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小时后。
“人体的生物电信号,通过非对称螺旋状纳米碳管矩阵作为基础传感单元,理论上就能实现大脑指令与机械系统的同步了。”
“当然了,只是理论。”
“具体的还得依赖大家去验证。”
赵辰讲得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都快冒烟了。
他抓起旁边的矿泉水,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
下面的众多科学大拿们,一个个眼睛放光。
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
他们脸上交织着极度兴奋和深深困惑的神情。
显然,大家还有无数问题要问关于材料制备、关于算法细节、关于信号稳定性无数专业术语已经到了嘴边。
赵辰见状,连连摆手。
这些都是龙国的顶尖人才。
自己靠着系统给的理论才能忽悠住。
但是讲多了就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了。
“打住,打住。”
“各位老师,基本原理和框架我差不多就想到这些,剩下的具体实现路径、工艺细节,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去验证和优化。”
“大家先相互讨论一下,碰撞碰撞思路。”
说完,他几乎是逃一般地冲出了专家们的包围圈。
“叮!”
“恭喜宿主,你对多位龙国科学家、研究人员忽悠,宣传仿生神经元交互系统,大家相信你是一位材料学、神经学的超级天才。”
“综合评价:a!”
“你点亮了「赛博仿生学」。”
“这也有奖励?”他心中一喜。
不过,现在不是查看的时候。
赵辰快步走到苗卫国面前。
老将军看着他,带着询问之意。
赵辰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显急促的呼吸,开口道:“首长,您前面问我,这机甲是不是能进行量产,批量入列。”
“本来,答案是否定的。”
赵辰坦诚地说道。
“因为这台机甲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我个人手感式的精细打磨和难以复制的特殊处理。”
嗯,主要是挂!
“换成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很可能无法百分百复制其性能。”
“甚至可能导致可靠性大幅下降。”
“而且”
“它的操控极其复杂,对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要求变态的高,普通人没有我这种惊人的手速和反应。”
“根本无法驾驭。”
苗老将军听着,眉头微蹙。
他已经从报告上面得知了这些要点。
但是在近距离观摩了如此强悍的机甲。
如果无法量产,实在是太可惜了。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赵辰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指向远处那块写满了公式的黑板。
它被专家们围得水泄不通。
“刚才我灵光一闪,忽然想明白了这套‘仿生神经元交互技术’的关键!”
“它能将我们大脑产生的生物电信号,高效、低延迟地转化为精确的电磁控制信号。”
赵辰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有点像是电影《蜘蛛侠》里面章鱼博士操控机械触手的那种模样。”
“但更先进、更直接。”
“想象一下,如果用它来作为机甲的新型操控接口,驾驶员只需要像控制自己的手脚一样产生‘动起来’的念头,机甲就能随之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将彻底摆脱对复杂操纵杆和按钮的依赖,大幅降低操控门槛。”
“同时也能发挥机甲本身的性能极限。”
“到了那时,量产和列装的最大技术障碍之一,就有望被攻克了!”
“至于量产性能有所下降,在这个同步技术面前,那都不是事!”
苗卫国老将军听完。
那双见惯风浪的锐利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脸上的皱纹都一一舒展。
他猛地一拍赵辰的肩膀,力量大得让赵辰龇了龇牙。
老将军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赞赏:“我听明白了,这技术不但能运用在机甲上面,还能运用现役装备上面,坦克、飞机、战舰都可以!”
“若是,我们的飞行员有这种神经元交互系统,态势感知将会翻上十倍,直接碾压敌人!”
“好!好小子!”
“你真是我们国家的宝贝疙瘩啊!这样的技术突破,意义太重大了!”
这毫不掩饰的夸赞,让旁边的张兆忠局长都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胸脯。
等到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苗老将军看着赵辰年轻却已显露出惊人才华的面庞,犹豫了一下。
还是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心头已久的疑问:“小赵啊,你这,这种超越时代的技术构想,是怎么忽然就融会贯通了的?”
“不符合科学道理吧?”
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天才的范畴,近乎于“生而知之”了。
赵辰对此早有准备,他嘿嘿一笑。
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自信和些许调侃的神情:“首长,我可是天才啊!”
他顿了顿之后,笑着说道:“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电工,电线有没有电,他一摸就知道。”
赵辰开了一个玩笑。
“若是细说,那就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和经验。”
他抱起双臂,下巴微抬。
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超级天才特有的自信光芒:“尼古拉耶维奇,老将军知道吧?”
不等两人回答,赵辰便用一种讲述传奇的口吻继续说道:“那位超级天才,据说他根本不需要做复杂的实验。”
“很多惊人的发明和理论,仅仅是在脑海里进行思考推演,就能凭空得出结果。”
“而且事后证明几乎完全正确!”
“传说他能直接在脑中构建整个电机系统的详细模型并测试运行,甚至能精确看到电磁场的形状和变化。”
“被誉为最接近神的男人。”
“他在十九世纪初末期就搞出了死光武器、无线输电、共振试验、球形闪电”
“还有更夸张的,说1908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搞不好就是他一次脑内无线输电实验的副产品”
“十分夸张!”
“至于我嘛”
赵辰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语气带着一丝玄妙。
“就跟他在某方面有点像。”
“对于这些机械、电磁相关的东西,有时候我会突然灵光一闪。”
“然后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有无数的画面、公式、结构图浮光掠影般飞过。”
“以前学过的知识、看过的理论、甚至在网络某个角落偶然一瞥的碎片信息,都会自动拆解、组合、升华
“然后,我就好像无师自通地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这种感觉,来得突然,但也异常清晰和确定。”
啊?
苗老将军和张兆忠两人听完这番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这这听起来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简直如同神话传说一般!
科学探索是严谨而艰苦的。
哪有靠灵光一闪和脑中过电影就能突破世界级技术难题的?
但是,例子就摆在面前。
让他们不得不相信。
“叮!”
“恭喜宿主,你对苗卫国与张兆忠进行忽悠,获得55点忽悠值,演绎+16。”
「备注」:「一想到连大佬都被忽悠了,就连一贯以严肃著称的赵辰,都不由得轻哼了起来,曼波~曼波~哦买吃梨~叮咚鸡!」
“”苗老将军眨巴着眼睛。
沉默了足足有四五分钟。
最终,他似乎做出了某种决定,重重地拍了下赵辰的肩膀,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和低沉:“小赵,你这种这种特殊的能力,以后自己偷偷用就好了。”
“具体的细节,千万不要再告诉其他人。”
“包括那些专家们,明白吗?”
“这对你,对国家,都是一种保护。”
说完,老将军不再犹豫,直接对身后的护卫员做了个手势。
护卫员立刻递过来一个加密的卫星电话。
老将军走到一旁,压低声音,开始通话。
“嗯嗯是我,老苗。”
“好,情况特殊我明白。”
“对的,初步判断,价值极高,需要最高规格是的,远超预期。”
“他的解释是有点类似那种灵感迸发型的天才,对,类似记载中尼古拉耶维奇那种。”
“好,我同意,没问题,立刻执行。”
通话结束后,老将军走了回来,看赵辰的眼神更加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