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
赵辰一脸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就蹲在海里挖矿啊。
“又不用它上岸,深海压力大,体积大点才稳当。”
“内部空间大一点,才能搭载更强大的动力系统和挖矿设备。”
“三百米很合理。”
“我还嫌弃它笑了呢。”
他凑近了些,神色变得有些神秘兮兮,声音压得更低:“首长,不瞒您说,这次海水炼金实验,操控机甲激发强磁场的时候,我好像,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看到什么?”苗卫国下意识追问。
他的心脏扑通一跳。
这个超级天才。
该不会又有什么灵光一闪吧?
折腾完了“牛郎织女”,又打算搞什么?
“磁场线。”赵辰一拍大腿:“我看到了磁场线,它们就像是无数流动的光丝。”
“我能感觉到它们的力量和轨迹。”
“就在那种状态下,灵光一闪,以前很多想不通的公式、符号,咔咔地就在脑子里自动组合、推演
“我直接就掌握了一种深海挖矿技术的关键。”
“我这次造大机甲,就是奔着深海挖矿去的。”
赵辰忽悠技术日渐犀利。
睁眼说起瞎话,那是面不改色。
将从系统获取的采矿技术,忽悠得如此。新奇“有了三百米的深海机甲作为平台,我们就能在水下直接建造集成化的特殊挖矿装置。”
“什么海沟万米,万吨压力,那都不是事!”
“我们操控机甲直接挖穿!”
苗卫国瞪着赵辰,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早知道这小子不能以常理度之。
是现代科学界的尼古拉耶维奇。
但是,他真的如同尼古拉耶维奇那般,看到了看到磁场线这种话,还是太过于的世界观了。
他深吸了几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他早就一句“胡说八道”给骂回去了。
但说这话的是赵辰!
是搞出了微型核裂变、电浆炮、纳米云锦的超级天才。
刚刚还当着他面从海水里捞出黄金呢!
怎么能忽视?
“真能看到?”苗卫国看着赵辰。
“能!紫色的。”赵辰点了点头。
苗卫国沉默了。
他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
足足过了一分钟,他才重重吐出一口气。
“好!我们军部原则上同意你启动二代深海机甲的预研。”
老将军的声音沉稳下来,但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三百米步子迈得太大。”
“这不是三十米到四十米,这是直接翻了十倍。”
“这对于材料、工艺、控制系统,全都是未知数,机甲有失败的风险。”
他斟酌着用词,不想打击赵辰的积极性。
“稳妥起见,我们先不追求那么极致的数据。”
“这样,我们先按一百五十米级来设计建造,怎么样?”
“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巨型深海装备了!”
“094核潜艇才135米长呢。”
“二代机甲比他还要夸张。”
苗将军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以二代机甲为础平台,验证你的新技术,进行积累经验。”
“如果成功了,证明了可行性,下一步你想造三百米的,我们支持。”
赵辰眨了眨眼:“行吧,一百五就一百五。”
反正最终目的是进入太空。
到时候,就搞个五百米的!
见赵辰答应,苗卫国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他还真怕这天才科学家钻牛角尖。
“让第六局的编外科研小组,帮你建造机甲的太慢了。”
嗯,那些人都是研究机甲的。
作为批量生产机甲,做技术调研。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第六局的人。
“我去调一些专业的人士过来。”
他立刻拿出加密卫星电话,走到更远处,开始直接联系最高层和相关的核心军工部门。
声音低沉而果断,下达着一系列指令。
电话打完,苗卫国大手一挥:“走!”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里才是实现你想法的地方!”
数小时的飞机之后。
赵辰在苗卫国的亲自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北方某处山脉腹地的绝密设施:一号实验室。
这里是国家最高精尖装备的核心研发地之一。
汇聚了国内材料、动力、结构等领域的顶级专家。
是重中之重。
会议室里,当苗卫国简短宣布将由赵辰主持新一代深海机甲的研发任务时,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在场的专家们眼神热切地看着赵辰。
他们作为科研人员,对于赵辰的名号早已经是如雷贯耳。
如今能参与他的新项目,所有人都感到与有荣焉。
他们纷纷激动地表示愿意立下军令状,全力以赴。
“赵博士,请问二代机甲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迫不及待地问道。
赵辰笑着摆摆手:“各位前辈,技术指标先不着急。”
“我们得先解决最基础的材料问题。”
“我们现有的材料,扛不住深海万米的压力和复杂环境。”
“而且采矿需要面对高温、高压、高腐蚀的难题。”
“必须重点攻克。”
赵辰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他拿出一个加密u盘,插入会议桌的接口。
投影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份复杂的材料配方。
工艺流程长得就跟火车一样。
若不是赵辰拿出来的。
众人还以为是开玩笑呢!
这是系统奖励的「超高压环境自适应纳米晶体合金」。
“请大家先看看这个,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攻克的第一关。”
“我们需要尽快将它实现出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专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
起初是好奇和专注。
想要了解这位机甲之父的金属配方是何等神奇。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每个人的脸上都逐渐浮现出困惑。
“这赵博士,您确定这个配方没错?”一位负责材料合成的首席工程师忍不住开口,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
“钛、锆、铌基底没问题,但这个添加比例,还有后续的渗入氢、硼元素顺序根本就不合理。”
“这与我们所探索到的材料学理论里完全是相悖的。”
“强行融合的结果,只会是结构脆化,也可能会导致加工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