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宋婉莹满脸通红。
想到今天送东西的时候说的话,不要让她怀孩子。
心里一阵的纠结。
可是没一会这份纠结就被奇异的感觉代替。
轻咬着嘴唇,轻轻闭上了眼睛。
……
翌日,林春生从睡梦中醒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
奶奶的。
这药还真的有劲啊!
本来就年轻气盛的,加之配了药,那劲头更大。
看着已经睡觉还在皱眉的宋婉莹,林春生嘿嘿一笑。
还有点得意。
随后悄悄起床。
开荒以后肯定要浇水,平时都是他和母亲两人去挑水。
这两天差不多就能浇完。
当然了,想要浇透那是肯定不行,工作量实在是太大,能让秧苗活下来就行了,至于收成只能听天由命了。
……
看着水桶都没了,知道是大姐起来跟母亲一起了。
随后直接摸着黑去了田里。
“大姐。”
出来没多久,就碰到了大姐。
“春生,你再睡一会啊!”
“睡不着!给我吧,家里两个孩子呢!你回去吧!”
直接接过去了大姐的担子。
“没事,我喂过奶才过来的。”
“给我!”
林春生拽过了大姐的东西,直接挑了起来。
“行了,你回去吧,妈不在家,孩子要是哭了小麦不一定弄的好。你弟媳也不会弄。”
听到这话,大姐有些迟疑。
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行,那我先回去了啊!”
“恩,走吧!”
林春生答应了下来,就要离开。
大姐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春生,你还年轻,但是也要注意一点身体。”
说完,直接就走了。
听到这话,林春生悻悻的笑了笑。
虽然昨晚动作有些轻,但还是有一些。
看来以后得注意了。
挑着担子向着田里赶去。
一直忙到天亮,两人这才收工回去。
……
吃了早饭,该上工的上工。
打猪草的打猪草。
林春生把大姐叫到了房间里。
“姐,接下来,我弄一些东西,你跟着后面后面学着。”
大姐见状一阵的好奇。
“你要干嘛?这不是蘑菇吗?”
“对,我在提取和培养菌种,说了你可能不懂,我以后慢慢跟你解释。”
林春生看着准备好的试验东西在那里说着。
“你看,这是玉米芯颗粒,就是咱们家玉米芯打碎的粉,不过不能找发霉的,麦麸你认识,这是红糖,这是石膏。我在弄培养基,就是让这些东西在培养基里存活。”
“啊?这玩意这么精贵?还要吃糖?”
大姐惊讶了一下。
“对,但是用量不多,100斤的培养基,只需要1斤红糖就行了。我现在要做的是母本。”
“什么是母本……”
“母本就是……就象咱们种粮食,需要种子,我们就是在弄种子,只不过这个是菌类,有些特殊……”
林春生尽量用自己能听的懂的话术在那里解释。
一次性听不懂没关系。
以后慢慢就懂了。
“我现在按照比例装配……你去烧一锅开水。”
“哦,好!”
大姐松了口气,这个她是最能听的懂的。
趁着大姐烧水,他在那里配料。
这玩意需要高温高压蒸煮,但是没有高压就用锅蒸煮,只不过需要的时间有些长而已。
“水烧好了。”
“恩,好,我也装好,这个需要高温杀菌,不过这个盐水瓶蒸煮的要注意,先用热水预热一下,不然的话到时候容易炸了。”
这时候的暖水瓶质量不好。
一不小心就炸了。
随后开始操作了一起来。
预热,放到锅里高温蒸煮。
……
两个小时以后放凉。
“这个要冷一会,我教你取菌种,先从这个蘑菇开始,这叫组织培养……就是从里面挖一块没有被杂菌感染的肉……”
简单的解释着。
弄过来一碗白酒,将银耳、木耳、以及蜜环菌分别用白酒泡几分钟。
然后开始切肉。
“蜜环菌的肉厚,相对来说还好。”
木耳和银耳的组织比较薄,没办法弄太厚,只能用白酒消毒。
效果不是很好。
但是能勉强用。
中间发酵菌丝的时候,如果有杂菌,还需要转移没有杂菌的部分重新培养。
直到出现相对纯净的菌种才行。
大姐闻言似懂非懂。
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里人过来都是一阵的好奇。
除了宋婉莹,其他人都听不懂,也就不问了。
……
下午。
林春生拿着十几个盐水瓶,对着大姐说道:“好了,这一道菌种算是配好了,就看他能不能发芽,到时候我再教你看杂菌。后面还要三道这样的步骤。”
“啊?这么麻烦啊!你都是跟谁学的。”
大姐听到后面还有几道类似的步骤一阵哀嚎。
林春生见状笑了笑:“大姐,你知道这银耳多少钱一斤吗?”
“不知道!贵吗?”
“你说呢!晒干以后,品相好的药二百多一斤。”
未来三四年,价格都很高,这个机会他还是要抓住的。
“多……多少?”
大姐眼睛瞪的大大,就连旁边好奇看着他的母亲都是一阵的惊讶。
至于宋婉莹,她知道这东西精贵。
但是感觉林春生应该培养不出来。
林春生嗯了一声:“对啊!不然你以为我赶忙这么麻烦,这个活不累,就是麻烦,需要细致。”
同一款培养基可以适用三种菌种。
倒也省去了麻烦。
就看能不能成功。
大姐看着玻璃瓶,一脸的不可置信:“真的假的,这东西不要一斤,哪怕是半斤也不得了啊!难怪这么精贵,还要吃糖。”
“是啊!所以啊,这东西以后要小心点,到时候我检查的时候带着你!”
林春生笑呵呵的将东西给收了起来:“这东西不能阳光晒,不能热到,也不能凉到,咱们这房间的温度刚刚好,就在这里仰着,接下来十来天都不用管,等菌种长出来,到时候再用灭有杂菌的部分继续培养就行了。”
随后将东西给放了起来。
未来几天,定期检查就行了。
后面还有几次类似的菌种培养,到时候慢慢教大姐。
还有一个星期就要秋收了,这段时间他也不准备进山了,钱暂时够用就行。
……
一连几天过去。
姥姥那边的东西也送了过去,望远镜自然暂时不归还。
九月中旬,村里的秋收开始了。
哪怕是林春生也必须得参加劳动,不参加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