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生出来以后,脸上憨厚的表情便消失了。
看了看后面的巷子,快步消失在了巷子口。
……
百货商店进门处,林春生打量着这个百货大楼。
普通的水泥地面,普通的木质边框的玻璃,房顶没有吊顶,一些吊扇在那里忽扇忽扇的旋转着。
说实话,和后世的商超比起来确实有些差距。
但是在这年代绝对算的上的高档场所之一。
现在不是周末,里面的人也不少。
有些吵。
心里琢磨着买些什么东西回去。
一楼是日常用品和副食品,二楼三楼是高档用品,四楼是办公的地方。
他记得三楼的角落,有一个单独的局域,可以用侨汇券购买一些稀罕东西。
很多在外面需要票的东西,在那里都不需要票。
只需要侨汇券就行了。
例如手表、收音机、自行车……
只不过价格比正常销售要贵许多。
四下看了看,直接去了卖酒水的地方。
大部分都是本地酒水,少量的名酒,毕竟酒水也有地域性。
柜台上的酒都标的有价格。
茅台8块一瓶。
五粮液:6块4毛,
汾酒:7块2毛。
泸州老窖:2毛1
董酒……
剑南春……
……
最贵的不是茅台。
而是产自烟台的大金奖白兰地:14块1毛。
(一个冷知识:葡萄酒早就有了,1952年第一届名酒评选中,有三款葡萄酒入选,白兰地是其中之一。白兰地是蒸馏酒,另外两种是普通的葡萄酒。)
汾酒的价格比五粮液还要高。
不过也不奇怪。。
差距不是很大。
而大金奖的白兰地,也就是葡萄蒸馏酒,1953年的时候,就已经卖到5块多一瓶。
算了一下手中的酒票。
工业券没有时间限制,他不是很着急用。
手中的13张酒票可以买13瓶酒,茅台除外,茅台需要单独的酒票,或者用工业券。
思索了一下,见服务员不忙了,这才对着服务员说道:
“同志,给我拿几瓶酒!”
卖酒的是男同志。
闻言走了过来:“你要什么酒?”
“9瓶五粮液,4瓶汾酒。”
普通酒用酒票感觉有些不划算。
这些酒以后自己喝,或者招待客人,送人都是很好的东西。
对方诧异了一下:“你有那么多票吗?”
“有!”
林春生将酒票都拿了出来。
又掏出一些钱递给了他。
服务员接过去检查了一下,也没说什么,清点好了以后找零。
“一共86块4毛,这是找零。”
随后开始给他拿酒。
林春生接过钱放在手里。
这时候的很多酒大部分都是玻璃瓶,13瓶用绳子扎成了一提。
看着茅台酒,思索了一下。
还是买了两瓶,花了16块钱。
用了16张工业券。
20张烟票看着挺多的,其实就一条。
5毛一包的中华,买了4包。
4毛2一包的牡丹买了4包,剩下全买了3毛8的大前门。
不同的人给什么样的烟。
又花了 8块2毛4。
都弄好了以后,他这才提着东西去了其他地方。
糖票五斤,买了二斤红糖,没有买多,这东西有票可以在供销社或者大队的代销店买。
一斤桃酥,花了一张副食品券。
其他的就没有再买了。
买多了,让人看到了不好。
至于布票,他都没动,现在拿出来不合适,以后挑块过期的去公社买就行了。
放在明面上的不好买。
消耗品问题不大。
工农牌洗衣粉,4两装的两毛三。买五袋。
香皂四毛二,买了5块。
肥皂3毛2,洗衣服要用,买了十块。
牙膏4毛4,买了三管。
牙刷……
味精,一两的小袋装没买,大袋装的2块2一斤,买了一袋。
洗发水,6毛5一斤,带瓶子7毛。
看着柜台里放着的雪花膏。
雪花膏的牌子很多种,最贵的自然是雅霜,但是这里没有卖的。
倒是有袋子装的。
也有玻璃装的。
尤豫了一下。
买了两瓶万紫千红牌子的雪花膏,铁盒装,5毛2一瓶。
拿着东西开始转悠了起来。
球鞋?
看着卖成品鞋子的地方,林春生停下了脚步。
凉鞋1块5毛4
解放牌球鞋3块8
回力运动鞋,6块8
在这年代,一双回力运动鞋也算是高档品牌了。
哪怕是城里人很多人也舍不得。
想到自己可能经常要去山里,一双鞋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来心里还在担心自己太高调了,会惹来麻烦。
但是想到政策已经下来,也就不去管那么多了。
实在不行,就找杨志明救人呗!
索性直接买了几双解放牌运动鞋和回力运动鞋,这东西耐造。
父母的脚已经定型,他记得尺码。
宋婉莹的脚比母亲的小两号。
倒是小妹,不知道她的尺码。
到时候去公社买。
估计这丫头得气坏了。
一人一双,他自己两双,到时候再去公社买了换着穿。
既然鞋子都买了,那布也就不管了。
夏季的衣服没必要了,下个月天气就要开始转凉。
哔叽布,四毛八分五一尺,全买了这种布。
这种布结实。
能做秋天的面料,也能做冬天的棉袄的面子。
不过还是买了二尺黑布,他要用来收蜜蜂用的。
溜达了一会,他还是来到了一个柜台前。
猎枪。
这时候的百货商店里有卖猎枪的。
现在可没禁枪,相反还鼓励持有枪支。
当年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提出了“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长城万里营”。
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来岁的孩子,只要能扛的动枪的都要训练。
也鼓励买猎枪。
只需要满18岁,然后去登记一下就行了。
目光只是在土铳上看了一眼就移开了,这种老式的土铳是便宜,但是他看不上。
装弹实在是太慢了。
180
虎头牌双管猎枪。
他一眼就看上了这把猎枪。
“同志,给我拿一把这个枪!”
指着枪说了一句。
对方看了看他,说道:“这个180块钱,你确定要这个?”
“对,就要这个。再给我来一点子弹。”
将钱给掏了出来。
对方诧异了一下,接过钱看了看,问道:“这个要登记的,你哪里人?证件呢?”
林春生这次出来就准备买枪了。
山里太危险了。
直接把户口本都拿了出来,又拿出了大队的证明。
对方接过去看了看。
见是农村的,也没觉得奇怪。
这时候买枪的人,反而是农村的人多,城里很少有人买枪。
特别是近郊的。
这么远的山区,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这不关他的事情。
给他登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