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那年轻而自信的面庞。
与他头顶字幕那三个沉甸甸的身份,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网络直播间里,弹幕在经历了短暂的真空后,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轰然爆发,密密麻麻几乎完全遮盖了屏幕!
“真的假的?设计、建造、驾驶全是同一个人?!”
“这哥们看起来比我还年轻几岁,真是国之栋梁!”
“也有可能是整个团队,然后推出一个形象好、口才佳的代表来接受采访吧?”
“楼上的,醒醒!挂名一个设计师我信,连首席工程师和特级试驾员都挂同一个人?这可能吗?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和背景才能扛住这种挂名?这绝对是真大佬!”
“别人二十出头在搞机甲,我二十出头在干嘛?因为拼好饭被偷了而哭得稀里哗啦!”
“呜呜呜,破防了,我今天没有抢到膨胀券”
“别的不说,他比我这个彦祖要帅!”
不说这些沙雕网友们的震惊与自我调侃。
演播现场,采访在继续。
女主持人苏晓微笑着,将第一个问题抛向了赵辰:“赵博士,夸父机甲的出现,可以说震撼了全球。”
“昨天和今天,它都牢牢占据着全球媒体的头版头条。”
“我们注意到,高卢已经紧急宣布将国防预算提升到gdp的4,并明确表示要加大对‘巨型人形兵器’的投入。
“而灯塔国更是在短短一天内,就下拨了高达180亿刀了的首期资金,要求多个军工企业竞相投入研究。”
“面对如此巨大的国际反响,我们都非常好奇,您设计这款划时代武器的最初理念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也问到了所有观众的心坎里。
对啊,这大家伙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赵辰面对镜头,脸上带着淡淡的、从容不迫的微笑,仿佛在讲述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其实理念的萌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欧罗巴战场形态的观察和思考。”
“大家可以看到,面对如今密集如蜂群的低成本无人机,传统的主战坦克生存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几乎成了昂贵的活靶子。”
“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坦克这类重装甲、重火力的平台提供近距离支援,步兵又会在攻坚和防御中陷入极大的困境。”
“因此,我想设计一种全新的装备,“它既能有效应对无人机群的威胁,拥有极高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机动性,又有超越坦克的强大火力,从而彻底取代坦克在现代陆军中的核心地位。”
局座发现赵辰说到这里,已经是完全进入到状态了。
开始侃侃而谈。
根本就没有初次上电视的紧张感。
他咬字清晰,语速快慢有度。
配合上赵辰那英俊的五官,天然就让人聆听下去的魔力。
赵辰也是明白这一点,配合着一本正经的表情开始忽悠:“大家都知道,在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控制方面,我们与西方顶尖水平,比如芝士顿动力、斯拉特这些公司相比,客观上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这番话,纯属忽悠外行人。
龙国的机器人早已经是处于最顶尖的梯队了。
再过几个月,2025年的春节还有机器人上春晚跳舞呢!
“叮!”
一声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在赵辰脑海深处响起。
「恭喜宿主,你成功借助新媒体对广大的网友与电视观众进行忽悠,获得3196点忽悠值」
「备注」:「睁眼说瞎话真带派,把鬼佬沟里带,掀起世界军备竞赛,直播界的鬼才,吹牛~让网友飞起来!」
听到这个提示,赵辰心中顿时一喜。
好家伙!
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进行忽悠,覆盖面广,效果加成居然这么猛!
一下子三千多点忽悠值入账,还白嫖了一个「口才」技能!
这下他更清楚以后该怎么高效赚取奖励了。
害得是上镜啊!
赵辰已经掌握要领了。
“面对国外在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巨大的技术优势,我心里着急呀。”
“正面追赶,耗时耗力,而且很难超越。”
“还好,最终我找到了答案。”赵辰语气一转,变得充满自信。
“就像我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的弯道超车一样。”
“传统的燃油车领域,我们追赶了这么多年依然存在品牌和技术壁垒。”
“那我们就另辟蹊径,全力搞新能源汽车!”
“同样的道理”
赵辰顿了一顿之后,仿佛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他激动地一挥手,铿锵有力地说道:“前有狼后有虎,要想辉煌拿命赌!”
“有时候,梭哈是一种智慧!”
“所以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夸父机甲。”
啊?
梭哈?
网友们再次乐了。
“对就是梭哈,要么人生赢家,要么做牛做马?”
“做牛做马?我要开机甲!”
“国家:听你的,梭了!然后赢了麻了!”
“这波啊,这波是all机甲,通吃!”
“原来国家的战略是赛博赌神?”
“笑死,这比喻也太形象了。”
这时,张兆忠局长适时地接过话头,开始发挥他捧哏。
以增加说服力。
他脸上露出回忆的神情,语气真挚地说道:“小赵同志这话说得轻松,但这个过程,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我记得那时候,他拿着厚厚一摞初步构想图来找我,眼睛里全是光。”
“上面级批准后,调动资源的命令一下来,那真是各方协同,全力保障。”
“六百个单位,超过上万名科研人员。”
“连续一千个日日夜夜的连续工作,才有了惊天大家看到的成果!”
镜头外面的苗卫国手指一抖。
好家伙。
明明是单靠赵辰一日扛着整个项目飞。
到局座口中就变成了上万科研人员了。
想必老外也是这么想的。
“赵博士真是又当设计师,又当工程师,还得亲自上手。”
“我见过他拿着图纸跟老师傅争论一个齿轮的加工精度,也见过他亲自操焊枪去焊接那些关键部位的装甲板,打螺丝、接线头更是家常便饭。”
“有好几次,我半夜去车间,都能看见他累得直接靠在机甲脚边睡着了,手里还拿着扳手”
张局座描绘的画面极其生动,充满了细节,将一个为国奉献、艰苦奋斗的天才工程师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他说的九成都是基于赵辰的研发过程进行艺术加工。
让大家听起来无比真实。
将观众们彻底带入了那个热火朝天、充满激情的研发场景中。
大家心潮澎湃,对赵辰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男主持人李维适时地发出感慨,语气沉重而充满敬意:“真是太不容易了。”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像赵博士这样,默默奉献的军工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国防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让我们向所有军工战线的科研人员和工人们,致敬!”
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稍作停顿后,李维继续提问,他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具文化内涵的方向:“赵博士,我们注意到这台机甲有一个非常响亮又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字——夸父。”
“能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它是否蕴含着某种特殊的寓意?”
众人看到,赵辰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仿佛提到了他极其感兴趣的话题。
他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一种老学者般的探究神情,开口说道:“这个名字的确定,并非随意为之。”
“其实关于这台机甲的设计灵感、整体制作思路
“我和我的团队,就是从我国那部古老的奇书《山海经》里面解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