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深市繁华的都市节奏中后不久。
秘书便拿着一份精致的邀请函,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宋董,深市卫视几年前您参加过的那个《企业家问道》栏目组,又发来邀请,希望您能再次作为嘉宾出席新一季的节目录制。”秘书躬敬地汇报。
宋青接过邀请函,饶有兴致地翻开,随口问道:“哦?这次具体录制什么内容?”
“大致环节和当年差不多,主要是企业家对话、行业洞察和观众交互。不过这次邀请的嘉宾,大多是新崛起的青年才俊。”秘书补充道。
宋青沉吟片刻。
刚处理完家乡的一系列事务,集团各项业务也运转平稳,他正处在一种难得的闲适状态。
去节目上看看如今年轻一代的企业家在思考什么,倒也是个不错的消遣。
“行,回复他们,我去瞧瞧。”宋青合上邀请函,做出了决定。
电话那头的节目组导演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要欢呼出声。
宋青再度出山参加节目!这可是去年刚刚重登首富宝座的顶级大佬!
其话题性和号召力,足以让这一期节目未播先火!
……
一个星期后,录制现场后台。
宋青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休息室,立刻感受到了与几年前截然不同的氛围。
休息室里坐着的,大多是三四十岁,甚至更年轻的面孔,他们意气风发,谈论着ai、新能源、元宇宙等新兴概念。
宋青这位满头银发、气质沉稳的老者走进来,反倒成了最特别的一个。
然而,这种“特别”带来的不是隔阂,而是瞬间聚焦的敬畏和热情。
“宋老!”
“宋总,您好!”
“宋董,久仰大名!”
几乎所有的企业家,无论年轻还是中年,都立刻站起身,纷纷向宋青打招呼,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躬敬。
原因无他,在去年公布的财富榜上,宋青这个名字,再次赫然位列榜首!
他的个人财富帝国,坚实得令人咋舌。
万盛地产:虽不再开发新项目,但凭借一百座顶级广场的租金,以及旗下的酒店、影院、文旅项目,年收入稳如泰山,超过400亿。
aj鞋业:这个他早年收购并一手打造的运动品牌,如今已是国际知名,年营收高达260亿。 玉泉矿泉水:国民品牌,深入人心的“有点甜”,年营收突破200亿。
纤美服装:起家的根基,虽增长放缓,但底蕴深厚,年营收50亿。
万盛游戏公司:拥有《撸啊撸》这头现金巨兽,年营收230亿。
仅仅这五大内核产业,年营收加起来就达到了惊人的1140亿!
这还不算他早年布局的腾信、阿里叭叭、网毅、晶东等一众互联网巨头所带来的巨额分红。 最关键的是,他旗下的内核资产——万盛地产,零负债!
在这个普遍高杠杆运行的商业世界里,宋青的这种个人财务健康度,简直是一种“异类”,也更凸显其经营的稳健和远见。
面对这样一位财富与智慧并存的传奇,在场的年轻企业家们怎能不心生敬意?
一时间,各种恭维和请教之声不绝于耳。
……
节目录制正式开始。
舞台灯光璀灿,台下坐满了渴望汲取商业智慧的观众。
第一个环节,主持人抛出一些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创业环境的问题,几位年轻企业家结合自己的领域,侃侃而谈,充满了锐气和想法。
宋青也被问了几个关于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如何看待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
他均以过来人的姿态,给出了沉稳而富有哲理的“万金油”式回答,既不得罪人,也展现了自己的格局,引得台下频频点头。
很快,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主持人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更具戏剧性的方向。
他面带敬佩地看向宋青: “说起当年,宋总第一次做客我们节目时,曾隐晦地提到,房地产企业负债过高,未来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当时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
主持人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带着一丝唏嘘,“而如今,我们看到,比如婉达集团的王林王总,最近就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不得不四处出售内核资产来回血。”
“仿佛宋总您当初的话,一语成谶!”
