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1)

周仓领命,立即带着护卫上前。

车队停了下来。

没过多久。

一位长相清秀却面色惨白的姑娘,就被抬进了秦牧的马车。

秦牧的视线从姑娘脸上移到了伤口处。

右肩受了刀伤,看痕迹是在混战中被荆州兵砍的。

伤口位置不算危险,也不很深,不足以致命。

秦牧推测,可能是这姑娘不懂包扎,胡乱处理导致不断失血。

最后因为失血过多才昏过去的。

秦牧让侍卫取来医药用品,亲自给姑娘处理伤口。

虽然不专业,但以前参加过急救培训,基本的伤口处理还算熟练。

忙活了好一阵子。

伤口清洗完毕,上好金疮药,又重新进行了规范包扎。

血总算止住了,但这里缺乏抗生素消炎药,能否避免感染、保住性命,全靠她自身造化

秦牧长长舒了口气,终于能稍事休息。洗净双手后,他向周仓要来酒囊,美滋滋地抿了几口解乏。

细微的嘤咛声响起,黄月英缓缓睁开了眼睛。朦胧间,她发觉自己正躺在马车里,身旁坐着位饮酒的公子。

记忆逐渐清晰:与父亲失散后遭遇乱兵,负伤逃脱保住性命。当时不知父亲生死,走投无路只得独自往襄阳方向逃去。途中遇见抱着孩子的妇人,心软将胡饼赠与孩童充饥,随后便眼前一黑不省人事。

这声惊呼呛得秦牧连酒都咳了出来。抬头见她满面羞红惊慌失措的模样,顿时了然——方才处理伤口时剪开襦裙,事后竟忘了给姑娘遮盖。

不仅救命之恩,对方还为她处理了伤势。身上衣物正是因为治伤需要才被褪去。误会冰释后,黄月英暗自松了口气,双颊微红地接过衣衫。

抬首间,四目相对。两人面庞近在咫尺。此刻她才看清,救命恩人竟是位翩翩俊彦。短暂失神后,黄月英羞赧低头,耳根泛起红晕。

“小女子不过是襄阳冯家的一名丫鬟,公子唤我小月就好。”

黄月英为谨慎起见,便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黄家虽是荆州望族,但黄承彦向来不喜奢靡,黄月英的衣着也极为简朴,乍一看与寻常婢女无甚分别。

听她自称丫鬟,秦牧并未起疑。

从襄阳南迁的大族有几十户,随行仆从数以千计,兵荒马乱之际与主家走散也算寻常。

“既然如此,且先留在我这儿养伤吧。”

“待回到襄阳后,找到你家主人,再送你回去。”

秦牧索性帮人帮到底。

这姑娘心地纯善,留她在身边也无妨。

“多谢公子收留——”

黄月英连忙行礼,正想询问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时,马车已驶入大营。

秦牧吩咐亲兵为小月安排住处,随后跳下马车,径直朝中军大帐走去。

“这位军爷,你家公子尊姓大名?可否告知?”

黄月英只得向周仓询问。

“丫头,救你的可是我家军师,秦牧秦子璟!”

周仓爽快地报上了名号。

“秦牧?”

黄月英身子一颤,脸色骤变,惊声道:“你说的可是那位辅佐刘玄德的军师?传闻中神机妙算的奇才,新野秦牧?”

周仓咧嘴一笑,得意地点头:“可不是嘛!丫头你福气不小,竟被我家军师救了。依我看,你也甭回什么冯家了,不如留在军师身边做个丫鬟,报答他的恩情。你这么标致,指不定哪天还能当上如夫人呢!”

他半开玩笑地打趣着。

黄月英顿时羞红了脸,耳根发烫,慌忙别过头去。

她望着秦牧远去的背影,心潮起伏,久久难平。

月色下,黄月英收回凝望秦牧的视线,随士卒缓步离去。恰在此时,一辆马车从她身旁驶过,车帘微动间,父女二人咫尺天涯。

中军帐内,秦刘二人尚未深谈,张辽已掀帐而入:\"带上来!

