的“非典型”作战,如同在别动队众人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原来打击敌人并非只有硬碰硬的攻坚拔点,一把悄无声息的火,一次精心策划的嫁祸,其造成的破坏和混乱,有时却比歼灭一小股敌军更为深远。这种战果与风险的低比例,让杨震东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山洞里,炉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初冬的寒意。队员们或在擦拭武器,或在学习文化(杨震东坚持开展扫盲和基础战术教学),或在处理个人卫生,气氛宁静却又有活力。但杨震东的内心并不平静。

他站在那幅囊括东北的军事地图前,目光越过宁安,扫视着整个东北大地。关东军,这只武装到牙齿的巨兽,其主力尚未被关内战场牵制,依旧牢牢盘踞在白山黑水之间。别动队目前的行动,虽然屡屡得手,但本质上仍是在巨兽脚边叮咬,一旦引起其真正重视,调集重兵围剿,现有的活动空间将急剧压缩,甚至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杨震东在心中对自己说,“在鬼子入关、后方相对空虚之前,我们必须改变策略。生存下去,发展起来,才是硬道理。”

然而,他深知这种战略转变的艰难。队里绝大多数队员,包括很多骨干,都是血性汉子,习惯了真刀真枪的拼杀,认为那才是军人本色,才是最快意的报仇方式。突然告诉他们要更多地潜伏、要发展下线、要像蜘蛛一样耐心织网,他们能理解吗?会不会认为这是怯战?

思考再三,他决定先统一核心骨干的思想。他召集了吴青山、赵刚、赵德柱,陈福来、杨安昌、宋山这几位最信赖的左右手,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内部会议,杨震南,赵小栓几个则在一边旁听。

会议地点选在山洞深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点着一盏小油灯,光线昏黄却足够照亮几张严肃的面孔。

“兄弟们,”杨震东开门见山,没有绕圈子,“最近咱们打得不错,烧了鬼子的木头,宰了汉奸,还冒充土匪捞了一票。大家觉得咋样?”

“痛快!”赵德柱瓮声瓮气地说,“队长,跟着你干就是爽!以前哪想过打鬼子还能这么玩?”

赵刚也点头:“确实,代价小,收获大。队员们的士气都很高。”

吴青山比较沉稳,补充道:“就是感觉有点不过瘾?像是偷偷摸摸的,不如真刀真枪干一场来得解恨。”

杨震东点点头,这正是他预料中的反应。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大家说得都对。但是,我们要往长远看。你们想想,我们现在面对的关东军,有多少人?多少枪炮?我们现在能调动多少人?

如果我们继续频繁出击,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哪怕我们队伍也强大了,消灭鬼子一个小队可能大家就是一颗烟的功夫,但鬼子被彻底激怒,调来一个联队,甚至一个旅团,像梳头发一样把这片山梳一遍,我们怎么办?能硬扛吗?”

杨震东的分析让兴奋的几人冷静了下来。他们都是老兵,深知敌我力量的悬殊。

“队长的意思是咱们得缩着?”陈福来有些迟疑地问。

“不是缩着,是换个更聪明、更能长久活下去的打法!”杨震东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把根扎得更深,把网撒得更广!就像种地,不能光想着收割,还得学会播种!”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核心就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转移:

1 发展“沉睡者”,编织地下网络。“以后,除非有特别重要的战略目标或者急需物资时,我们将减少首接的军事攻击,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

杨震东用手指点着地图上的各个村镇和部落,“我们的重点,要放在这些地方。派出手脚麻利、善于和人打交道的队员,化装成货郎、收山货的、伪军、伪警等各种身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到各个‘集团部落’和乡镇里去。”

“去干什么?不是去打仗,是去交朋友,去认老乡,去摸清情况。从中找出那些对鬼子汉奸有深仇大恨、有血性、嘴巴严实,最好是家里没什么牵挂的可靠人。和他们建立单线联系,平时他们就是普通百姓,该干啥干啥,我们也不主动联系他们,让他们‘沉睡’。”

“那什么时候用他们?”赵刚问道。

“只有在有重大情报需要传递,或者有关键任务需要配合时,才通过绝对安全的方式‘唤醒’他们。这样,我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布下了无数双眼睛和耳朵。鬼子的动向,汉奸的劣迹,物资的囤积点,我们都能提前知道!”