他转向宋青,语气更加躬敬:“我们现在也终于明白,您为何在2012年,房地产还一片火热的时候,就果断离场,停止扩张,甚至全力化债。现在看来,您当初恐怕就已经看透了一切,只是当时没有明说而已。”
这番“回忆杀”,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台下观众们恍然大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议论声。
许多当年看过那期节目的老观众,更是感慨万千。
如今事实胜于雄辩,谁才是真正洞察先机的大神,谁是被狂热冲昏头脑的“小丑”,已然分明。 旁边一位做互联网的中年生企业家立刻接过话头,由衷赞叹道:“宋总的眼光,真是让人不服不行!这让我想起香江的那位李超人,也是在2012年左右开始大规模出售内地资产,转向海外。”
“您二位,都是真正能做到急流勇退的商业巨擘!这份定力和远见,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一辈子!”
其他几位企业家也纷纷附和,言语中没有丝毫虚假,全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宋青用时间和事实,赢得了所有人毫无保留的尊重。
面对众人的赞誉,宋青只是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时也运也,就不要再提了。我相信王总的能力,他应该能撑过这个难关。在此,我也祝他一切安好,早日解决问题。”
他展现出的气度和胸怀,再次赢得了掌声。
主持人见宋青不愿在此话题上深入,便也识趣地不再多言。
节目进入第三个交互环节。主持人显然做足了功课,再次抛出一个重磅“回忆杀”。
“宋总,说到当年,还有一个名场面。”主持人笑着对观众们说。
“当年有位大胆的年轻观众,直接问宋总有什么发财的路子。宋总当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到了两个当时还完全没影的概念——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
他提高了音量,仿佛在宣布一个奇迹:“如今,六年过去了,根据权威机构数据,共享单车的市场份额高达约170亿,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100亿!宋总,您当初随口说出的创业项目,不仅真的诞生了,还成长为了如此庞大的市场!”
“您这哪里是投资教父,您这简直是点金圣手啊!”
“哇——!” 全场再次爆发出惊叹和热烈的掌声!
这太神奇了!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业判断,这近乎于一种“预言”!
他能点石成金!
几位企业家嘉宾也忍不住再次吹捧起来: “宋老,您这眼光,真是绝了!”
“当初我们听到这两个概念,还觉得挺新奇,但完全没想到能有今天的规模!”
“宋总,您这不是分享项目,您这是在给大家发藏宝图啊!”
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主持人趁热打铁,用充满期待的语气问道:“宋总,既然您有如此犀利的眼光,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再给我们广大的观众和创业者们,分享一两个您看好的,未来的好项目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青身上,摒息凝神,仿佛等待神明启示。
宋青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望而炽热的眼睛,不由笑了。
他温和地摇了摇头,语气诚恳: “一个是,我老了,思维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
他幽默地自嘲了一下,继续道,“另一个是,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我是真的看不太准,怕误导了大家。所以,这次就不献丑了。”
他这番谦逊而实在的话,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但也让众人一片遗撼的叹息。
财神爷这次,不肯再轻易开口了。
……
几天后,这期节目如期播出。
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节目中的几个“名场面”被剪辑出来,迅速冲上了热搜榜!
评论区彻底炸锅: “我的天!六年前宋青就警告高负债风险了?现在回头看,简直是上帝视角!”
“王林:当初你为什么不直接报我身份证号?”
“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居然是他最早公开提出的概念?这已经不是投资教父了,这是创世神啊!”
“跪了!这才叫商业洞察力!我们还在看脚下,人家已经看到五年十年后了!”
“宋青:我只是随便说了两个想法,你们还真搞出几百亿的市场啊?(狗头)”
网友们对宋青的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用两次跨越时空的精准“预言”,彻底坐实了其“商界神话”的地位。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的王林,也看到了这则新闻。
他看着屏幕上宋青那淡定从容的身影,听着主持人提及自己如今卖资产求生的窘境,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复杂的苦笑。
他关掉视频,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虽有苦涩,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得不服的感慨。
“宋青啊宋青……当初,的确是我年轻气盛,眼光不如你毒辣,手段不如你果断啊……” 他喃喃自语,承认了自己当年的误判。如今壮士断腕,虽是无奈,但也没有办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