三名俘虏被押入帐中:担架上气绝的华服公子,身中箭伤的甲士,以及一名瑟缩的妇人。

满帐哗然。众人目光如炬,刺得蔡氏抬不起头。她怎会料到,精心布置的杀局,竟毁在刘备铁骑手中。

她万万没料到,丈夫刘表会拆毁当阳桥,阻断她渡过沮水的退路,最终落入刘备手中。

更令她难堪的是,暗害继子的恶行被当众揭穿!

刘备鄙夷地盯着蔡夫人,言语间对刘表充满惋惜。

众人皆愤慨不已,唯独秦牧神色如常。

这蔡氏本就是与袁绍之妻刘氏齐名的毒妇。

史载刘表原本康健,却在曹军南下时突然暴毙。

此后蔡氏便与蔡瑁急立刘琮为主,迅速降曹。

秦牧一针见血指出这场家庭悲剧的根源。

蔡夫人被揭穿阴谋,顿时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刘备颔首赞同,继而话锋骤转,眼中杀意凛然。

这次刘备盛怒难抑,未等秦牧进言便要处决二人。

蔡瓒吓得魂飞魄散,跪地连连磕头。

蔡夫人自恃身份,哪肯向刘备屈膝,厉声呵斥道:

刘备暗暗蹙眉。

这恶毒妇人死到临头还这般狂妄嚣张。

可见平日里该是何等跋扈。

刘表不知在这蔡氏跟前受了多少窝囊气,着实可怜

刘备何等胸襟,懒得与泼妇争口舌之快,只挥手命人立即拖走。

蔡氏还欲再骂。

胡车儿一个箭步上前,抡掌就将她扇倒在地。

趁其眼冒金星时,粗鲁地揪住妇人发髻,径直拖向帐外。

蔡氏痛极,登时惨嚎连连。

刘备向来仁厚,本欲喝止胡车儿对女子动粗。

转念想到这毒妇残害继子的恶行,心头火起,便任由她被粗暴拖走。

虽与刘表为敌,刘备仍不免为刘琦的遭遇生出几分恻隐。

兵士抬走了刘琦尸首。

大帐重归平静,刘备收敛心神。

刘备转向秦牧询问方略。

秦牧刚描绘完战略构想,突然话锋调转,手指东方沉声道:

当孙策之名再度从秦牧口中道出,帐中空气为之一凝。这位少年雄主的事迹,秦牧再清楚不过——当年仅率千余亲兵渡江,便以雷霆之势扫平六郡,短短一载就奠定东吴基业。

其用兵之道确有霸王遗风,最擅疾风骤雨般的闪电战法,每逢交锋必以雷霆万钧之势速战速决,更难得的是战无不胜。除却悍勇无匹的武略,此人胸中更怀吞吐天地之志。史载官渡决战时,他力排众议欲挥师北伐,直取许昌问鼎中原,这份魄力远非后来那位\"孙十万\"可比。

只可惜天妒英才,竟死于游猎遇刺这般荒唐结局。倘若这位江东猛虎尚在,三分的棋局恐怕真要另作推演。

楚汉争霸时,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最终不还是败给了知人善任的刘邦?

为君之道,不在匹夫之勇。就像下棋,主公只需坐镇中军帐,调兵遣将才是正经。

打仗这件事,光靠蛮力怎么行?敲了敲太阳穴)

听说当年有个叫吕布的,号称飞将,结果呢?

所以,对付孙策这种莽夫,咱们要在心里把他当草芥,真打起来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子璟先生这番高论,当真是醍醐灌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小马宝莉:拒绝,逃避 大唐剑圣录 四合院:狗叔棺材板动了 民俗诡谲短篇故事集 锦心绣首:盲世子的替嫁娇妻 所行之处:鲸落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综影视之系统007的穿越之旅 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 南瞻修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