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展。
展馆后方。
现在成为整个国家戒备最为森严的禁区之一。
在最外围,墨绿色的特调局轮式装甲车如同钢铁礁石。
组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移动防线。
车顶机枪手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方向。
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之人靠近。
那些热情的观众只能眼巴巴地抬着头,企图看一看场馆内部的机甲。
只不过,都被展馆所遮挡,根本就看不到真实的情况。
在展馆内部,到处都是保密局人员的身影。
他们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展馆的工作人员都被请了出去。
在机甲附近,还有第四道防线。
大量军容肃穆、臂章独特的宪兵如同钉在地上的标枪,将核心区域与外界彻底隔绝。
四周甚至还有十几辆,电磁干扰车、反偷听特种车辆等等。
如此惊人安保力量,所维护的当时就是那台机甲了。
它静静地矗立在中间。
仿佛一位经历鏖战后正在休憩的远古巨神。
机甲周身搭建起了密密麻麻的钢结构脚手架。
对外宣称是“例行维护保养”。
实际上,这座钢铁巨构已然成为了龙国最高精尖智慧的临时研究所。
脚手架下方,二十多位平时只能在内部简报、国家级科技奖项名单上看到的身影,都在认真地研究着。
他们中有来自北方飞机制造局、南方飞机制造局,为祖国铸造战鹰的航空巨擘。
有来自工业部门,钻研单兵动力外骨骼的设计者。
有国防大学里著书立说、推演未来战争的智库精英。
更有几位白发苍苍,却是军工领域定海神针般的泰山北斗。
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一言九鼎的技术大牛们。
此刻却如同最虔诚的学徒,小心翼翼地攀附在机甲之上。
他们用手触摸着冰冷的装甲接缝,用精密仪器测量着每一个构件的尺寸。
当然了,那门依旧残留着热量的电浆炮,最让他们侧目。
“这是战忽局做出来,用来忽悠外国人的?”
“把我们都忽悠瘸了啊!”
“对啊,我们这些日夜钻研的科研人员看到都觉得惭愧啊。”
“老李你看这个传动结构!根本不是传统液压路数,这合金材料的应用得太巧妙了!”
“但又有点说不出的怪异,效率高得离谱。”
一位戴着深度眼镜的老专家激动地指着机甲的膝关节。
另一位来自电科集团的专家立刻反驳,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在脚手架上吵起来。
“怪异?何止是怪异!”
“你看这能量传导线路的铺设,完全违背了常规的电磁屏蔽原则,但实测下来干扰几乎为零!
“这用的到底是什么材料?什么理论?”
“但是它工作效率极高,没有看见机甲开炮的情形么?我们要不要学这种框架?”
类似的争论在各个部位都在上演。
这台机甲所展现出的技术细节。
每一处都在冲击和颠覆他们数十年建立起来的认知体系。
仿佛在翻阅一部来自遥远未来的工程天书。
没有办法。
他们怎么都料想不到这是有人开挂制作出来的。
还在用过去的思维来论证这挂哥做出来的东西,当然肯尼迪遇上路易十六——都摸不着头脑。
在脚手架下方稍远一些的空地上,赵辰与张兆忠站在一位老领导面前。
老领导身姿挺拔如松,虽年岁已高,但眉宇间那股经过血火淬炼的锐气与威严却丝毫未减。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将官常服。
头上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仿佛每一根都坚守着严格的纪律。
老领导眼神深邃而明亮,如同鹰隼般锐利。
赵辰知道,这才是真正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国家卫士。
他姓苗,名卫国,一个与他经历无比契合的名字。
他曾在南疆的丛林里打过反击战。
在波涛汹涌的南海之上与挑衅者拼过刺刀。
也在世界屋脊的高原上保卫过边疆。
军功章足以挂满胸前。
“情况就是这样,苗首长。”张兆忠局座在一旁恭敬地向老领导补充汇报完毕。
苗老将军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落在赵辰身上。
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小赵同志,不必紧张。”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
带着老一辈军人特有的直爽。
“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其他研究所那些吵吵嚷嚷的技术大拿,已经初步研究论证了一下。”
他抬手指了指喧闹的脚手架:“结论是
“这大家伙,不仅仅是看着唬人。”
“其作为未来战场重型武器平台的实战可行性,非常大!”
他顿了顿,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名老将军的专业视角:“抛开那门夸张得不像话的主炮不谈。”
“机甲的负载能力惊人,双肩、后背完全可以模块化挂载不同用途的导弹发射巢,执行远程精确打击任务。”
“双臂的双联装125滑膛炮,本身就是强大的近距离直瞄火力支援平台。”
“更不用说它超过两百公里的越野时速,战略投送和战场转移能力远超现役任何主战坦克或步战车。”
“若是有一百台这样的机甲,比起千台的坦克的战斗力都要强。”
苗老将军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看向张局座和赵辰:“小张啊,你们战忽局这次弄出来的东西,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用来做战略忽悠,是不是有点,太过于浪费了?”
“我们军部很关心一个问题,这东西,能量产吗?”
这是赵辰第二次被问及这个问题了。
而且是由级别如此之高、眼光如此毒辣的老将军问出。
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神色。
心中飞速思考如何解释这“手工打造,依赖外挂,难以复制”的核心难题。
就在他组织语言,准备再次委婉解释时:“叮!”
一声清脆而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监测到重大战略忽悠成果!」
「目标:灯塔国及其军事科技联合体」
「事件:基于宿主展示的‘夸父机甲’及‘电浆炮’所产生的巨大科技代差压力与战略恐慌,灯塔国最高决策层已紧急批准启动‘泰坦巨神’计划(projecttitangiant)。」
「详情:该计划旨在倾全国之力,追赶并超越宿主所展示的机甲技术。首期特别预算180亿刀了已通过上下议院紧急授权流程,后续总额度预计高达750亿刀了。」
「影响评估:」
成功诱导灯塔国将巨额战略资源,投入一个被严重误导且基于错误技术前提的研发方向。
极大消耗其科研精力、财政预算及高端工业产能。
在其军工复合体内制造了技术路线分歧与内部竞争消耗。
有效迟滞了其在其他更具现实威胁领域,如高超音速武器、下一代空优平台、分布式无人系统等的投入与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