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己恩师——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陈子壮,
朱慈璧心下一惊,以为发生了何种要事,赶忙正襟危坐,道,
“恩师,有何要事启奏,速速讲来?”
朝中百官也都是一脸好奇的看向首辅大人,想看看首辅陈子壮所奏为何事?
“去年陛下海路北伐成功,大胜清军,扬我朝囯威,光复我南明旧都南京城,实为我朝第一大幸事,自然是可喜可贺,
然老臣有一事不明,为何陛下非要乾刚独断,放弃旧都南京,而重新营造新都江陵城呢?
南京城,紫金山在东,形似巨龙蟠卧,石头山在西,如同虎踞守关,
加之北面有长江天险,南边有聚宝山拱卫,
如此龙盘虎踞、易守难攻之地,正是建都之所在,
定都南京,北可沿京杭大运河和海路北伐北原,进军淮河、黄河中原之地,
南可控制我朝东南数省之赋税钱粮重地,
西可通过长江流域,控制长江两岸之地,
加之南京所在的江东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养活百万之众,不在话下,
南方六朝皆是定都于此,更是我大明旧都,
我大明建都于此,到今我隆武元年,已经278年,
国运、气运皆在都城南京,陛下为何要放弃南京而选择营造新都江陵呢,
老臣实在理解不了,望陛下给老臣解惑!”
闻听首辅大人此言,朝臣们皆是大赞,
隆武帝朱慈璧,十一月突然下令营造新都江陵,并于明年三月底就要迁往新都之时,
因刚刚北伐成功,拿下旧都南京,君威正盛,
故,那时朝臣们自然没有敢出声反对,
不然,若在平时,早就在内阁首辅陈子壮的率领下逼宫了,强行让隆武帝改变他们认为迁都江陵之错误决定,
饶是如此,迁都旧都南京后的今天大朝会上,
此刻见首辅大人第一个出头反对迁都,也都纷纷跟上,
“望陛下,给臣等解惑!”
虽然自己被逼宫了,但朱慈璧并没有生气,因为这些朝臣都是心向南明的忠臣,
不然营造新都如此巨大的工程,中间的油水有多少,想想也能知道,
虽然隆武帝朱慈璧,去年因为大胜清军,缴获了海量的财富,兼之迎娶了世界首富郑氏之女为后,加之隆武开关后,大力发展海外远洋贸易,
如今南明朝堂不缺钱!
谁又会嫌弃钱多呢,营造新都江陵城,如此巨大的工程,百官只要同意,手中稍微过滤一下,那钱不就来了,
但此刻,隆武朝的百官在内阁首辅陈子壮的管理下,却没有如此,
对于如此首辅陈子壮,领导的南明朝堂,
隆武帝朱慈璧自然是十分欣慰,也十分开心,自然更加不会因为内阁首辅陈子壮和朝中重臣对迁都之事的不理解而加罪于内阁首辅陈子壮,加罪于朝中百官!
虽然现在不理解,想不透,但只要自己能讲透,讲清楚定都南京,绝对是弊大于利,
和选择迁都新都江陵城,是利大于弊,
自然朝堂们就清楚了自己为何放弃南京,而选择新都江陵了!
对此,朱慈璧早有准备,向身旁的贴身太监张福禄道,
“给朕,抬大明堪舆图来!”
“诺!”
稍许,贴身太监张福禄指挥十个小黄门,抬着一个画有大明全国堪舆图的巨大屏风,放在了百官之前!
见状,朱慈璧走下御阶,来到大明堪舆图前,取过旁边的手杖,指着长江下游如今南明朝臣所在的南明旧都南京城道,
“诸位爱卿,请看,此为我大明旧都南城,也是南方六朝之古都,
东有紫金山,西有石头山,南有聚宝山,北有长江天险,
龙盘虎踞,还位于江东平原之上,农业发达,水源充足,
且东南可控制江苏、浙江、福建之地的钱粮赋税重地,
确实是临江临海,还位于京杭大运河之上,位置优势!
