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那道电辅音又是在苏台的脑海里响起。
准确说,是在整个岭南行省高三当届共计二十馀万武科考生的脑海中同时响起。
“岭南行省第48届武技虚拟战考试,现已开始。
本次考试仿真对象为056号异端,代号‘我立于此’,安全等级:e级。
考试规则如下:
考生需凭自身武道能力,不借助任何外力,持续向目标异端方向推进。
随着接近距离的缩短,异端所释放的压迫强度将逐步提升,系统将以每逼近10米为一个阶段,逐层解锁映射压迫。
本科成绩评定标准,以考生最终成功逼近的最长距离为依据,分阶段计分,不设失败惩罚,不设击倒加分。
请各位考生全力以赴,沉着应对,考试正式开始。”
果不其然,这道电子通知音,便是印证了苏台此前的猜测。
这次武技虚拟战,比拼的就是谁能更为靠近那异端。
只是这样的话,自己的优势,怕是就大打折扣了。
苏台轻轻摇了摇头,平复心绪,随即迈出了第一步。
几乎在脚步落下的刹那,一股无形的压迫感便如潮水般,从前方涌来,复盖在他的身体之上。
那感觉,就象空气突然凝滞了几分,呼吸虽不至于困难,但每一口都需更用力地吸入。
不过,比起苏台预想的压迫感要轻得多。
他原本还以为,既然056号异端据说连正式武者也只能逼近五十米,普通武道学徒甚至走不出二十米,那它身上的威压定然极其恐怖。
可眼下感受到的,却远没有他设想的那般沉重。
苏台很快明白了原因。
这场武技虚拟战,终究是一场考试,是为考核“学生”而设。
绝大多数参试者都只是武道学徒,电脑系统自然不会照搬真实异端的压迫级别。否则,怕是刚一开始测试,大半人便已被压垮。
眼前这模拟出的056号异端,释放出的压迫力显然是经过调整的。
想清楚这些,苏台便不再思索,开始迈步向前。
这股压力并不大,苏台只是感觉置身于一股厚重的低气压中,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适。
但随着距离的拉长,苏台察觉到身上的压力也在逐步叠加。
起初几米几乎察觉不到,仅仅是身躯略微发紧,可越往前走,体表的压迫感就越发沉重。
直到走出距离十米开外后,苏台的脚步略微一顿。
压迫感突兀跃升,仿佛跨过了某道看不见的门坎。
原本只是如雾如尘的轻压,此刻骤然变得浓稠沉重,如同低气压骤然落地,仿佛整个人被厚浆包裹。
如果说前十米只是空气中略微沉重的压迫感,那么这一步之后,就象踏入了一汪薄水潭,脚踝被水流裹住,双腿前行的感受已不再轻盈自然,象是无形的沙袋缠在腿上,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力气。
苏台心中微动,大致判断出,这场考试的结构设置了明确的“压力梯度”。
每十米一个台阶,期间虽也存在缓慢叠加的趋势,但只要跨过十倍整数的距离,压迫就会整体跃升一个等级。
不过,这还远不到他的极限。
十米阶段的压迫,对他而言仍算不上真正的挑战,因此,他的前行速度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很快,苏台便走至十九米。
此时,那“水潭感”已经变得更为浓厚,仿佛整条小腿已被水流淹没,带着些许迟滞。他开始必须依靠主动发力,维持动作的连贯性。
当右脚跨过二十米线的那一刻,他感到身体一沉。
这次的变化并不突兀,但那种被束缚的感觉更加清淅。
如果说前面是水流,那么现在,他仿佛踏入了一片泥泞。
每一次迈步,都象是从湿滑黏稠的地面中拔出双腿,哪怕再小的动作,都需更多内力支撑。
苏台腿上使劲,稳住身体,继续向前推进。
二十一米、二十二米……每一步仿佛都是在黏稠阻力中穿行,虽未再出现跃级,但叠加的难度也在不断上升。
二十一米,二十二米……压迫虽未如整点时那般突然加剧,但仍在稳定上升。
到了二十五米,苏台已能清淅感受到“地面”对他前行的反向反馈。
虚拟空间中的地面并没有实际变化,但每一步都象踩在逐渐下陷的湿混凝土中,带着一种持续不断的拖拽感。
而直到此刻,苏台的呼吸也开始加重了起来,额角微微浮现汗意,不过这第三阶段的压力,还不足以阻挡住苏台。
当苏台不断发力,对抗那股阻碍后,终于是抵达了三十米处。
当第三十步落下的那一刻,苏台感觉整片空间仿佛静止了一瞬。
不过很快,苏台便意识到,不是外界变化了,而是他自身在这一刻,被某种更深层的压迫钝住了神经。
压力再次跃升。
这一回,压迫不再只停留在体表,而是彻底渗入了身体内部,象一道浑厚而沉重的力场,紧紧压住他的骨骼、肌肉、神经,一点一点拖住他的动作。
此时,苏台顿住了脚步,随即,苏台转身,退回到了二十九米之处。
当迈入三十米的一瞬间,苏台便清楚,三十米是一个临界点。
如果继续向前,他不是走不了,而是必须全身心投入全部力量。那样一来,他将无法再冷静地思考。
思考,才是他此刻更需要做的事情。
苏台站定,眉头微皱,低头沉思。
根据他对目前这三十米压迫节奏的感知推测,即使他在后面倚靠意志力,顶多也就是五十馀米,便将到达极限。
这个成绩,他敢肯定是能够超过那笠凡的。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成绩。
因为苏台并不认为这样的成绩能够抹平前两科落下的成绩。
苏台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于武道技巧,但这次武技虚拟战,并没有考验真刀真枪地对战,他那整个容桂,无人可媲美的武道技巧,就象被蒙了一层灰。
也就是在发力之际,可以稍微多发出些许,所以苏台并不认为自己的优势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
五十米出头,不是他要的答案。
苏台抬起头,望向远方那个静静伫立不动的异端虚影。
056号异端——我立于此。
它始终一动不动,只是静静站在那,没有任何动作。
苏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神沉了下来。
这场考试——他必须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