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奇,徐林便停下了自行车。
径直来到了小男孩的旁边。
“小朋友,有什么事情吗?你怎么一个人在河边玩啊?”
徐林好奇的询问道。
“我在下地笼,不过地笼太重了,我一个人拉不上来。”
“你能帮我拉一下地笼吗?”
小男孩看到徐林过来,倒是也不客气,直接就伸手指了指河里面放的地笼。
地笼,这东西其实又叫须笼。
是一种稍微比较复杂一点点的捕猎鱼虾这一类小动物的装置。
地笼的种类有很多种,后世比较常见的就是一种圆筒形或者是长方形的网兜,网兜的另外一头是封死的。
网兜的内部,则由一圈圈铁丝撑起内部的形状,网兜的另外一头是开口的。
下地笼的时候,就是把地笼给放到小溪或者河道水流比较湍急一点点的地方。
开口的一头对着上游,封口的一头对着下游。
这样一来,等上游有鱼儿经过河流被冲下来或者是快速游下来的时候,就容易钻进网兜里面。
等到网兜里面的鱼儿数量攒的差不多了。
再把这地笼从水里起出来,就算是完成一次捕鱼的活动了。
当然了,这个年头还没有那么多网兜,所以这个小男孩弄的是一种竹子编制的漏斗形地笼。
这个地笼主要的制作方法和网兜倒是不太一样,是用竹子编出来的,做成一个漏斗状。
但是捕猎原理,基本上大差不差,都是依靠一定的长度和笼内空间的逐渐收窄,从而捕获鱼虾。
当然了,用竹子编的地笼很明显要比网兜做的要重许多。
而这也正是小男孩让徐林帮忙的原因所在。
“行啊,没想到你这个小朋友倒挺有本事的,还会做地笼。”
“那叔叔就来帮你一次。”
说话间,徐林便朝着小男孩布设地笼的方向走去。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让徐林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这小溪边的泥土竟然会如此的松软。
这脚步才刚刚踩上去,整个人的身子便瞬间倾斜了下来。
一个跨步,踩到了溪水当中,好不容易稳住了自己的身形。
结果下一秒钟,就看到了那个竹子编的地笼已经被自己给踩坏了。
不光是整个地笼被踩崩了形状,就连里面那七八条一哈来长的小鱼也在这个时候,从裂开的地笼里面跑了出来,瞬间就游出去没影了。
“啊,我的地笼!呜呜呜!你把我的地笼弄坏了。呜呜呜!”
随着地笼的裂开,小男孩的脸色瞬间大变,直接嘴巴就瘪了起来。
“呃小朋友,不好意思哈!”
尴尬,场面属实是相当的尴尬!
一看这河里的地笼竟然被自己一脚给霍霍的没了形状。
徐林当即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认错道:
“小朋友,要不我赔你一个新的地笼吧,这种地笼镇上应该有的卖,我给你钱,你去买一个新的怎么样?”
“嗯?你能赔我一个新的?”
小男孩止住了哭,眨巴着眼睛问道。
“是啊,我把你的东西弄坏了,那我当然应该赔你一个啦。”
说话间,徐林便准备伸手从腰间掏出随身携带的现金,准备从里面拿出五块钱来。
交给这个小男孩。
然而,就在徐林刚刚伸手点出了口袋中五块钱时。
他却在下一秒钟,突然就被小男孩的报价给听楞了。
“最起码要一百块!”
男孩一仰脖,直接报出了价格。
“一百块?一百块都可以买一头几百斤大肥猪了。”
“小朋友,你家大人没教你识数吗?你也真敢要啊!”
听到小男孩的报价,徐林当场忍不住笑出了声。
眼前的这个小男孩看着年龄不大,胆子倒是蛮大的。
一张口就是一百块,这个年头一百块相当于什么?那就相当于一个壮劳力,最少三个月的工钱。
这还是单位比较好的,一般的家庭甚至一家人一个月都挣不到一百块。
整个回龙县,也就是他们徐家屯和响龙甸的村民有打猎队的缘故,平均算下来一个人月收入能超过三十。
其他的地方,甚至就是县城里面,都很难找到收入这么高的人家。
不过,听着徐林这一番戏谑的言辞。
这个小男孩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小男孩依旧仰着脖子自夸道。
“那算什么,俺爹说了,俺们响龙甸的村民,现在都能进山打猎挣钱了,一百块不算什么。”
“等过两年,钱攒够了,俺爹还说俺们家里也要起三间砖瓦房呢。”
“哦?你们家是响龙甸的?”
徐林一愣。
“是啊,俺们家可是响龙甸现在最有钱的人家了。”
“哦,难怪了。”
听小男孩这么一说,徐林当下心里面已经有所了然。
这小孩好像属实是对钱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竟然会认为一百块钱并不算多。
于是当下略微思考了一下,便同小男孩说道:
“行吧,既然你已经开价了,那我就给你一百块。”
“不过我现在身上没带这么多钱。”
“小朋友,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骑自行车带你回家一趟,我去拿钱给你。”
“顺道再把你送回响龙甸怎么样?”
“真的?你骑自行车带我?”
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的某些时候,民风一直都比较淳朴。
小孩子就算是丢到了外面,也不会被人拐带走。
所以一般情况下,小孩子很少会怕什么陌生人。
再加上这个年头自行车这一类的东西本身就很少,并没有多少小孩真的坐过。
因此一听到徐林居然愿意骑着自己车载他去拿钱。
顿时有些惊喜起来。
“当然是真的,上车吧!”
徐林笑了笑,旋即跨上自己的自行车,朝小男孩指了指自己的后座。
“好嘞!”
激动之余,小男孩也不客气,直接一个翻身,就爬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搂住了徐林的腰。
一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边还不忘夸奖了徐林一阵子。
“我发现你还怪好的嘞!我是头一次坐自行车。”
“俺爹说附近几个村庄,只有徐家屯的徐林叔叔有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