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航离开伍卫国办公室后,并没有立即前往技术室,而是先来到办公楼外的僻静处,拨通了一个电话。
"朱厂长吗?我是林东航。"他对着手机说,"那八头猪,处理的怎么样了?好好好嗯,请务必在今天上午10点送到管庄分公司。对对,就是威盛石油管庄分公司。好嘞,再见!"
挂断电话后,林东航整理了一下衣着,深吸一口气,重新走向伍卫国的办公室。
"咚咚咚"林东航再次敲响书记办公室的门。
"请进。"伍卫国有些惊讶地看着去而复返的林东航,"小林,还有什么事吗?"
林东航恭敬地说:"书记,我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该带点什么见面礼。刚才自作主张联系了养猪场,给咱们食堂送了几头猪,给大家伙改善改善生活。"
伍卫国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哎呀,小林,你这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的花不少钱吧?"
"应该的。也没多少钱。"林东航谦虚地说,"天气热,大家工作辛苦,体力消耗大,改善改善伙食也是应该的。"
伍卫国点点头:"那就谢谢你了。我这就通知食堂,一会儿猪送过来,让他们帮着卸车。"
他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喂,老吕吗?我是伍卫国。一会儿有猪送过来,你们安排人帮着卸一下车。中午做个红烧肉,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
挂断电话,伍卫国对林东航说:"小林啊,你这心意很好。不过下次别这么破费了,刚参加工作,也不容易。"
林东航恭敬地说:"谢谢书记关心。那我先去技术室报到了。"
技术室主任办公室在一楼走廊的尽头。门墙上挂着的牌子上写着:技术室主任。
林东航轻轻敲门,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只见一个三十多岁、但是头发都己经花白的青年男子正伏案工作。他戴着眼镜,不过眼睛推到了额头上。桌上堆满了图纸和技术资料。这就是技术室主任李富春,前世陷害林东航的领导之一。
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那件事情对林东航表面看起来还真不错。
"李主任您好,我是新来的林东航,向您报到。"林东航恭敬地说。
李富春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打量了一下林东航:"哦,是小林啊。常经理跟我说过你要来。坐吧。"
林东航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拿出软中给李富春递过一支去。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书架上摆满了技术书籍,墙上挂着几张油田分布图和油井连通图啥的。
"京城石油大学毕业的?"李富春显然是知道了一些林东航的个人信息,"高材生啊。怎么想到来我们这小分公司?"
林东航谦虚地说:"基层更能锻炼人。希望能跟李主任多学习。"
李富春点点头:"年轻人有这想法很好。技术室工作比较枯燥,但很重要。油田生产离不开技术支持。"
"我明白。"林东航说,"一定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李富春似乎对林东航的态度很满意:"技术室现在有十二个人,老中青结合。你来了正好充实年轻力量。"
他站起身:"走,我带你去见见同事们。"
技术室办公室。门墙的牌子有点陈旧,黑色的字体己经有点掉色了。
技术室大办公室就在主任办公室隔壁。推开门的瞬间,林东航的心猛地一跳——眼前的景象与前世一模一样。
宽敞的办公室里,整齐地排列着八张办公桌。每张桌子上都堆满了图纸、资料和各种测量工具。墙上挂着油田平面图、设备结构图和安全操作规程。
最让林东航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熟悉的气味——墨水的味道、图纸的味道,还有淡淡的机油味。这一切都如此熟悉,仿佛时光倒流。
办公室里坐着六个人,都在埋头工作。听到开门声,几人抬起头来。
李富春拍拍手:"大家停一下,介绍个新同事。"
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看向门口。
"这位是林东航,京城石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今天起加入我们技术室。"李富春介绍道。特别是高材生三个字咬的比较重。前世林东航还真没发现这一点。妥妥的拉仇恨啊这是。
因为现在技术室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中专生,还有两个大专生。本科生,林东航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林东航上前一步,面带微笑着说:"各位前辈大家好,我是林东航。初来乍到,请多指教。"
李富春开始逐个介绍:
"这位是张工,张建国,我们技术室的老大哥,钻井专家。"
一个五十多岁、头发稀疏的老工程师点点头:"欢迎。"这人三年之后内退,回老家西川成都颐养天年去了。
"这位是王工,王丽娟,测井工程师,技术室的才女。在油田日报发表过很多文章。"
一个西十多岁、戴着眼镜的女工程师微笑示意:"你好。"王丽娟也没干多久,因为一年之内在多家报纸上发了近五十篇文章,调到多种经营总公司的宣传部去了。混了一个科级干部光荣退休。
"这位是刘工,刘志强,井下作业专家。"
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憨厚地笑笑:"欢迎新人。"这也是个倒霉蛋,所谓的井下作业专家其实就是作业监督。
不久之后就会因为一起作业事故背了黑锅,首接被踢出了技术办公室,到井上驻井去了。
不过人家闺女争气,北大毕业,选调生,林东航重生之前,己经是某省纪委的一个室的主任,妥妥的正厅级领导。
"这位是小赵,赵明,年轻有为的地质工程师。"
一个看样子不到三十的年轻人热情地说:"你好你好!"他就是两个专科生之一,1999年毕业。也是一辈子没提拔起来。二十来年后在一次值夜班的时候脑出血,成了植物人。
"这位是小李,李静,我们的绘图员。"
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腼腆地点头,颜值在七分,大概一米六五左右:"欢迎。"她是另一位专科生,后来调到老公的单位。人家老公是某采油厂的副厂长。
"还有这位是小孙,孙伟,设备管理专员。"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推了推眼镜:"你好。"这哥们儿也是碌碌无为,最惨的是一次维修设备的时候被抽油机把胳膊卷了进去,终身残疾。不过他和林东航还是挺谈得来。
林东航与每个人一一握手,和记忆当中的他们一一对应每个人的名字和特点。前世,大办公室的十多个人中有几个后来成了他的好朋友,有几个则因为各种原因与他疏远。
介绍完后,李富春指着办公室角落的一个空位:"小林,你先坐那里吧。暂时没有新电脑,要不你先用着我的旧电脑?"
林东航看向那个位置——正是前世他坐的地方。一张老旧的办公桌,一把木头椅子,桌上空空如也。
"不用麻烦,李主任。"林东航说,"我自带笔记本电脑,可以先应付着。"
李富春有些惊讶:"自带电脑?那也好。我这就让人打报告申请新电脑,不过要走流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没关系,我不急。"林东航说着,从背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
这时,李静走过来,递给林东航一个u盘说道:"林工,这是技术室的一些基本资料,你先熟悉一下。"
"谢谢李工。"林东航接过u盘,发现是第一份有人主动向他示好。前世,李静也是少数几个对他友善的人。
孙伟也凑过来:"需要什么办公用品跟我说,我负责保管。"
"好的,谢谢孙工。"林东航微笑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