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摆着国家科技创新奖章。金色的奖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旁边是一摞厚厚的文件。
“程队,部里的任命书下来了。”小刘推门进来,手里拿着红头文件。
程澈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全国警务科技升级总顾问,权限涵盖技术研发、人员培训、设备采购。
“恭喜程队!”王刚从技术科跑过来,脸上写满兴奋。“有了这个权限,我们可以推动更多技术项目了。”
程澈放下文件,感觉肩膀更沉了。每次成功都带来更重的担子,躺平梦想又要推迟了。
“智网的设备分析怎么样了?”程澈问。
“有重大发现!”王刚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我们破解了他们的加密通信。”
程澈精神一振。这些通信记录可能包含影子集团的核心信息。
“发现了什么?”
“影子集团的组织架构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王刚调出一张关系图,“智网只是他们的技术分支,还有金融分支、情报分支、武装分支。”
程澈看着屏幕上的组织结构,心里计算着对方的实力。影子集团的规模远超预期,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还有别的发现吗?”
“他们在多个国家都有据点。”王刚指着地图上的标记点,“美国、欧洲、东南亚,全球布局。”
陈志强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审讯报告。
“程队,智网成员招供了更多信息。”
“说什么了?”
“影子集团正在策划更大的行动。”陈志强压低声音,“他们称之为'数字风暴'。”
程澈心里一沉。数字风暴听起来就不是小打小闹。
“具体是什么?”
“不清楚,智网成员的级别不够。”陈志强翻开报告,“但他们说这个行动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
程澈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的城市看起来平静,但暗流涌动的危机让他感到压力。
“程队,我有个想法。”王刚说道。
“说。”
“我们可以利用新的权限,建立全国性的技术防护网。”王?gang眼中闪着光芒,“把生物识别、神经网络预测、量子加密都整合起来。”
程澈转身看着王刚。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
“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两年。”王刚估算着,“但如果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可以缩短到一年半。”
程澈心里盘算着。一年半的高强度工作,躺平计划又要无限期推迟。
“先做技术方案吧。”程澈最终决定。
小刘接起电话,听了一会儿后挂断。
“程队,公安部来电话。他们要成立专门的反影子集团工作组,你担任组长。”
程澈感觉头疼。又是一个新职位,又是更多的责任。
“什么时候成立?”
“下周一。”小刘翻看记录,“初期人员编制五十人,后期可能扩展到两百人。”
程澈回到座位上,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国家奖章、技术顾问、工作组组长,每个头衔都代表着无法推卸的责任。
“程队,你看起来不太高兴。”陈志强观察着程澈的表情。
“没有不高兴。”程澈勉强笑笑,“只是在思考工作安排。”
王刚收起平板电脑。
“程队,我觉得你应该高兴才对。有了这些权限,我们可以做更多事情。”
程澈看着王刚兴奋的脸,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每个人都为这些成就感到兴奋,只有他在想着如何躺平。
“王刚,技术升级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内部安全。”程澈说道。
“什么意思?”
“影子集团可能在我们内部有人。”程澈看着三人的表情,“智网被抓得太顺利了,可能是故意的。”
陈志强皱起眉头。
“你怀疑有内鬼?”
“不是怀疑,是肯定。”程澈站起身,“影子集团这种组织,肯定会渗透执法部门。”
小刘记录着程澈的话。
“那我们怎么办?”
“推动内部网络安全审查,加强信息加密培训。”程澈列出计划,“所有核心信息都要分级管理。”
王刚点头。
“我可以设计一套内部安全系统。”
“不只是技术手段。”程澈补充道,“还要有心理评估、行为分析、背景调查。”
陈志强明白了程澈的意思。
“你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反渗透体系。”
“对。”程澈看着窗外的城市,“影子集团的威胁不只是技术层面,还有人员渗透。”
电话再次响起,小刘接起来。
“程队,国际刑警组织的邀请确认了。下个月去法国总部,参加全球科技犯罪对策会议。”
程澈感觉被无形的绳索绑得更紧了。国际会议意味着更复杂的事务,更少的休息时间。
“会议内容是什么?”
“分享智网案的侦破经验,讨论未来科技犯罪的发展趋势。”小刘看着邀请函,“还有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
程澈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影子集团是跨国组织,需要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对抗。
“准备相关材料吧。”程澈最终决定。
王刚整理着技术资料。
“程队,如果能得到国际技术支持,我们的升级速度会更快。”
“但也要防范技术泄露。”程澈提醒道,“核心算法不能完全公开。”
陈志强收起审讯报告。
“程队,我觉得你的压力太大了。”
程澈看着陈志强关切的表情,心里涌起一阵疲惫。
“还好。”
“不,我看得出来。”陈志强认真地说,“你最近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程澈沉默了一会儿。他确实感到疲惫,这种被迫营业的状态让他想起前世过劳死的阴影。
“可能是工作太多了。”程澈承认道。
“要不要申请休假?”小刘建议。
程澈苦笑。现在这种情况下,哪有时间休假。
“等处理完眼前的事情再说。”
王刚站起身。
“程队,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你的工作量。”王刚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建立智能决策系统,自动处理常规事务。”
程澈心里一动。这个想法很有吸引力,如果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自动化,也许能为自己争取一些躺平时间。
“具体怎么做?”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决策模型。”王刚开始解释,“把你的决策模式数字化,让系统自动处理类似情况。”
程澈仔细考虑着这个建议。技术确实可以提高效率,但关键决策还是需要人来做。
“这个想法不错。”程澈点头,“先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陈志强看着两人讨论,插话道。
“程队,你真的觉得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程澈看着陈志强。
“不能。”程澈坦诚地说,“但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整体效率。”
小刘接起又一通电话。
“程队,美国fbi的技术交流团下周到达。”
程澈感觉头更疼了。一个接一个的国际事务让他应接不暇。
“安排在什么时候?”
“周三上午,他们想参观我们的技术中心。”小刘看着日程表,“还要进行技术对话。”
程澈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心里涌起深深的无奈。每次成功都带来更多的关注,更重的责任,离躺平梦想越来越远。
“都安排好吧。”程澈最终说道。
王刚收拾着资料。
“程队,我去准备智能决策系统的方案。”
“陈志强,你负责内部安全审查的实施。”程澈分配着任务。
“小刘,国际合作的事务你来协调。”
三人各自离开办公室,程澈独自坐在椅子上。桌上的奖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但他心里只有疲惫。
程澈想起前世过劳死的经历,心里涌起一阵恐惧。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他感到熟悉的危险信号。
但他也知道,现在己经无法回头了。影子集团的威胁越来越明显,国际合作刚刚开始,技术升级任重道远。
程澈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盘算着如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许通过培养团队、利用科技,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躺平式指挥”。
但这个想法太天真了。越是高级的对抗,越需要核心人员的首接参与。程澈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