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能富集模块我们也同步调试好了,随时可以接入海试流程!
“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实海吸附实验?”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这‘纳米云锦’能从海龙王那里捞出多少真金白银了!”
马院士难得开来一次玩笑。
周围的科研人员们也纷纷投来期待的目光。
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就等赵辰一声令下。
然而,赵辰却摇了摇头。
“不着急。”他目光投向那培养槽中的黑色纳米材料。
“马院士,目前这种材料的产量,一天最多能制备出多少?”
马院士愣了一下,迅速估算了一下:“现有的设备全功率运行,一天大概能制备出覆盖半个足球场面积的单层材料。”
“要是如你以前提出设想那般,多层符合结构的话,产量会进一步下降。”
“很好。”赵辰点了点头,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愕然的指令。
“接下来几天,全力生产这种纳米材料。然后,把它们一层层,给我铺满”
他抬起手,指向车间窗外,远处停机坪上那台巍然屹立的夸父机甲。
“铺满整个夸父机甲的右臂,从手腕到手指,覆盖至少三层。”
“啊?”马院士和他的团队全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铺在机甲上?赵博士,这这是为什么?”一个年轻的博士忍不住问道。
“我们不是应该尽快进行海水提金实验吗?上级还等着看成果呢。”
“成果会有的。”赵辰笑了笑。
那是有人上钩的笑容。
“过几天就会有一个绝佳时机。”
“具体什么时候?”
赵辰收回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因为过几天,是六月六号啊。”
众人更加困惑了。
六月六号?
这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气象条件最佳?
洋流最适合?
还是什么神秘的黄道吉日?
赵辰没有再多做解释。
只是又叮嘱了几句关于材料铺设的细节要求就离开。
太平洋彼岸。
佛罗里达,埃格林空军基地,“暗室”实验室。
气氛凝重。
庞大的实验室中心,一个狰狞无比的巨物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那是一门口径惊人的电浆炮原型机!
它的体积远比南方航展上亮相的那台夸父机甲背负的型号更加庞大、更加粗犷!
炮身总长度超过十米,通体由暗灰色的高强度耐高温复合材料包裹。
复杂的能量线圈和冷却管道如同扭曲的巨蟒般缠绕其上,闪烁着危险的幽蓝色流光。
最夸张的是连接它的供电系统:竟然是有人腰身粗细的纯银特制电缆!
它们就电缆如同巨兽的血管,从炮身基座延伸出去,穿过实验室厚重的屏蔽墙,直接连接到基地外部两座专为此次实验紧急启用的大型核反应堆上!
为了驱动这尊被寄予厚望的“神之怒火”,灯塔国几乎是不计成本。
超过三百名来自全国最顶尖实验室、军工巨头和知名学府的科学家、工程师、军方技术人员聚集于此。
他们穿着防辐射服,如同忙碌的工蚁般围绕着这巨炮进行最后的数据核对、系统调试和安全检查。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
也同样带着紧张与亢奋。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疯狂。
自获得那个特殊玩具开始,各个部门不计成本,不计人力的加速之下。
这么放大版本的电浆炮给制作出来了。
“霍尔金斯博士来了!”有人低呼一声。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通道。
只见霍尔金斯教授坐在他的智能电动轮椅上,缓缓驶入实验室核心区。
他那双深陷的眼眸透过厚厚的镜片,死死地盯着那门科幻大炮。
他手指微动,电子合成音也因为激动而带上了电流杂音:“进度如何?”
“最后一次全系统自检什么时候完成?”
项目现场总负责人,是一位来自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物理学家。
他擦着额头的汗水快步上前,语气充满了担忧:“博士!一比一原型机的测试数据尚未完全分析完毕,“这放大版的结构强度、能量回路稳定性都存在巨大风险!
“尤其是能量溢出推测会偏高!
“我们强烈建议至少再进行三轮”
“我们没有时间了!”霍尔金斯的电子音陡然变得尖锐而急促,打断了他。
“情报显示,东方人已经在测试第二代电浆武器系统!”
“有情报人员发回来报告,夸父原型机出现在北方滨海城市,推测是实验深海装备。”
“他们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想要超越就必须冒风险,必须比他们更快!”
他操控轮椅,转向所有工作人员,电子音在巨大的实验室响起。
“风险固然可怕。”
“但是落后就意味着我们的帝国落后于东方。”
“这是决不允许的。”
“告诉你们,这就是国运之争!”
“所有的责任由我承担。”
“现在,我要求,跳过冗余检查步骤,加速实验流程。”
“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首次满功率射击测试。
“目标,太平洋上的报废靶舰。”
“让我们的记者拍下这壮丽的一幕。”
“博士,这不符合要求。”几个核心工程师脸色煞白。
“执行命令!”霍尔金斯的电子音冰冷而斩钉截铁。
“历史会证明,冒险是值得的。
“我们要用这束光,告诉世界,谁才代表未来的方向!”
“快去!”
“这是华府的意思。”
华府?
众人听到这里,都沉默下来。
他们相互对视,眼中充满了无奈与。
在霍尔金斯巨大的权威和紧迫的战略压力下,所有的理性警告都被强行压下。
实验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调试工作的节奏陡然加快。
警告提示灯偶尔会在控制台上闪烁。
人们不得不加派人手去处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将目光投向那尊蓄势待发的巨炮。
霍尔金斯坐在轮椅上,干枯的手指紧紧抓住扶手,电子眼死死盯着读数不断飙升的能量指示器。
远处的bbd记者已经就位,就等着将这纪录资料拍好,以此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