但自古以来,就是守江必守淮之说!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淮河和长江相连,
一旦控制了淮河,那北方之地就没有了可以大规模训练水师之地,
毕竟黄河虽长,但过于平缓,不适合大规模的训练水师,
然今,我朝淮河之地已经丢失,短时间之内,决无可能,再次北伐夺取淮河之地,
因为我朝的骑兵、步兵和满清相比,战力差距太大,
而要想再次北伐,以夺取淮河之地,没有强大的骑兵和步兵,只靠我朝强大的水师,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今,我朝控制下的江东之地,并没有合适养马之地,
故,想要培养一直出色的骑兵,没有优质战马,显然是不可能的,
即使过一百年,也不可能实现!
但今,控制淮河之地的满清,想要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水师,却是能实现的,
清廷就可以训练出一直不弱于南明水师的强大水师,
清廷的辽东水师就是明证!
仅仅用了不到五年时间,清廷就在辽东之地训练出了强大的辽东水师,并一举攻破了大明的水师基地皮岛,
若十年后,清廷在淮河之地,再训练出一直强大的淮河水师,
辽东水师和淮河水师,两支强大的水师,从京杭大运河南下,进攻我朝都城南京北面之长江天险,
朕不说,那画面诸位爱卿定然能想到!
故,没有淮河之地的南京北面长江天险,
只要从一处渡过长江,那凭借北方满清八旗骑兵和步兵强大的战力,攻克南京就是迟早之事!
这也是为何定都南京之地的政权,在丢失淮河之地后,仅仅几年就被北方政权所攻灭!
如三国之吴国、南朝的陈、南宋末年等等,
失去淮海之地后,大多坚持不了十年的主要原因!
而我朝开国太祖洪武帝,之至于能北伐成功,
从公元907年唐朝灭完,一直到大明开国的公元1368年,
差不多500年,才出现我朝太祖爷,仅此一人,如此风流人物,竟然能以南方统一北方,
但如太祖如此风流人物,世上又有几人,
朕有自知之明,绝无太祖爷之能,更不可能以南方统一北方,
故,能做的只有迁都长江以北的地的江陵,以北对北!
此也是在失去淮河之地后, 而选择依旧定都南京的弊端之一,
仅有北面长江防线一条防线,可以说是,
处处设防,而处处无防!
定都南京弊端之二,也是相当致命的,
南京之地以北有长江,以南则为钱塘江,
南京夹在两江之地,看似南北两条防线,实则战略纵深太小,
一旦南京被破,第一选择只能南下逃往杭州,
南京城之南并没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河,只有京杭大运河,
一旦东面的京杭大运河被敌人占领,则只能从路上逃亡,
但我朝骑兵、步兵战力低下,绝不是满清骑兵之对手,
如此,纵深不足 ,一旦都城南京被破,皇室成员不能快速南下,那我南明灭亡就是必然之局,
此定都南京之第二个弊端,防御纵深不足!
其三,我朝南京之地,经过278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成规模,
但秦淮河之水的莺歌燕尔,已经浇灭了南京城的虎豹熊心,
南京虽然是龙盘虎踞之地,但却已经没有了虎豹熊心,
此定都旧都南京之第三大弊端!
其四,南京位置过于靠东,不利于如今统治整个南明天下,
历史上定都南京之南方六朝,都曾面临长江上游之地,特别是荆州的叛乱,
我朝也是如此,武昌之地的左良玉大军东下就是如此!
其五,嘿嘿,就是南京之地太热了,夏天温度太高,
朕出生于北方之地,实在是有点顶不住这南京的酷热天气,
不知诸位爱卿,夏天能否顶得住这南京城的酷热天气,
哈哈哈哈……”
朱慈璧说完后,看着满殿朝臣的表情,忍不住哈哈一笑,
听完陛下对定都南京之利弊的进一步分析,
内阁首辅陈子壮等朝廷大员,不得不承认,
没有淮河之地在手的南明,若再选择定都南京,
北面仅仅只有长江天险,此一条防线 ,确实是过于危险,弊大于利,
看来放弃旧都南京,确实是应有之意!”
其他朝廷大员,在听完朱慈璧对定都南京的利弊分析后,也都赞同,放弃旧都南京,另择新都!
看到朝廷大员,都赞同放弃旧都南京而另择新都,
“看来,重头戏来了!”
刚如此想,就听内阁首辅陈子壮继续道,
为何要将新都选择在江汉平原的江陵,而不是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