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激动地继续往下翻,突然看到一条置顶消息。
「物业公告」:政府配发的新型万能充电器已到货,明天上午九点在物业大厅领取,每户免费领取一个!
第二天一早,张伟就冲到了物业大厅。
排队的人不少,但秩序井然。
“就这个小盒子?”
张伟接过充电器,半信半疑。
回到家,他打开盒子,发现充电器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u盘大小,要插在手机上。
另一部分就像是传统充电器的插头。
张伟于是把插头又插在插座上。
“我去!这也太快了吧!而且还是无线充电?”
他立刻登上论坛发帖:「兄弟们!这充电器是认真的吗?我手机五分钟充满了!」
帖子瞬间盖起高楼。
「魔都网友」:我们这边上个月就开始了,现在全市都免费用电了,快充充电器简直是神器!
「羊城老广」:不止手机,电动车也能用!我今天早上充电,十分钟就满了,以前要四个小时!
「川渝老表」:听说这只是第一批试点,全国推广要不了多久,赵神yyds!
「海外华人」:羡慕哭了,我们这边电费还在涨
这时,张伟的母亲忽然在客厅喊道。
“你快收拾收拾,电力局那边让复工了,今天就去节点基地参加培训!待遇可好了!”
张伟听着母亲的喊话,再看看窗外那座银色塔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时代真的变了。
生活也在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百姓们在网络上尽情地歌颂着这项伟大的工程。
越来越多的人将家里的燃油车换成了电车,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
然而,在享受之余,一个疑问也渐渐在许多人心中升起。
那个引领了这一切变革的男人,赵辰,去哪儿了?
自从那场震惊世界的直播之后,他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与此同时,位于某深山腹地,烛龙生物实验基地内。
第六局旁边的特级医疗基地因为这次事件,最终还是用来当作面子工程了。
当然,这个面子,其实是对外展示龙国的面子。
真正的生物实验基地被放在了之中,代号烛龙。
赵辰正站在解剖台前,台子上躺着的,正是灯塔国的超级士兵尸体。
尸体已经被剖开,露出了下面充满生物改造过痕迹的器官。
赵辰戴着特制手套,神情专注地操作着一台高精度生物扫描仪。
随着扫描的光束扫过尸体,其内部复杂的构造,通过远程直播呈现在一众高层眼前。
“难以置信,虽然已经熟悉了,但是每次看都会感觉令人震惊。”
赵辰不知道上面的那些人是怎么看,但是身边的助手已经发出了惊叹。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具尸体的消化系统,根本不是人类的单一胃结构。
赵辰看向面前的摄像头,开始给高层讲解。
“各位请看。”
“这位超级士兵的消化系统,属于多层次消化系统。”
“我们分析后发现,每一个腔室的环境和酶系都不同,这意味着它可以对摄入的物质进行分级处理。”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更详细的数据流。
“它的系统能根据食物成分,快速合成全新的分解酶。”
“理论上,无论是高蛋白的肉类、坚硬的矿物,甚至是某些半无机结构,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它都能将其分解、吸收。”
周围的研究人员顿时震惊了,高层也震惊了。
这压根不是个人类。
根本就是用来战争的机器。
这种器官代表着,眼前的超级士兵在极端环境下,其实可以靠吃土和石头来维持生命!
“还不止如此。”
赵辰的目光移动到了一片呈现出深紫色的区域。
“看这里,我们已经分析确定,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共生菌群。”
“它们的效率是普通人肠道菌群的数百倍,能够辅助分解大部分物质,这其中就包括泥土!”
在场的科研人员无不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一个可以靠吃任何东西活下去的士兵。
这是何等恐怖的战争机器?
赵辰的研究并未停止,他继续深入地讲解道。
“细胞结构也很有趣,类似于我们的脂肪细胞,但它的分子结构更稳定,能够储存能量密度高出数十倍的特殊高能分子。”
“这就像是遍布全身的微型生物电池。”
“还有这里,多肺结构。”
他指向胸腔。
“看到了吗?不止一对肺叶,而是像鸟类那样的双向气流肺,气体交换效率是人类的三倍以上。”
“血红蛋白也经过了深度进化,携氧能力大幅提升。”
“甚至在低氧环境下,它能有限度地直接利用其他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甚至是甲烷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活动。”
“虽然量多了依旧会死,但在绝境中,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最重要的,线粒体强化。”
“细胞内的线粒体密度几乎翻了一倍,atp的转化效率也高得惊人。”
“这才是他那恐怖力量与耐力的根源,一台永不疲倦的生物引擎。”
“以上,这些器官、菌群等等,应该都是移植进去的。”
周围的研究员,以及高层,听着赵辰的讲解,顿时感到心悸不已。
灯塔国完全是把人当成可以随意拼接改造的机器!
就在这时。
生物研究部的部长李兴邦开口问道:“赵博士,这些发现确实惊人。”
“但是你之前提到的妖族战士项目,那才是我们未来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那个传说中的项目,而要在这具尸体上花费这么多时间?”
他的话,也代表了高层许多人的疑惑和期盼。
赵辰闻言关掉了扫描仪,转身指了指解剖台上的那具尸体。
“李部长,您说得没错,创造传说中的妖族战士,确实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但这注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我的理论需要漫长的实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