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科技采购部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要掀翻屋顶。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保持着专业:“您好,星空科技采购部是的,我们需要最新批次的电容屏样品,数量加倍,对,还是用最快的空运。”
自从沈墨华宣布了十亿美金的第一期投入后,采购部就彻底陷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沈墨华给他们开了前所未有的权限——
只要是研发需要的设备和材料,无论价格、无论产地,一律优先采购,不计成本。
这道指令像一道闸门,瞬间打开了全球采购的洪流。
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上,采购清单已经拉到了几十页,每一项后面都标注着“紧急”“优先”“空运”的字样。
最上面的几项是电容屏样品,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的顶级厂商,每一片样品的价格都高达数千美元,而他们一次性就订购了上百片。
这哪里是采购,简直是在疯狂扫货。
“主管,德国那边回复了,微型传感器的样品可以提前发货,但需要支付加急费。
一个年轻的采购员拿着报表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
“付!”
他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传感器,将直接影响手机的触控精度和反应速度,是沈墨华特别强调的关键部件。
采购部的团队成员们几乎都住在了办公室,沙发上堆满了折叠床和毛毯,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速食面的味道。
有人在核对专利清单,试图从全球各地搜罗多点触控相关的技术专利;
有人在联系物流公司,协调从不同国家发出的货物运输路线;
还有人在和供应商谈判,争取优先供货权。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但动作却依旧迅速麻利,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
几天后,星空科技的实验室里俨然成了全球顶级硬件的博览会。
从日本空运来的电容屏样品被小心翼翼地放在防静电托盘里,每一片都贴着详细的参数标签;
韩国产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整齐地排列在测试架上,等待着续航能力的极限测试;
德国的微型传感器被装在特制的包装盒里,旁边放着厚厚的技术手册。
物流人员和实验室助理们忙得脚不沾地,不断有贴着“易碎”“加急”标签的包裹被送进来,拆开后露出一件件价值不菲的精密元件。
他们围着最新到货的电容屏样品,用专业仪器进行精度测试,数据被实时传输到电脑里,形成密密麻麻的曲线图。
“这片日本产的样品响应速度快了10毫秒!”
采购狂潮不仅限于硬件设备,还延伸到了技术专利领域。
沈墨华深知专利对于智能手机的重要性,尤其是多点触控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必须在专利布局上做到万无一失。
采购部联合法务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相关专利,无论是已经授权的、正在申请的,还是处于闲置状态的,都一一评估、洽谈收购。
短短几周内,他们就斥资数千万美元,买下了十几项关键专利,为后续的研发和量产扫清了法律障碍。
——————
与此同时,远在芝加哥的摩托罗拉总部大楼里,一场例行的部门会议正在进行。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墙上的投影屏幕上显示着不断下滑的销售数据,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让这家老牌通讯巨头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对了,最近市场上有些奇怪的动静。”
他皱着眉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他们的采购量已经影响到了市场价格,我们后续的供货可能会受到影响。”
会议室里的其他高管们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却大多带着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一种老牌巨头的傲慢,“现在是什么时候?互联网泡沫刚破,到处都是想捞一笔就走的投机者。这种疯狂采购要么是虚假消息,要么就是某个不懂行的资本在瞎折腾,用不了多久就会销声匿迹。”
“可是他们买的都是最顶级的元件,看起来不像是投机。”
“得了吧,托马斯。”
技术官摆了摆手,语气里充满了自信,“电容屏技术还不成熟,离商用还有很远的距离。就算他们买再多样品,也做不出能上市的产品。”
他顿了顿,带着一丝嘲讽,“我看这就是泡沫破裂后的谣言,用来吓唬人的,别当真。”
其他高管们纷纷附和,会议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在他们看来,摩托罗拉作为行业巨头,拥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根本不需要担心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
更何况在这个资本紧缩的时期,任何大规模的硬件投入都像是自杀行为,他们坚信这家神秘公司很快就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消失。
“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彻底打消了托马斯·赖特的担忧。
他想起供应商描述的那家公司的采购规模和专业程度,不像是在开玩笑。
但看着其他高管们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又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紧张了。
毕竟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期,任何一点异常动静都可能被放大。
最终,他摇了摇头,将这个疑虑压在了心底,转身投入到繁琐的成本削减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