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二零二四年,春末夏初的深市,空气中已弥漫着湿热。
书房内。
宋青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的几人:妻子柳思思、儿子宋文,小姨子柳烟烟。
“叫你们来,是有件事要定一下。”宋青的声音不高。
“我打算,再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基金,初步计划,投入两三百亿。”
话音落下, 柳思思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立即开口。
但“两三百亿”这个数字,即便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也绝非小数目。 反应最大的是宋文。他几乎是脱口而出:“爸,我们现在财富这么多,万盛集团本身就象一台印钞机,稳赚不赔,为什么要这么早成立新的家族基金?投入几百亿进去,太浪费了啊!钱还在不断贬值呢!”
宋文的话语里带着不解和一丝急切。
他清楚家族的实力,几百亿现金流确实拿得出来,但将如此巨量的活钱一下子锁进信托里,在他看来,无疑是放弃了更多钱生钱的机会,是一种巨大的资源闲置。
宋青似乎早料到儿子的反应:“不是动用手头的存款。”
“不动存款?”宋文一愣。
“那这笔钱从哪里来?”
“我打算,套现筷手公司的股权。”
“什么?!” 宋文这次是真的惊住了。
“套现筷手?爸,您没开玩笑吧?去年筷手年营收是1132亿!今年第一个季度财报刚出来,又是再创新高,全年突破1200亿营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行业分析都说它还处于上升期,潜力巨大。这个时候套现,是不是……太早了点?太可惜了!”
一旁的柳烟烟也忍不住点头附和:“是啊姐夫,文儿说得有道理。现在市场对筷手一片看好,股价也坚挺,这时候卖,是不是亏了?”
宋青看着他们,缓缓摇了摇头:“宋文,我跟你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你还是没有真正记到心里去啊。”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永远,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
宋文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一时语塞。
宋青不再看他,而是对着众人,开始条理清淅地阐述他的分析和顾虑:“第一,筷手公司的业务扩张,无论是用户增长还是商业化,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的平台期。”
“它的基本盘很稳固,但想象空间已经不象前几年那么大了。各项业务都进入了稳定状态,未来出现井喷式增长的概率,微乎其微。”
“第二,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互联网巨头的估值还算友好,股价处于历史高位区间。这是一个难得的高位锁定利润的窗口期。”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宋青的目光扫过妻子和儿子。“我今年六十五了。商海浮沉几十年,我见过太多起落。财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如何让财富安全、平稳地传承下去,保障后代即便没有卓越的商业才能也能衣食无忧,甚至拥有重新崛起的资本,这才是我们现在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宋文听着父亲的分析,尤其是最后一点,原本想要争辩的念头渐渐熄灭了。他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是事实。
筷手这两年的营收增速,确实比前几年的狂飙突进慢了下来,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信道。而父亲的年龄和关于传承的考量,更是他无法反驳的。
他沉默了,最终低声道:“爸,您分析得有道理,我同意。”
柳思思此时才开口:“老宋,成立新的家族信托基金,我支持。为了子孙后代考虑,这笔钱投得值。”
宋青看向妻子,眼中露出一丝欣慰。
见无人再反对,宋青继续道“这个新的家族信托基金,规模就定在两三百亿左右。受益人名单,我初步拟定包括宋文、宋文的几个孩子——也就是我的那几个孙子孙女、颖儿,还有……” 他的目光转向柳烟烟,“茵茵也列入名单。”
此言一出,柳烟烟身体微微一颤,她看着宋青,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感激的话,却一时激动得不知如何开口。
宋青摆了摆手,没让她说下去,直接拍板:“以后,名单上的每个人,每年可以从基金里领取一千两百万。算下来,每个月就是一百万。”
每月一百万!这意味着即使不工作,每个后代都能过上极其优渥的生活,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利用这笔激活资金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笔钱,不是让他们坐吃山空,是保证他们都有享受生活的底气和重新崛起的资本。等宋文的孙子,我的重孙辈出生,名单上的后代,也是如此,规则依旧延续。”
宋青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就这样定了。”
柳思思深深点头,她对丈夫这个兼顾了直系与旁系、充满人情味又着眼长远的安排非常认同。宋文也释然了,他知道父亲这是在为整个家族的百年基业铺路,几百亿砸下去,若能换来后代的安稳与机会,确实值得。
一周后,万盛风投公司的顶层办公室。
当宋青说出准备套现筷手公司股权的决定时,办公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赵晓燕最先反应过来,难掩惊讶:“宋总,筷手公司现在不是还处于上升阶段吗?市场预期很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全部套现?”