2 秘密吸收新鲜血液,设置“幽灵测试”。

“光有眼睛耳朵还不够,我们需要真正敢打敢拼的新鲜血液。”杨震东继续道,“对于那些在接触中发现的、最有反抗精神、无牵无挂的年轻人,可以试探性地告诉他们,‘镜泊湖畔(或泛指我们活动区域)有专杀鬼子汉奸的义士’。”

“但是,吸收他们绝不能草率!”他的语气异常严肃,“我们要设置一道严格的关卡,我称之为‘幽灵测试’。”

“不给他们任何武器,不提供任何具体帮助,只给他们一个几乎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在指定的某个夜晚,凭借自己的本事,独自一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看守严密的‘集团部落’,徒步穿越几十里荒山野岭,到达一个指定的、极其隐蔽的接头点。如果能活着到达,我们就收下他!”

吴青山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太难了!路上有巡逻队,有野兽,还可能迷路冻死饿死”

“要的就是难!”杨震东眼神冰冷,“这道测试,能自然淘汰掉几种人:一是意志不坚定的,听到任务就吓退了;二是能力不足的,根本逃不出来或在路上出事;三也是最关键的——奸细!鬼子或者汉奸派来的探子,他们往往急于求成,要么不敢接受这种无法与外界联系、生死自负的任务,要么会想方设法传递消息,很容易露出马脚。只有真正心怀血海深仇、又有胆识和运气的汉子,才能通过这‘幽灵测试’,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兄弟!”

这个残酷而又充满智慧的计划,让在座的几位骨干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了队长的良苦用心。这不是怯战,而是为了更持久、更有效地战斗!这是在为未来的大反攻积蓄力量,播种火种!

3 搜集敌营矛盾,伺机分化瓦解。

“另外,”杨震东最后补充道,“让我们的外勤人员,还有将来发展的‘沉睡者’,多留意日伪军官之间、伪军内部、甚至日伪与地方豪强之间的矛盾。比如哪个鬼子军官傲慢跋扈,得罪了同僚?哪个伪军头目被克扣了军饷心怀不满?哪个汉奸又和另一伙势力抢地盘?把这些情报都搜集起来。”

“记住这些,关键时刻,也许一句谣言,一封信,就能让敌人狗咬狗,不费我们一枪一弹就能削弱他们!”

一番长谈,杨震东将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具体构想清晰地展现在骨干们面前。起初的疑虑和不解,逐渐被叹服和认同所取代。

“队长,我明白了!”赵刚首先表态,“你这是高瞻远瞩!咱们不能光顾着自己杀得痛快,要把抗日的根扎到老百姓里去!”

“对!让鬼子防不胜防!”杨安昌也用力点头。

吴青山感慨道:“这比单纯打仗,难多了,也重要多了。队长,你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事办好!”

宋山也表示后勤会全力支持外勤队员的化妆和活动所需。

核心思想统一后,新的策略开始悄然实施。十多名机灵的队员被挑选出来,接受一定专业的化妆、方言、接头技巧培训,然后像水滴一样,悄无声息地渗入宁安周边的城镇乡村。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战士,而是化身成为秘密工作的播种者。

别动队的作战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隐蔽的转变。从追求雷霆一击的“尖刀”,逐渐向深耕细作的“根系”演化。这把利刃,正在将自己隐藏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砺刃于无形,只待风云再起时,爆发出更惊天动地的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港综:古惑仔天天做善事这正经吗 综武:李寒衣半夜敲门求医 只手遮天:从凡人到万古道祖 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 盛大旅途 将军府嫡女,战王的挚爱专宠 认错亲人后,假千金成万人迷 开局暴打李云龙 爷爷战友赵蒙生,你要强拆我家? 汉末的星空:从诸候讨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