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震惊的院士(1 / 1)

广场上的喧嚣如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

各国记者和武官们被安保人员礼貌地阻隔在一定距离外。

但是,他们的镜头和目光依旧死死锁定在那台沉默的钢铁巨神身上,不肯离去。

各种语言的追问声此起彼伏,试图从任何可能的缝隙中抠出一点信息。

张兆忠局长脸上挂着那副职业性的、略带神秘的笑容,又应付了几句。

什么“性能优异,符合发展预期”的片汤话。

他瞅准一个机会,转身快步向展台后方的工作区走去,额头上还带着刚才忙出的细汗。

刚走到临时搭建的板房门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一个略带急促和责备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兆忠同志!你这是在胡闹啊!”

张兆忠一抬头,只见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男子正快步走来。

对方的眉头紧锁,脸上带着难以置信和一丝愠怒。

他身后还跟着十几名同样穿着工作服。

一看就是技术骨干的年轻人和学生。

来人正是国内航空工业的泰山北斗。歼-15“飞鲨”舰载机和最新型歼-35隐身战斗机的设计师——王华巍院士。

“保密条例你难道都忘到脑后了?”

王院士走到近前,压低了声音。

但语气中的严厉丝毫不减:“如此先进、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军事装备,其技术细节属于最高级别的秘密!”

“怎能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放在航展上,还让它它跑出去了?!!”

王院士是作为航展的特邀专家前来为几个外贸项目站台的。

原本在室内展馆和人交流。

却被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呼和后来那地动山摇的奔跑声彻底惊动。

当他带着团队出来,亲眼看到那台银灰色的巨人以及它狂奔飞跃的视频回放时。

这位一生致力于尖端航空装备研发的大科学家,彻底无法淡定了。

这机甲太犀利了!

应该藏起来,等发展个两三代再拿出来露脸。

现在拿出来不就是给鬼佬提示么?

越想越是觉得心痛。

连看向局座的眼神都变得凶猛了起来。

面对这位国宝级的院士,张兆忠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连忙赔着笑脸解释道:“王院士,您别急,先消消气。”

“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这个这是我们第六局的项目产品。”

“第六局?”王院士闻言一愣,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几分,满是狐疑。

“张局长,你可别糊弄我。你们第六局战忽局嘛,大名我是听过的。”

“但你们不是主要负责战略干扰方面的工作吗?”

“什么时候有研发能力了?”

“还是这种先进的科技?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身后的团队成员们也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可能”。

战忽局能忽悠出图纸和概念他们信。

但忽悠出一台能跑能跳还能飞的实物机甲?

这绝对不可能。

“哎呀,王院士,此一时彼一时嘛。”

张局座脸上的笑容更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

他一把拉过刚刚走过来的赵辰。

“放在以前,我们第六局确实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

“只能搞搞理论,放放烟雾弹。”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超级天才的加入!”

他用力拍了拍赵辰的肩膀,像是展示一件稀世珍宝:“这台夸父机甲,从概念设计到具体技术实现,全都是小赵工程师一手主导的!”

“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协调了后勤部门的技术骨干,调动了库存的一些退役装备,进行改造与重新设计”

“前后只用了三个多月,就把它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三三个月?就造出了这个东西?”王院士的声音猛地拔高。

充满了极致的震惊。

他是搞装备研发的,太清楚这其中涉及到的材料学、结构力学、动力系统、传动机构、控制系统等等是何等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款新型战机的研发周期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三个月造出巨型机甲?

这已经不是奇迹,而是神话了!

“这位是王华巍院士,歼-15和歼-35的设计师。”张局座连忙给赵辰介绍。

赵辰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问好:“王院士,您好。久仰您的大名。”

他的态度十分谦逊,丝毫没有因为眼前的成就而显得倨傲。

王院士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上下打量着赵辰。

似乎想从他身上看出些不同寻常之处。

他深吸一口气,暂时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决定先从技术细节入手。

“小赵同志,你好。”王院士推了推眼镜,语气变得严肃而专注。

“我对你设计的这个夸父机甲,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它背部的那门武器系统,我看它的结构和常规化学能武器完全不同,能量传导和约束方式也极其特殊。”

“它是不是应用了某种新型的等离子体生成与磁场约束原理?”

“它的能量转化效率大概在什么量级?瞬时功率峰值”

王院士一连串抛出了好几个极其专业的问题,都是关于那门猴版电浆炮的核心技术难点。

他身后的技术团队也立刻竖起了耳朵,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赵辰心中早有准备,他面色不变,从容不迫地开始回答。

他没有直接给出系统蓝图里的正确答案。

而是巧妙地结合了一些公开的前沿物理理论,掺杂了一些听起来高深莫测、但细究起来却又有些模糊的设计思路。

抛出什么“非线性磁场共振、高密度能量瞬态聚焦、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流”等概念。

描述得天花乱坠,听起来极具开创性和颠覆性。

有些关键节点却又语焉不详,或者用“特殊工艺处理、核心算法优化”等词汇一笔带过。

王院士听得极其认真。

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时不时还会打断赵辰,追问一两个细节。

赵辰则总能凭借对系统技术的粗浅理解和「金属亲近」带来的直觉,给出一个似是而非,又能自圆其说的答案。

“嗯非线性约束这个思路确实大胆回去得让团队用超算模拟验证一下才有可能。”

王院士喃喃自语,在本子上又写下几行公式,眼神中充满了思索和探究的光芒。

就在这时,赵辰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天赋系男神 我一个主播,会的多点很正常吧? 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 机械师烧钱?幸好校花重金求子 走出小西山 独我踏雪凝霜 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白骨铸躯,幽火铸魂 谍战生存指南 软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