她之所以如此关心,是因为当年宋青投资筷手时,也带上了他们三人。
赵晓燕跟投了五千万,郑小强和李小华则各自投了三千万。这笔投资随着快手的上市和成长,已经为他们带来了极其丰厚的回报。
宋青转过身,将之前对家人说的那套理由,结合商业逻辑,更详细地向三人解释了一遍。他重点强调了“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的理念,以及筷手业务进入平台期的判断。
最后,他坦诚道:“我这次套现,主要目的是为了成立一个新的家族信托基金,需要筹集两三百亿的资金。你们投入的资金量不大,股份占比很小,操作起来灵活。以筷手目前的状况,你们可以再持有几年观望。”
“也可以象我一样全部套现,或者套现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我个人建议,可以考虑套现三分之一或者一半,落袋为安,留一半博取未来的增长。”
他环视三人,语气真诚:“今天叫你们来,主要是告知你们我的真实意图和决策过程。免得你们看到我在市场上有大动作,心里没底,胡乱猜测,慌了阵脚。”
听完宋青的解释,三人都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原来是为了家族信托,这就解释得通了。到了宋青这个年纪和地位,考虑财富传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郑小强和李小华对视一眼,几乎没有任何尤豫。他们一路跟随宋青,早已对他的眼光和判断形成了近乎无条件的信任。两人当即表示:“宋总,我们跟着您走,全部套现。”
赵晓燕则沉吟了片刻。她同样相信宋青,但她对筷手的短期发展还抱有一丝期待。
于是她做出了决定:“宋总,我明白您的考量。我选择套现一半,保留另一半股份。”
宋青点了点头,对三人的决定表示尊重:“很好,你们的选择都没有问题。投资终究是个人的决策,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须求来定,是最好的。”
谈话结束后,宋青立刻召集了公司最顶尖的金融和法律团队,进驻办公室,开始紧锣密鼓地计算此次套现的最终规模和具体方案。
团队成员们神情专注,不断地敲击键盘,低声讨论。
目前,宋青作为筷手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16。
这是一个足以影响市场情绪的庞大数字。
团队负责人拿着初步测算结果向宋青汇报:“宋总,以筷手当前每股约60港元的市价计算,您持有的16股权理论市值约为416亿港元。。”
负责人顿了顿,补充道:“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减持,不可能在二级市场直接抛售,那样会引发股价崩盘。我们必须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查找接盘方,这必然会产生折价。同时,考虑到市场冲击成本、分期操作的时间成本以及各项税费,实际净套现金额会有较大折减。”
经过反复仿真和计算,团队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但更接近现实的预估:“我们综合评估后认为,最终实际能套现的金额,大概率在350亿港元左右,折算成人民币,大约是320亿元。” 三百二十亿!这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宋青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这完全符合他投入两三百亿设立信托基金的预期,甚至略有超出。“好,就按这个方向和规模去准备吧。”
三天后,宋青带着赵晓燕、郑小强、李小华三人,飞赴筷手公司总部。 筷手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钱亮亲自在公司门口迎接,态度躬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三天前接到宋青秘书的电话,得知这位风投界的教父级人物、公司的重要股东要套现全部股权时,钱亮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宋青在投资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市场解读为风向标。
他突然要清仓筷手,消息一旦传出,外界会怎么想?
会不会引发恐慌性抛售?是不是公司有什么自己都尚未察觉的致命隐患?
在宽敞明亮的ceo办公室内,寒喧过后,钱亮终究没能忍住,小心翼翼地问道:“宋总,恕我冒昧,您这次决定套现……是不是对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宋青看着眼前这个正值壮年、一手打造了短视频帝国的企业家,理解他的担忧。他爽朗地笑了笑,语气平和而坦诚:“钱总,不必多虑。我这次套现,绝非不看好筷手。恰恰相反,我认为筷手在你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稳定发展期。”
他话锋一转,提到了私人原因:“实不相瞒,我这次套现,是出于个人财务规划的需要。我年纪大了,打算成立一个规模在两三百亿的家族信托基金,为儿孙后代留个保障。需要筹集一笔庞大的现金。”
“你也知道,我就宋文一个儿子,守成有馀,开拓不足。我这个做父亲的,总得为他们多想想身后事。”
钱亮一听,瞬间就明白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原来是家族信托!这个理由合情合理,而且极具说服力。
到了宋青这个年纪和财富量级,考虑财富传承是头等大事。
他回想起宋文,确实如宋青所言,能力不错,但比起他父亲开疆拓土的魄力和眼光,还是差了不少。
放眼全球,富过三代已是奇迹,宋青此举,无疑是给家族上了最稳妥的一道保险。
“理解,完全理解!”钱亮脸上的紧张神色一扫而空,换上了真诚的笑容。
“宋总深谋远虑,为家族计之深远,令人敬佩!”
双方接下来的洽谈变得异常顺利和愉快。钱亮甚至主动表示,会动用人脉,帮忙查找实力雄厚、愿意长期持有的大型机构作为大宗交易的接盘方,力求将市场冲击和对股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半个月后。 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如同惊雷,瞬间划破了资本市场的宁静,通过各大财经媒体、社交平台迅速传遍全国: 【重磅!万盛系掌舵人宋青大幅减持筷手股权,套现规模高达320亿人民币!或成国内近年最大规模套现案!】
新闻详细报道了宋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全部筷手约16的股权,成交总价折合人民币约320亿元。
报道中分析了宋青风投教父的背景,回顾了其投资筷手的辉煌战绩,也引述了市场各方的震惊和猜测。
“史上最大套现!” “风投教父高位离场,释放何种信号?”
“宋青的320亿,准备用来做什么?”
各种标题党和分析文章层出不穷,引发了全民热议。有人惊叹于这笔财富的庞大,有人佩服宋青高位套现的果决和智慧,也有人开始重新审视筷手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