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第三连的临时营地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椴树林深处,利用天然的山坳和巧妙的伪装,即使走到近处也难以发现。几座低矮的窝棚散落在林间空地上,炊烟被特意分散,袅袅升起后很快便消散在林叶间。战士们虽然衣着破旧,面有菜色,但眼神锐利,纪律严明,无声地忙碌着手中的活计——擦拭武器、整理装备、或是编织草鞋。
王有才和小顺子被那名抗联战士引着,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几道暗哨,终于来到了营地中心一处较大的窝棚前。棚子是用粗树枝和油布搭成的,门口挂着破旧的草帘子。
战士低声向里面通报:“连长,别动队的人到了。”
“快请进来!”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立刻响起。
战士掀开草帘,王有才和小顺子弯腰钻了进去。窝棚里光线比较昏暗,空气中混杂着烟草、汗水和草药的味道。
连长周德生正和几个干部围在一张简陋的石桌旁,桌上摊着一张磨损的地图。看到两人进来,周德生立刻站起身,脸上虽带着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然炯炯有神,透着干练和警惕。
“周连长!”王有才立刻敬了个礼,虽然一身污泥,也很疲惫,但姿态依旧标准。小顺子也赶紧跟着敬礼。
“辛苦了,同志!”周德生快步上前,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人狼狈不堪的样子,尤其是小顺子苍白的脸色和尚未完全恢复的惊魂未定,眉头微皱,“路上遇到麻烦了?”
“报告周连长,还好,下了场大雨,路不好走,小顺子不小心陷进沼泽里了,上午刚捞出来。”王有才言简意赅地解释道,随即从背包里取出那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那个造型奇特的微光夜视仪,然后从夜视仪旁的一个夹层里抽出一张折叠得小小的纸条。
“周连长,这是我们队长给您的信。我们别动队计划有重大行动,急需贵部配合!”王有才双手将纸条递了过去,语气郑重。
周德生接过纸条,就着昏暗的光展开。纸条很小,上面的字迹是用铅笔写的,很小但清晰有力。他看得很快,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也变得越来越锐利。棚子里其他几位抗联干部也围了过来,屏息凝神地看着他们的连长。
纸条上的内容言简意赅,先是通报了靠山镇铁路中队兵力被抽调一个小队的情报,随后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作战构想——联合行动,伺机重创乃至歼灭该铁路中队,并附上了初步的战术设想和所需配合的大致方向。
棚子里一片寂静,几位抗联干部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铁路中队!那是盘踞在靠山镇附近的一颗毒牙,装备精良,工事坚固,平时他们避之唯恐不及,杨震东竟然想主动去啃这块硬骨头?还想吃掉它?
周德生放下纸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他的脸色异常凝重。作为一连之长,他太清楚这个计划的冒险程度了。铁路中队即便减员,其核心战斗力仍在,绝非散兵游勇可比。一旦攻击不顺,陷入僵持,周围的鬼子援军很快就会扑过来,到时候别说主攻的别动队,就连他的三连也可能陷入重围。
但是杨震东这个人周德生想起了别动队几次雪中送炭送来的大批武器弹药,想起了他们袭击时那迅猛精准、如同鬼魅般的战术动作。这绝非一支普通的队伍,他们的队长杨震东,更是一个让人看不透却又莫名觉得可靠的人。他敢提出这个计划,必定有其依仗。
更重要的是,如果计划成功那收获简首不敢想象!不仅能极大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破坏其重要的交通线,缴获的武器弹药足以让整个师(其实就一个团)的战斗力都提升一个台阶!更能为无数死难同胞报仇雪恨!
风险与机遇都很巨大。
周德生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扫过几位部下,又看向一脸紧张期待的王有才和小顺子。
“杨队长好大的气魄!”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这个计划太冒险了。我需要向上级请示,不敢擅自决定。”
他顿了顿,对王有才道:“你们先下去休息,换身干衣服,吃点东西。我立刻派人去师部汇报。一有消息,马上通知你们。”
王有才虽然心急,但也理解这是必要的程序,毕竟调动的是成建制的部队。他和小顺子敬礼后,被一名战士带下去安置。
周德生立刻叫来通讯员,口述了情报和杨震东的计划要点,嘱咐他以最快速度送往师部。通讯员将内容牢记于心,转身冲出窝棚,身影迅速消失在密林中。
接下来的等待显得格外漫长,好在游击队的通讯员有马,速度比王有才他们快不少。
王有才和小顺子换上了抗联战士提供的干燥旧军装,喝下了热乎乎的野菜粥,身体暖和了许多,但心里的焦灼却丝毫未减。他们靠在窝棚里,听着外面山林的风声,默默祈祷。
周德生同样心绪不宁,在地图前来回踱步,反复推演着计划的可行性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首到第二天下午,窝棚外终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通讯员那熟悉的声音:“报告连长!师部急件!”
周德生猛地转身,一把掀开草帘。通讯员满脸汗水,气喘吁吁,但眼睛却亮得惊人,他将一个密封的小竹筒递给周德生。
周德生接过竹筒,迅速打开,倒出里面卷着的一张薄纸。他展开一看,首先是师长曹国安那熟悉的、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签名和师部的大印!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内容,脸上的凝重逐渐化为惊愕,随即又变成了难以置信的兴奋和激动!
信上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曹师长非但没有反对这个看似冒险的计划,反而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全力支持!师长的批示大意如下:
“电悉。林中虎所报情报及作战构想极具价值,胆大心细,切中要害!日寇铁路中队乃我心腹之患,若能歼之,其意义重大!原则上同意联合行动方案。命你部周德生连全力配合林中虎别动队,听从杨震东同志统一指挥(在具体战术层面)!另,我己同时急令活动于靠山北麓之第十连(连长张永贵部)向靠山镇靠拢,接受统一指挥,参与此次行动!望你部抓住战机,周密部署,胆大心细,力求全功!此战,务必打出我抗联之威风!”
不仅同意了,还又调来了一个连!而且是刚刚被别动队救过、欠着大人情的第十连!师长这是要下决心干一场大的啊!
这种硬仗他也没经历过两次,周德生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握着信纸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猛地抬头,对通讯员道:“快!快去请林中虎的两位同志过来!立刻通知各排排长来开会!”
很快,王有才和小顺子被请了回来,各排长也迅速赶到,挤满了小小的窝棚。
周德生抑制不住激动,将师部的命令大声宣读了一遍。窝棚里顿时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兴奋低呼!
“太好了!师长支持我们!”
“第十连也要来?这下咱们兵力就充裕多了!”
“干!狠狠干他娘的小鬼子!”
王有才和小顺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喜悦和和惊喜。
成功了!不仅周连长同意了,连师长都如此重视,还派了援兵!
周德生立即下命令道,,“全连集合,马上收拾东西,准备转移,有任务!”
王有才挺起胸膛,他仿佛己经看到,复仇的火焰即将在靠山镇熊熊燃烧起来。
消息像一阵风般传遍了三连的营地,原本紧张的临战气氛瞬间被一种昂扬的斗志所取代。战士们摩拳擦掌,打包物资,检查枪械,眼神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林中虎与雪山飞狐,这两支代号代表的队伍,即将再次联手,谱写一首更为壮烈、也更危险的抗敌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