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刘邦之卒(其一)(1 / 1)

陈成望向远处的天空,天空上布满了尘埃,让人看一眼便觉著心中鬱郁难平。

诸吕之乱其实並不是一个事件的称呼,而是一个时间线的统称,就是从吕雉当权之后一直到周勃等诸多功臣將吕氏清除乾净之后的这一段时间,统称为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的祸首其实就是吕雉,但当诸吕之乱逐渐的发展起来以后,诸吕之乱就不再是由吕雉来决定的了。

吕氏的家族之人也开始参与到了这其中,甚至较之吕雉更甚。

当一个人逐渐的掌权之后,他就会忘记许多的初心,继而变成一个权力怪物,吕氏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以当侯爵、当王爵了,他们想要成为这天下的共主。

这也是为什么吕雉到了后期很难彻底掌控吕氏的缘故——她毕竟是外嫁女。

在最初的时候,吕雉想要利用吕氏的势力来抵抗朝中功臣集团的势力,但直到最后,这两个势力都发展到了吕雉不能掌控的程度。

而后,便有了功臣集团扫清吕氏之乱的事情了。

陈成微微的摇头,在这个时间段里面,其实最无辜的是天下苍生,哪怕是陈成想要成立千年的世家,也不会就这样子袖手旁观。

苍生何其无辜?

要因为这些野心家们而遭逢打乱?

更何况,在可以“降临”到先祖身上之后,小幅度的改变歷史並不会对未来產生什么影响——毕竟他改变自己的家族,创立千年世家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歷史的一种修正。

所以

陈成的眼眸中带著些许的坚定之色。

刘邦死了之后他就不能够再遮掩自己的锋芒,像是现在一样清閒了——这样子的时间並不会很长,毕竟等到文帝等级之后,他就可以再次遮掩锋芒了。

想到这里,陈成脸颊上浮现出了些许笑容。

寧在直中取便是这样的道理,他不需要用什么阴谋诡计的手段来获取千年世家的权势,他只需要用堂而皇之的正当阳谋!

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

高祖九年的冬天,大雪纷飞落在地上,薄姬坐在车马上,悄无声息的掀开帘子,看著外面的纷纷大雪,脸颊上带著些许从容之色。

这繁华热闹的京都啊,她马上就要离开了。

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皇帝有心放他们母子二人离开去封地,而皇后也不再追究他们的问题,反而是因为有了皇帝的允许和“魏王”的支持,所以就连娶了吕氏女儿的要求也没有了。

毕竟皇帝和魏王都不希望这样子的事情发生,那么皇后即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在促进这样子的事情了。

远处的城门外

陈成一身素衣站在那里,眉宇中的神色缓和而又清俊,他看著面前站著的刘恆说道:“代王殿下,您此去代地,当继续保持您的初心不变,去完成您应该完成的使命。”

说到这里,陈成微微皱眉:“切记不可学习淮南王、吴王等人一样暴虐,在地方对黔首使用残暴的刑法,而去磋磨他们。”

他的脸颊上、眉宇中都带著愤怒的火焰。

淮南王以及吴王在自己的封国之中不当人的事情传到京都后,最生气的就是陈成了,他多次上书要求皇帝处理这两位封王,而刘邦也的確是处理了,削减了他们的封国。

但这有用吗?

没用。

这两位王只是在自己的封地中將事情做的更加隱蔽了。

陈成再次长嘆一口气,这还是如今刘邦尚在的时候,待到刘邦逝世之后,这天下则是变得更加不像样了。

无论是诸吕也好,还是惠帝也好,都完全没有想到黔首。

吕雉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如何磋磨戚姬,如何杀死赵王,而刘盈则是想的如何保住自己的兄弟们。

他们沉浸在阴谋斗爭之中,而忘记了煌煌苍生。

可苍生却是最可怜和无辜的。

不过这个时期,因为“萧规曹隨”以及刘邦、吕雉、萧何、曹参等人施行黄老之道,也就是“无为而治”的原因,所以黔首们也得以休养生息。

只是律法的减轻,让这个时期的犯罪代价变得更加低廉,所以事实上这个时期的犯罪行为是增多的,但因为黄老之道的缘故,所以这並不在统治范围之內。

刘恆看著面前一脸惆悵的陈成,错以为陈成是在为自己嘆息,当即便开口道:“老师,您不必为了弟子而嘆息伤心。”

“这是弟子的选择。”

他的脸上带著坚定和从容:“其实我知道,父皇不易储不是因为不想易储,而是因为太子没有犯错,而且我也没有表现出来足以让父皇坚定的才华,可是这又有什么关係呢?”

“一国储君之位干係甚广,这不是说废黜就能废黜的,若是废黜了前太子,又该让大哥怎么活呢?”

