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早上,原本不少人应该回娘家拜年的,他们也不回娘家拜年了,而是拿着麻袋上山去找粽子叶了。
整个村子里面的人,有一大一半都上山去了。
剩下的一半没有上山,那是因为家里来客人了,他们不得不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到下午的时候,姜晚宁这边就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人。
这一次,没有哪个人一次带五六个麻袋的粽子叶来找她。
都是一两袋的,或者是半袋的。
听那些女人说,今天在山上吵架的人很多,大多数都是争抢粽子叶的。
还有人说,山上的粽子叶已经没有多少了,明天估计更加少。
即便这样,初二这天,姜晚宁还是收购到了二十多麻袋的粽子叶。
加之昨天一起,有四十多麻袋。
看着院子里面堆得小山一样高的麻袋,姜晚宁还是很意外的。
这么多粽子叶她一次拉到自己的出租屋,肯定是拉不完了。
所以,到时候她还是要请拖拉机,帮忙拉到城里。
至于她的三轮车……
她可以从家里拉粮食过去。
家里还有苞谷大豆谷子之类的。
放在家里也会钻虫子,留一部分交公粮之后,剩下的可以全部带进城了。
周美云跟姜宏忠看到那么多粽子叶,很高兴。
周美云说:“还是咱们乡下好啊,想要粽子叶啊,山上就有。”
“不象外面,还要四处去找,四处去买。”
姜宏忠:“也就今年这个时候能摘到粽子叶。”
“往年这个时候,哪里还有粽子叶给你摘哟。”
“今年就下几粒雪,要是换做往年大雪盖满树梢,哪里还有这玩意儿?”
提到下雪这事情,周美云跟姜宏忠又有话说了。
他们议论着,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天气都没有往年冷。
往年的冬天,哪年不下大雪啊?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不下雪。
“看着这个样子,明年的庄稼只怕是长得不好啊。”
姜宏忠感叹了一句。
周美云:“没事儿,咱们家的田地都租出去了,庄稼长得好不好,虫子多不多,跟咱们也没关系。”
“之前都跟那户人家说好了的,也立了字据了的,不管对方庄稼长得好坏,每年都要给咱们家那个数的粮食。”
“咱们家又不靠那些田地吃饭了,咱们操那个心做什么?”
姜晚宁居然特别赞同周美云的话。
……
初三的早上,上山采摘粽子叶的人,已经少很多很多了。
那些赚不到多少钱的男人女人,看着别人赚到好几块钱,心里面藏着一口怨气。
山里的那些野生粽子叶,都是大家的,凭啥别人抢到那么多?他们就抢不到?
村子里面开始冒出各种声音。
有人眼红别人摘粽子叶赚到钱,有人又眼红姜晚宁在城里做生意赚到钱。
看着姜晚宁家门口堆满了粽子叶,不少人心里面酸溜溜的。
这么多粽子叶,姜晚宁怎么能用得完的?
这得多好的生意,才能用这么多叶子啊?
不少人开始四处打听姜晚宁在城里做生意的事情。
这个事情,陈家峰跟他爸妈也好奇姜晚宁的生意。
到姜晚宁家里相亲之前,陈家峰还看不上姜晚宁,还觉得姜晚宁做的生意小打小闹。
即便,姜晚宁开三轮摩托车回来。
看到姜晚宁收购那么多粽子叶,他们一家人心里面不是滋味了。
陈家峰心里面更是后悔。
他这是错过了什么?
难道,姜晚宁真的做了大生意?真的赚到大钱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
陈家峰他爸妈觉得,姜晚宁是最适合嫁给他们家陈家峰了。
长得漂亮,又年轻又会赚钱。
除了他们家的孩子配得上姜晚宁,还有哪个男人配得上姜晚宁?
至于前两日陈家峰跟姜晚宁闹的矛盾,陈家峰他爸妈觉得,这是两个小孩之间的小打小闹。
回头,他们跟姜宏忠周美云说点好话,两人也就同意这门婚事了。
此时的姜晚宁,哪里知道陈家峰他们一家还在打她的主意啊?
她忙着去找开拖拉机的师傅,让对方明天早上过来帮她拉货到部队那边。
乡下的拖拉机很少,姜晚宁跟姜宏忠去外面打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是找到开拖拉机的师傅了。
对方得知姜晚宁要拉货进城,倒是很热情。
他说明天早上八点钟,会到姜晚宁的村子里。
至于费用,也不便宜。
又是大过年的,姜晚宁要给八块钱给拖拉机师傅,对方才愿意帮忙。
回到家的时候,周美云听说运费要八块钱,又忍不住念叨一通。
拉一趟货要八块钱!
钱这么好赚的?
念叨完了之后,周美云心里面的气发泄出去了,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这天晚上,姜晚宁跟周美云又吃了一顿好的。
吃完这一顿,新年也过完了。
姜晚宁有很多事情要忙,倒是没有太想路周年了。
次日早上,姜晚宁的小叔小婶又过来了。
这一次,他们是过来帮忙的。
说是姜晚宁买了那么多粽子叶,要装车挺辛苦的,他们过来搭把手。
姜晚宁看了看地上仅剩的六麻袋粽子叶,笑:“不好意思啊叔婶,你们来得有些晚了。”
“下次想帮忙的话,记得来早一点。”
两人脸色又尴尬了一番。
话刚说完,姜晚宁的二叔三叔还有二婶三婶也过来了。
姜晚宁回来的这些天,他们没有过来。
姜晚宁准备出去了,他们倒是来了。
“晚宁,我给你带了一挂腊肉,你拿到城里吃。”这是二婶说的话。
姜晚宁看那一挂长长的腊肉,对二婶还是有那么一点好印象。
至少,人家过来,也没说什么虚伪的话,直接就把腊肉带到她面前了。
姜晚宁笑着说:“谢谢二婶,这腊肉,我就不收了。”
“我这东西太多了,装不下。您还是带回家吃吧。”
二婶没说话,三婶倒是先开口了:“晚宁,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一挂腊肉能占多少地方啊?”
“你还是拿着吧。”
“你二婶给你带腊肉了,我就没给你带了。”
“我给你带了一些年糕还有糍粑,都是新鲜的,你带到城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