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通忙活,院子里堆放了不少东西。
用来种天麻的树还不能腐烂,特地用旧的柴火垫一下,横竖交叉堆放,放树干可以通风。
……
“亮孩!”
林春生正在那忙着,外面走进来一个人。
正是马如昌。
林春生闻言停下了手中的活,拍拍手:“大伯,来看兔子?”
之前说来看看兔子的,最后还是没来。
马如昌嗯了一声:“是啊!我来看看。”
“在屋里呢。”
林春生带着他去了屋里。
“这兔子拔了毛了?这还能活啊?”
马如昌看着兔子,好奇的问道。
兔子大队也养过,但是没见过拔毛的兔子。
林春生笑着嗯了一声:“县里农技站那边的畜牧站拔毛了,一年两次,五六月的时候,八月底的时候,太冷的话不行,容易死。”
马如昌伸头看了看,随后站直了腰。
“这玩意怎么养?和以前的兔子一样的?容易死不?”
“听畜牧站的人说,和以前的兔子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听畜牧站的人说,小兔子一个月以后断奶,一天要喂一两左右的饲料,一个月6斤,8毛钱一斤,一只小兔子大概要4毛8分钱。其他的和我们自家养兔子都差不多。
那边根据你养多少兔子,还会给你精饲料的票。
当然了,平时如果也能带着喂一些饲料的话,兔子长的快,毛长的长,价值更高。”
“啊?还要饲料啊!”
听到要钱,马如昌摇了摇头:“这兔子这么能生,要是养个十只就得四五块钱。而且兔子这玩意太容易死了。”
林春生闻言也是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一旦要钱了,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成本,也是一笔负担。
兔子这玩意太能生了。
一对种兔,如果生育能力好的,一年能下好几窝,几十只。
林春生收回思绪,说道:“我感觉能养。如果不喂精饲料的话,也就长的慢,抵抗力小一些,问题不大。”
家兔又不是没养过,哪里喂过饲料。
马如昌摇了摇头:“这东西是洋玩意,就这么精贵的吗?还要吃饲料,谁家养兔子吃饲料啊!还真没见过啊!
这东西还没养猪省事呢!”
抽了一口旱烟。
随后这才说道:“行了,看也看过了,到时候我和村里人说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养。”
“啊?大队不养吗?”
林春生随口问了一句。
风口就这两三年,过了可就没这个机会了。
到时候种兔怎么弄都是一个问题。
兔种养着会退化。
之前长毛兔确实有零星的引进,但今年是大规模引进推广的第一年。
兔种都是最优质的第一批。
马如昌摇了摇头:“大队就算了,有这个钱和精力还不如养猪,一头猪顶的上二十只兔子都不止了,养猪还有饲料粮呢!”
这话,让林春生一阵的哭笑不得。
这时候养猪,是给猪饲料的。
现在因为产能和工业水平,专业的精饲料基本上都供应养殖场了。
饲料粮,自然是玉米了。。
哪里有猪吃的机会。
不过既然对方都说了,那就算了。
这种事情强求不得。
他只要把兔子养好了,有了效益,自然有的人会跟风。
想到了什么问道:“哦,对了,大伯,我们家的房子漏水,房梁也要坏了,我想在旁边盖新房子。”
“盖房子?房梁坏了?”
马如昌回过神来。
随后说道:“盖房子不用花多少钱,但是你肯定要给粮食啊!你有粮食吗?”
林春生嗯了一声:“是啊!房梁开了一个好大的裂口,要不我带您看看。粮食的问题到时候我来解决。”
他今天检查过妹妹,房梁确实已经有一个大的裂口。
还是要尽快解决。
盖房子要申请,不是说想盖就盖。
马如昌嗯了一声,两人一起进了屋里。
检查了一下,两人这才重新出来。
“你要想好啊!这盖房子可不是小事情,修一修,花不了多少粮食,你要是盖新的,那得不少时间啊,要花不少粮食。”
“我知道,这一根裂了,其他的也不是很保险,还是盖新的吧!粮食的问题我会解决的,您到时候就给批一下就行了。”
现在村里人巴不得有人盖房子。
管饭啊!
这可比给钱还要划算多了,家里能节省不少粮食。
而且还得是干的。
别人家的厨房都是在院子里单独的厨房。
他们家的厨房在堂屋。
马如昌闻言上下打量着他:“你们家还欠大队四十多块钱呢!”
林春生闻言嘿嘿一笑。
“我知道,这段时间我去山里看看,到时候把大队的钱给还上。”
钱其实不多。
但是以前没能力还。
现在都重生了,而且马上就改开了,怎么可能还让自己家里欠大队的钱。
不然的话,哪里好意思吃香的喝辣的。
马如昌闻言想了想,也没说什么:“行,你们商量一下,我给你们批条子。”
“哎,好,那谢谢了啊!大伯!”
“行了,我先走了。”
大队长说完,这才背着手离开。
林春生看着对方离开,这才继续忙活着家里的事情。
下午,家里人回来,林春生将盖房子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母亲知道家里有钱,也就没说什么。
还以为他要盖的是土房子。
但是林春生心里有打算。
盖房子得等到农闲的时候,最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到时候港岛那边应该早就有消息了。
如果有稿费,那他就盖砖瓦房,如果没有稿费,那还是盖土房子。
………………
翌日,一大清早他便起床去了公社。
买了一些铁钉。
又买了一把锯子、几根锯条、老虎钳和锤子,这些东西村里都有,但是借来的太麻烦了。
这些东西平时偷偷用就可以了。
麦麸,是做菌种的基质之一,这个不能少。
他选的配方是比较适合农村的。
菌种培养分为母种、原种和生产种。
他要培养的是原种,用的量不是很大。
哪怕是用来种植的生产种也用不了太多,毕竟他就只是开了半亩地。
玉米芯村里不缺,家里都用来打碎了和猪草一起煮了喂猪,多的则是拿来当柴火烧。
每家都会分一些。
麦麸公社也有卖的,用量也不是很大。
他又买了一点石膏。
又买了一些盐水瓶,用来培养菌种用的。
至于培育菌种的塑料袋,则是准备去供销社买一些装白糖的袋子,暂时不用太多。
够用就行。
顺便买了一把刮胡刀,到时候切割菌种用的。
准备工作做好,这才重新回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