“当年父皇尚且在微末的时候,他就在父皇身边了,因为父皇的行为也著实是受了不少苦楚,他身为嫡长,这皇位本就是他应该得的。”

刘恆轻声道:“再加上大哥生性善良仁德,他是不可能犯下让父皇都为之大怒,因而可以废黜他太子之位的过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弟子在京都之中是没有前途和活路的,一旦真的参与到夺嫡之爭,皇后剎那之间就会捏住弟子的命脉,而弟子不过是这夺嫡之中的牺牲品罢了。”

他合著眼眸:“去往封地做一个封王挺好的,至少弟子已经满足了。”

刘恆微微俯身拜礼道:“还请老师不要再为了弟子而嘆息了,否则这便是弟子的罪过了。”

陈成看著刘恆的神色,又听著刘恆的话语声,心中对於这个弟子则是更加满意,他微微的拍了拍刘恆的肩膀,而后说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又有谁知道,你此次离开京都不是好事呢?”

他的话语中带著些许暗示,但此时的刘恆並没有听懂,只是以为自己的老师在安慰自己,当即恭敬的再次行礼。

车马声缓缓响起,这在冬日前往代地的马车终於是开始了行驶。

这是高祖九年的冬天,同样是高祖十年的开端——更是歷史滚动车轮而煌煌作响的开始。

————————————————————————

高祖十年。

一眨眼便到了高祖十年的秋日,这一年的秋日与上一年的秋日十分相像,此时的大汉朝廷之內纷爭不断。

赵王刘如意与太子的夺嫡之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刘如意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並不是没有想要称帝的想法,但无论是礼法还是功臣集团,都在阻挠他,让他不能够寸进,於是便装出一副不想要皇位的样子,以此来蛊惑刘盈。

有些时候,陈成在上朝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赵王一副小心翼翼,我不想当皇帝的样子,简直是让他觉著心中都有些隱隱作呕。

吕雉最终还是请来了商山四皓,並且让太子刘盈以其为师,学习儒家的文化,而商山四皓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代表如今十分支持太子。

如今的天下,黄老之学大行其道,几乎挤压了儒家的生存空间。

儒家並没有像是当初他们暗中计划著以舆论压力推翻大秦时想像的一样,成为新帝国唯一的思想正统,反而是被黄老之学挤压。

他们十分失望。

他们也同样十分愤怒。

但新生帝国的帝王並不像是始皇帝一样讲道理,他像是一个地痞流氓一样混不吝,儒生们所说的事情他並不在意,把这位帝王弄的恼怒了,他甚至会在儒生的帽冠里面撒尿。

儒生们可以对付所谓的暴君,但却对付不了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流氓。

所以他们將希望放在了下一代汉家天子的身上,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答应吕雉的请求出山帮助刘盈站台。

他们想要在新生的帝国之中分一杯羹,成为新帝国的思想正统,成为这天下的统治阶级。

当然了,除了权力之外,他们也的確很想让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的。

这也是不少儒家道统中人的想法。

道统之爭,有进无退,要么贏,要么死!

一眨眼,就已经到了高祖十一年的春天了,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春天,身体一向很好的高祖病倒了,这一次的生病让高祖如同失去了全部的气血一样,只能够躺在床榻之上。

太医令瞧过了之后,甚至不敢开口说话,他们生怕刺激到这位时日无多的帝王。

未央宫中

高祖躺在病榻之上,看著那跪伏在地上的几个太医令,脸上带著无所谓和不在乎,他甚至摆了摆手,让身旁的侍从拿来些许金钱。

“行了,朕知道怎么回事了。”

“你们就直接说吧,朕还有多长时间可活?”

太医令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不敢开口。

刘邦瞧著他们这副样子,也是颇为无奈,让內侍將金钱分给这些太医之后,十分洒脱的说道:“罢了,生死之事本就是天命註定,哪里是你们能够决定的呢?”

“但在朕死了之后,你们一定是会因为诊治不利而被处以死刑的,这是新帝以及皇后必然会做的事情。”

“趁著现在朕还活著,拿著这些钱財跑吧!”

“有多远便走多远,別让皇后找到你们,也不要再说自己的声名。”

太医令们拿著钱財一个个的跪伏在地上,眼睛中带著些许的感恩戴德,其中一位太医令一闭眼,心一横直接说道:“陛下,明年的春日大好,您或可看到。”

明年的春日?

刘邦一愣,顿时明白,自己恐怕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当即嘆息一声,让这眾多太医令迅速逃命去了。

高祖十一年的最后一日,高祖十二年的春日。

刘邦躺在床榻上,几乎已经病的要死没有力气了,他长嘆一声说道:“詔魏王入宫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玄幻:风流债太多,女帝师尊急了 万界之倒霉蛋 开局晋升亲王,一念破境大宗师 盗墓:这弟弟很强,却过分爹宝 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 万象戒:我靠空间异能收遍诸天奇 拜托了,另一个我! 混沌药师至尊 桎梏之境 原神:天理,开门,逐火十三英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