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指挥部里,各省代表围坐一桌,气氛有些紧张。
“我们这边的线索断了。”川省李队长摇头,“绑匪太狡猾,完全找不到规律。”
“粤省也一样。”陈志强皱眉,“每次以为有突破,结果都是死胡同。”
程澈坐在角落,听着各省代表的汇报。信息壁垒的问题比想象中严重,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互相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程组长,你有什么看法?”河南张处长问道。
程澈站起来走到白板前,装作思考的样子。
“各位,我有个疑问。”程澈转身看着大家,“为什么绑匪要选择跨省作案?”
“分散警力呗。”陈志强不以为然,“这不是很明显吗?”
“如果只是分散警力,他们完全可以在一个省内多点作案。”程澈摇头,“跨省作案的成本更高,风险也更大。”
李队长若有所思,“程组长的意思是?”
“他们可能在测试什么。”程澈走回座位,“信息共享,就像水流,如果有了壁垒,就会堵塞,甚至泛滥,得找到疏通的办法。”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王刚拿着平板走进来,“程队,技术部门有新发现。”
“说说看。”
“我们对五个省的案发现场进行了数据比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王刚打开平板,“每个现场都有一个微小的异常。”
“什么异常?”张处长凑过来看。
“单独看毫无意义,但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王刚切换界面,“像是某种编码。”
程澈心里一动。这正是他记忆中的关键线索。
“能破解吗?”李队长问。
“需要五个省的数据同时分析。”王刚看着在座的各位,“但是我们的信息系统不互通。”
陈志强有些不耐烦,“这有什么难的?各省把数据发过来不就行了?”
“没那么简单。”张处长摇头,“涉及到保密级别的问题。”
程澈看着这些外省同行,心里有些无奈。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在纠结保密问题。
“各位。”程澈站起来,“人质的生命危在旦夕,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成见?”
“程组长说得对。”李队长第一个表态,“我们川省愿意共享所有信息。
其他几个省的代表互相看了看,也纷纷点头同意。
王刚立刻开始整合数据。十分钟后,分析结果出来了。
“程队,你猜对了。”王刚兴奋地说,“这确实是一套编码系统。”
“解码后是什么?”程澈问。
“一个时间表。”王刚指着屏幕,“绑匪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会议室里爆发出兴奋的讨论声。
“太神了,程组长你是怎么想到的?”陈志强佩服地问。
“只是个人经验。”程澈摆摆手,“关键是大家的配合。”
张处长走到程澈面前,“程组长,我之前小看你了。”
程澈没有回应,而是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时间表。
“根据这个时间表,绑匪会在今晚八点转移人质。”王刚继续分析,“而且是同时转移。”
“同时转移?”李队长皱眉,“这不是增加风险吗?”
程澈心里明白,这正是影子集团的测试。他们想看警方能否实现真正的跨区协作。
“不是增加风险,是在测试我们。”程澈看着大家,“看我们能不能真正协作。”
“测试?”陈志强不解。
“对。”程澈点头,“如果我们还是各自为政,就会中他们的圈套。”
王刚在旁边补充,“程队说得对,绑匪的每一步都在计算我们的反应。”
程澈走到地图前,开始分析绑匪的心理。
“这个犯罪集团的头目,应该是个极度自信的人。”程澈拿起红笔,“他们敢同时挑战五个省的警方,说明对自己很有把握。”
“还有呢?”李队长问。
“他们对警方的运作模式非常了解。”程澈在地图上标记了几个点,“甚至可能有内部消息来源。”
陈志强脸色一变,“你是说有内鬼?”
“不一定是内鬼,也可能是通过其他渠道。”程澈看着大家,“但我们必须小心。”
张处长点头,“程组长说得对,我们的行动必须保密。”
程澈继续分析,“根据时间表,绑匪会分三批转移人质。”
“为什么分批?”陈志强问。
“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追踪。”程澈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分批转移可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王刚查看了时间,“现在是下午西点,我们还有西个小时准备。”
“够了。”程澈点头,“但我们需要改变策略。”
“什么策略?”李队长问。
“心理战。”程澈放下红笔,“不按照他们的节奏走,而是打破他们的预期。”
程澈开始部署具体的行动计划。他知道,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人质的生命,更关系到警方跨区协作的未来。
“各位。”程澈看着在座的所有人,“这次行动,我们要做的不是追赶,而是超越。”
陈志强有些困惑,“程组长,你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要比绑匪先到达他们的目的地。”程澈重新坐下,“让他们措手不及。”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而专注。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次行动的重要性。
程澈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根据未来记忆,绑匪的真正目的不是钱,而是测试警方的协作能力。
而自己,又一次被推到了关键位置。
“程组长,你觉得我们能成功吗?”李队长问道。
程澈看着这些外省同行,心里涌起一股责任感。
“会成功的。”程澈站起来,“因为我们不再是五个省的警方,而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