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过于完美?完美竟成缺陷?释然,笑道:\"原来先生是在说笑。
在他们看来,完美岂能是缺陷?
孙策与鲁肃相视而笑。
众人都当刘苍在说笑。
唯有刘苍沉默不语。
待笑声渐歇,他缓缓摇头,语出惊人:
一语惊四座。
四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他抬手指向画中远山。
画面意境之论令满座哑然。
细细思索,若要观山何须执笔绘丹青?此语犹如晨钟暮鼓惊醒了在场众人。周瑜目光急转回到画卷之上,反复观摩许久,终是未能捕捉分毫意韵。
自古丹青之道,写实者为众。纵是初执画笔之人,亦从临帖描形起步。能于点墨间蕴藏意境者,凤毛麟角。但凡有此境界之作,必成传世珍品。
音律与丹青之道,皆需毕生钻研。
沙场征战更是生死相搏,容不得半分懈怠。
常人穷极一生也难臻化境,偏偏刘苍此人——
琴、画、武三绝皆至巅峰!
孙尚香捧来文房四宝,素手轻搁案前。
吴侬软语似清泉叮咚。
刘苍挑眉一笑。
盘膝执笔。
三尺熟宣横铺,墨香氤氲。
但见他手腕陡转,狼毫蘸墨凌空画弧。
墨珠飞溅白练,笔锋轰然砸纸。
厅内众人倏然凝滞。
斑驳墨迹如鸦栖雪地,惹得孙策周瑜暗自皱眉。
鲁肃捋须的手停在半空。
孙尚香樱唇翕动。
刘苍臂腕疾震似惊雷!
浓淡墨色泼洒如雨,笔走龙蛇乍现峥嵘。
明明杂乱无章的轨迹里,竟透出吞天食地的气魄!
孙策猛然按住妹妹手腕。
三位谋士不约而同前倾身躯,眼中疑云翻涌。
半幅山河已倾城。
孙策神色凝重地摆手拒绝,目光始终紧盯宣纸上的墨迹。
他试图辨认刘苍的笔触,却始终参不透其中玄机。
不仅孙策未能看透,就连精通丹青的周瑜也捉摸不透画中真意。唯一能感受到的,是那扑面而来的磅礴意境——仿佛吞吐山河的恢宏气势。
鲁肃长叹一声,三人相顾无言。
此刻宣纸上已现墨痕,但众人仍不解其意。只见刘苍运笔如飞,墨色浓淡相宜,线条刚柔并济。约莫盏茶功夫,他突然搁笔,唇角泛起满意的弧度。
满座皆惊。非关画技高低,而是无人能识画中真意。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三人面面相觑,苦笑连连。着明眸,纤指轻点绢帕:\"寻常画师需耗时数日精雕细琢,先生顷刻成画竟言迟缓?
刘苍目光扫过画卷,右手轻抬将画纸卷起。引得周围人连声惊呼:\"墨迹未干!背面会染墨的!
但为时已晚,画纸已然合拢。诸位不是好奇为何是两幅画么?双手发力压紧画卷,众人见状都不禁皱眉。
在场众人无不瞠目结舌。领悟其中奥妙,轻声赞叹道:\"看似随意泼墨,实则胸有成竹。与鲁肃也连连称赞。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露出恍然神色,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刘苍。
孙策、周瑜与鲁肃三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此刻的他们对刘苍已无半分怀疑,取而代之的是满腹疑惑。方才的景象已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谁知道还会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因此都怀着敬畏之心。
众人闻言一怔,面面相觑。他们分明只看见一幅画卷。
刘苍又笑着反问。
众人再度愣住。莫非一张纸能作两幅画不成?周瑜眼中精光一闪,突然想到什么,快步上前将画卷翻转。
背面果然另有一幅佳作。
经周瑜这番解释,孙策与鲁肃顿时恍然大悟。再看向刘苍时,眼中已满是惊骇。
若说一幅画令人震撼,那么这二幅便是神乎其技了!仅勾勒正面轮廓,却连背面也同时成画,简直是神迹!
两人不约而同倒抽一口冷气。
这般绘画造诣,已然超出他们的认知范畴。
这话让众人嘴角微抽。
多费时辰?这才一刻钟光景!旁人连基本线条都未勾勒完成,你已作完两幅画,这还算费时?那其他画师岂不是龟速?
众人干笑着说道,笑容中带着几分尴尬。这哪是谦虚,分明就是在炫耀。明明迅捷如风,偏说迟缓,尤其还在众人面前!
孙尚香突然伸手,紧紧攥住刘苍的衣角。
她对刘苍已毫无戒备之心,这般亲昵举动在她看来再自然不过。
孙策脸色骤变,厉声喝止。
礼法森严的年代,女子随意触碰男子衣袖都是要遭人非议的,更何况孙家贵女。
寻常百姓或许不敢置喙,但坊间流言足以毁人名节。
少女慌忙缩回手,脸颊烧得通红。
此刻她才惊觉自己举动逾矩。
孙尚香抬眼望向刘苍,眸中盈满笑意。
这位先生总是处处维护她,世间难得这般体贴之人。
孙策摆摆手不再多言。
孙尚香迫不及待应道。
能将画作一分为二的神奇技法,她自然向往。
周瑜眼中亦闪过亮色。
转念却又暗自摇头。
身为江东谋士,若沉迷此道恐误了军国大事,终究按下这个念头。
鲁肃察言观色,适时将话题引回画作:\"这二幅佳作,不知唤作何名?\"
刘苍淡然含笑,将手中画卷递给孙尚香:\"此画赠予姑娘,无需题名。
孙尚香双手恭敬接过,反复端详画作,喜不自胜。周瑜在一旁面露惋惜——这般意境深远的佳作,竟落入他人之手。他欲言又止,终究轻叹作罢。
孙策暗中轻扯周瑜衣袖,交换眼色后拱手道:\"先生舟车劳顿,请先歇息,稍后设宴为您接风。颔首告退,随侍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