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是真的呢!”
灯塔国。
新约克特区,议事厅。
灯火通明,气氛激烈。
驴党的资深党议长用力敲打着讲台,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先生们,女士们!那个龙国的赵,他所描述的神话故事或许光怪陆离,让人困惑!”
“但我们绝不能忽视其背后代表的赤裸裸的威胁!”
“万一是真的呢?”
“狡猾的东方人已经在巨型机甲领域取得了令人不安的优势!”
“现在,他们又将矛头指向了能源的圣杯——人造太阳!”
他挥舞着一份报告:“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投入巨资研究可控核聚变!”
“我们拥有国家实验室、顶尖大学、私人研究机构的庞大网络。”
“光是我所在的州,每年相关的政府拨款就超过十亿刀了。
“我们一直自诩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他首先安抚了一下大家的情绪,别让众人在打击中沉沦。
“可现在呢?龙国人凭借一个莫名其妙的神话解读,就敢公然宣称要在三个月内试验新装置。”
“这是对我们科技领导地位的公然挑战。”
“我们绝不能坐视他们在这个领域也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
其他的议员纷纷点头赞同。
“对!”
“就是需要集中资源去捍卫我们的优势。”
在这类关乎未来战略竞争和高科技主导权的问题上,驴象两党罕见地迅速达成了共识:必须加大投入,绝不能让龙国领先。
然而,共识仅限于“要花钱”。
至于“钱怎么花”、“花给谁”。
则立刻陷入了无休止的、熟悉的扯皮与争夺之中。
各个议员纷纷为自己选区的研究机构、关联企业摇旗呐喊,利益交换的暗流在庄严的议事厅下涌动。
经过五天冗长而激烈的争吵、妥协和幕后交易,一份总额高达215亿刀了的特别拨款法案终于艰难出炉。
法案规定:能源部下属两大国家实验室将获得其中50亿刀的专项资金。
分布在各州的数十所顶尖研究型大学将瓜分45亿刀。
剩余的120亿刀,则将通过项目申请和竞赛的形式,激励私人科技企业和研究实验室参与其中。
法案在掌声中通过。新闻稿迅速发布,宣称此举旨在“确保灯塔国在终极能源竞赛中的领导地位”。
至于
这笔巨款最终有多少能真正流入实验室,有多少会消耗在冗长的行政管理、会议差旅和层层外包中。
又有多少会流入那些神通广大的史密斯专员口袋中。
还有,在那lgbtq议题盛行、政治正确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里,还有多少顶尖科研人才能心无旁骛地从事人造太阳的研究
这一切,都如是一个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
钱,是拨出去了。
想要再收回来,那是不可能的了。
龙国。
东南沿海的工业城镇。
这里曾因遍布的玩具、服装代工厂而繁荣。
但随着全球产业链转移,许多工厂都陷入了沉寂。
“鼎力实业”的招牌显得有些陈旧。
但其厂房内传出的轰鸣声却比周遭任何一家都要响亮。
鼎力玩具厂的老板余大海,是个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的中年人。
眼角带着常年经营积累下的疲惫纹路。
但此刻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火焰。
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深夜对着财务报表长吁短叹。
甚至已经和南方椰子岛的房产销售通了无数次电话。
他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盘算着提前退休养老的可能性。
并非他不想坚持。
在全球化衰退时代寒潮凛冽。
海外订单断崖式下跌,国内市场竞争惨烈到利润薄如纸片。
他看着厂里那两百多号跟着他从家庭作坊干到如今规模的厂子。
看着从青涩小伙熬到中年危机的老员工。
余老板无数次把到了嘴边的“解散”二字又咽了回去。
转机来得突如其来。
通过一个拐了七八道弯的老战友关系,他接到了一笔来自“第六机械工业局”的订单。
对方要求生产一款代号“k-1”的玩具模型。
首批一万件。
甲方对精度、材质和细节还原度要求极高。
甚至提供了部分非关键的结构示意图。
定金给得爽快。
条件就一个:快,且保密。
余大海当然是不会丢掉这个订单。
早早就将一万件生产好了。
但是,在五天前,余大海无意间地浏览到南方航展的报道之后。
他又惊又喜。
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亲自上阵,调动所有资源,甚至把给儿子准备的婚房都抵押了,又厚着脸皮找昔日竞争对手借来了几台高精度数控机床。
直接是加大了产量,一口气多生产了十几万件。
远远超出需求。
工人们又忙又累,但是都松了口气,以为厂子又活了过来。
“老板!您醒醒!”
财务主管老王几乎要给他跪下了,拿着计算器的手都在抖。
“甲方只付了一万件的钱。”
“光是新开模具和采购原料就快把流动资金榨干了,仓库里现在堆了快十五万件了!”
“光是库存成本就能压死我们。”
“银行那边我已经没脸再去申请贷款了!您这是要把厂子和自己都彻底拖垮啊。”
“你懂个锤子!”余大海猛地一拍桌子,吼声震得窗户嗡嗡响,但脸上却是一种兴奋。
“老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做生意要有格局。”
“而且工厂亏钱不过是亏我的,你怕什么啊。”。”
“谁有怨气,让他直接来找我。”
“钱的问题我去想办法,就算把我最后那点家底全填进去,也得把这二十万件生产出来!快去!”
连推带搡地把喋喋不休的财务主管赶出办公室,余大海反锁上门,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虚脱般坐回宽大的老板椅。
他的目光落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上。
那里摆放着三尊精心涂装完成的“k-1”机甲模型,分别是三种比例。
最大那尊近半米高,银白涂装质感冰冷,右手巨型战斧刃口寒光闪烁,左手四联装火神炮的枪管密密麻麻,背后的重型电浆炮组件线条凌厉,充满了力量感。
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抚摸着机甲的装甲接缝,如同抚摸瓷器,眼神痴迷。
“嘿鼎力制造,夸父机甲唯一指定周边合作伙伴!”
他低声自语,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有了这个名头,以后咱们厂就是行业里的这个!”
他翘起大拇指。
“现在压这点货算什么?”
“等风声放出去,到时候就不是我们求着卖,是全世界的军迷、模型爱好者求着我们卖!
“十万件的单子,想必是那些军工单位初次做模具,不懂需求。”
“但是我懂啊!”
“别说是一万件了。”
“一百万件都能卖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订单如雪片般从全球飞来,卡车排队在厂门口等货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