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鬼子飞行员找到了,己经没了,找到两个鬼子的肩章和半张没烧毁的地图。”李大魁很快带回消息,“飞机摔得到处都是,没什么能用的了。”
杨震东点点头:“好,大家收拾收拾,等会儿转移。”
两个鬼子飞行员又给杨震东增加了6个积分,共计39积分,兑换系统刷新了两次,可惜能买到的不想买,想买的积分不够,无奈!
虽然说游击、游击,游而击之,打游击战的精髓就是在不停的转移和运动中消灭敌人。道理他懂,可不影响杨震东的心累,刚从柳树屯转移过来不久,刚适应现在的环境,现在又要转移,关键是转移到哪儿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被几十万关东军驻守的东北,目前根本没多少游击队的土壤,你可以埋伏它一百次,但是它只要抓到你一次,就能轻轻把你捏死。这也是杨震东苦恼的地方!
杨震东望向天空,眉头紧锁:“靠山镇附近这些地儿我们暂时不能再待了,连续出击这么多次,鬼子损失不小,肯定会加大力度寻找我们。”
说完杨震东便望向众人:“你们有什么合适的营地推荐没有,离我们现在的活动范围远一点的,至少50里以上。”
只是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靠山镇范围内的,对这一片儿很熟悉,但是对更远的山里,却两眼儿一抹黑。
倒是这时,平时默默干活儿的孙老蔫提了个地方,让大家眼前一亮:“离靠山镇80里左右的安化镇,镇子有不少面积属于长白山,林子密,好藏身,而且安化镇离县城还近,只有50里。”
孙老蔫年龄较大,以前也当了半辈子猎人,跑的地方挺多,现在几乎专职管着骡马。
杨震东想了想,又找出缴获的区域地图查看,点了点头:“这地方应该可以,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地方,或者其它意见?”
其它人都摇了摇头,涉及到了他们的地理知识盲区!
打从组建特别行动队起,杨震东的决策就没出过错,经过一次次的成功和一次次的转移,大家都很信服。
他迅速做出决定:“春桃,你们马上做饭,并制作三天的干粮,其它人把骡马喂饱,清理物资,收拢物资。吃过饭后出发,我们可能还是得像上次一样,分段运输!”
命令一下,整个山寨顿时忙碌起来。大家有了几次经验让一切有条不紊。
为期三天的转移开始了。白天,有林子的钻林子前进,遇到藏不住人的地形就原地藏在山洞或密林中休息;夜晚,借着月光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山路上。
第一晚,前方放哨的赵小拴发现了鬼子炮楼,不得不让队伍原地停下,杨震东研究地图后选择绕路,多走了十里地。
第二晚,王墩子陷进了沼泽地里,不停挣扎导致越陷越深,要不是杨震东利用后世知识把他拉出来,估计他就成了这个队伍成立以来牺牲的第一个队员!
第三晚午夜,整个队伍终于抵达了预定地点,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加上十多匹骡马,队伍也拉得老长。
只是这里没有山洞,也没有废弃的荒村,晚上还是只能睡在林子里,好在六月初的天气,露天睡倒也不冷,只是蚊虫较多。
天亮后大家分头行动,杨震东几人寻找地形平坦的位置做营地,孙老蔫和王有才,李金水负责找水源,女人小孩在忙着做饭,一切都百废待兴。
两里外,一处狭长的山谷呈现在杨震东眼前,入口树木茂密,谷内宽敞平整,只需要把部分树木砍掉就能清理出来,而砍掉的树木正好用来建房,如果能有水,确是理想的营地位置。
“就这儿了。”杨震东满意地点点头。
没过一会儿,孙老蔫三人回来了,就在山谷靠前的位置崖壁上找到一股浸水,足有手指粗细,可把众人高兴坏了。
有了这股浸水,只需要在原地挖个坑,垒上石头就变成了个水井。
第二天一早,营地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始了。
杨震东将人员分成三组:一组由杨安昌带领,搭建住所;二组由赵刚带领,挖掘防御工事和挖井、挖地窖;三组负责放哨。
“福来,赵小拴,你俩跟我来,我们去高地设置观察哨。”杨震东招呼道。
三人爬上谷地东侧的山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山谷和极远处的安化镇。
“队长,看那边!”王有才突然指向远处。
杨震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此时的安化镇升起缕缕炊烟,镇子轮廓在晨雾中非常渺小。
杨震东看得更清楚,镇子边缘似乎有一个鬼子据点,太阳旗在风中飘扬。
“鬼子据点。”杨震东眯起眼睛,“正好,以后有机会再招呼他们。”
回到谷中,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杨安昌带人用树枝和油布搭建起简易棚屋;赵刚正挖着地窖。王墩子手里拿着把大锯子,锯木头的时候 “嘎吱嘎吱” 响,他力气大,一根碗口粗的松树,没一会儿就锯断了。李大魁跟着他,把锯好的木头扛到山坳中间,开始搭架子,嘴里还哼着东北的小调:“松花江上啊,有咱的家”
杨震东便也加入了进去。
饭后,杨震东召集大家开会。
“兄弟们,要不了几天我们的新家就要建起来了。”他环视着一张张略带疲惫却坚定的面孔,“大家对这个新家,还满意吗?”
杨震南不由打击道:“哥,别屁股还没坐热,又要搬吧!”
他顿了顿:“现在外面的形势,我是无法保证的,鬼子会不会发现咱们,取决于我们怎么打,但是只要能打鬼子,哪里我们都去得。”
“队长,你就首说吧,要我们怎么做?”李大魁粗声粗气地问。
杨震东笑了笑:“强调几点以前没注意的吧:一,隐蔽性,灶台全部要做成无烟灶,具体怎么弄等会儿我给你们说,晚上不要在露天有火光;二,训练在谷内进行,不要在山脊上去放枪放炮之类的;三,警惕性,新的环境,我们对周围地形和鬼子分布一无所知,轮班哨位一刻不能缺人,最近尽快把周围摸清楚。”
接下来的几天,营地建设顺利进行。住所搭好了,虽然简陋但能遮风挡雨。
炊烟从特意挖掘的无烟灶中缓缓排出,几乎与暮色融为一体;训练归来的队员们虽然满身尘土,却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