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什么票?”
“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烟酒票都行,还有工业券、副食品券。”
工业券早年就出来了。
现在买很多东西都要用工业券。
工业券是对在职人员按其工资收入比例发放的,平均每20元工资配一张券。
凭工业券购买商品的范围较广,有毛巾、毛毯、毛线、手帕、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缝衣针、缝衣线、油布雨衣、夹胶雨衣、人造棉制品、尼龙内衣裤、皮鞋、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巧克力糖块及定量之外的香烟、茶叶、白酒等。
(免费期,写清楚一点。这是61年规定的,78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不需要工业券了。
很多销量很好的东西需要工业券。
这玩意每1块钱需要一张。
例如自行车。
如果有自行车票的话,是不需要工业券。
如果没有自行车票的话也可以用工业券。
160元的飞鸽牌二八大杠,需要160张工业券。
最早工业券出来的时候黑市卖到三块多钱一张,现在没那么多,但也要一块钱左右。
至于副食品券,则是工资五元发一张。
可以用来购买副食品。
例如糖果、糕点之类的。
1块钱用1张。
不过副食品券现在用的很少了,但是有些紧俏东西还是需要的。
张有全琢磨了一下,说道:“那行,你要多少票,明天早上去黑市,去那里交易。”
林春生摇了摇头:“不在黑市,就在这里。”
这话,让张有全眉头紧皱。
林春生见状解释了一下:“去黑市不安全,在这里交易,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这是你家,你不会乱来,我带东西来。自然也不会傻傻的去举报。”
一回生二回熟。
顿了一下说道:“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价格只要是市场价就行了,我也不还价。两三百块钱的票我都能吃的下,特别是粮票。”
说完,就这么看着他。
张有全在那里纠结着。
此时他感觉自己被架在火上烤。
答应,在家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如果不答应,这个人是一个隐患。
想了想,他还是妥协了。
先试探一下再说:“那行,你晚上九点左右过来,不要带人。”
“行!”
林春生答应了下来。
随后说道:“当然了,来这里我是一个人,但是周围我肯定要带人过来。”
顿了一下,说道:“不过,这个事情,除了东洋,麻子,小郭以外,不要让其他人参与,我说的是任何人知道,你那些朋友里,有人不可靠。”
还是提醒了一句。
有一个混黑市的人,以后他干什么事情都会很方便。
这话让张有全眉头紧皱:“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林春生说完,顿了一下说道:“最近你们应该有一批粮食需要送到肥市,里面别藏东西了。你认识的人里面有人举报了。”
直接提醒。
也算是结一个善缘。
如果对方躲过了这一劫,那肯定会对他有不一样的看法。
哪怕是被抓,自己也提醒过了。
将来对方出来以后,还能继续合作。
80年代,群魔乱舞的时代。
多个朋友多条路子。
张有全听到这话,浑身巨震。
今天下午的时候,他确实接到了调度,明天下午需要运输一部分粮食去肥市。
而且……
确实要带一些东西。
他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真的有人出卖自己,而且还是自己那些兄弟?
毕竟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人。
赶忙收回了思绪,笑道:“好,不管有没有这个事情,都谢谢你了。”
“恩,好!那就这样,我先走了,晚上我再来找你!先说好了,买卖不成仁义在,没必要搞那些有的没的,弄的大家都不开心。”
林春生也不管他相信不相信,还是提醒了一句。
说完,将两个银元递给了他:“这个先放在你这里,也算是诚意了,我先走了。”
随后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这里。
……
张有全将人送到了门口,见人走远了,他这才关上房门。
掏出两个银元,放在了手心。
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脸色阴晴不定的回到了屋里。
“怎么了?怎么去这么久?”
屋里一个少妇正在吃饭,旁边还有两个孩子,大的男孩七八岁,小的是女孩,只有五六岁。
张有全闻言收回了思绪,笑道:“没事!有个朋友找我,让我去肥市的时候给他带点东西,一会过来给我钱。”
自己干黑市的事情,媳妇并不知道。
女人见状也没说什么。
张有全则是将目光看向了两个孩子。
心里在那里琢磨着。
如果那个人说的是真的,一旦出事情了,自己两个孩子怎么办?
曾经他和那些兄弟有过约定。
如果谁出事情了,那剩下的家人,就要负责善待。
但如果真的是自己那几个兄弟,那以后的事情真的说不清楚了。
带着心思,吃了饭打了个招呼便直接离开了。
……
林春生出了胡同,四下看了看。
心里则是在那里琢磨着。
以后干这样的事情不会少,还是要带一个人,否则实在是太危险了。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年喜。
这是他想到的最好的目标。
回去干什么事情,还得带着他。
收回思绪,将目光看向了周围的店铺,现在买东西不合适,等走的时候再说。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刻。
看着路边的公交车,鬼使神差的直接坐了上去。
他还是想去自己媳妇家看看。
南门菜市场距离纺织厂也就三公里左右,中间路过医院和招待所。
路过招待所没有落车,而是在纺织厂家属区停了下来。
下了车,林春生看了看纺织厂家属区。
此时的家属区还只有少量的红砖楼房,大部分还是一层的砖瓦房。
按照记忆,他来到了一个院子。
此时院子里没人,应该是在家吃饭。
林春生也不能进去,就想着能看看。
思绪间
屋里走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手里端着碗筷去厨房。
对方显然也看到他了。
见他伸头看,女孩好奇的问道:“你找哪个?”
看到对方林春生也是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正是自己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