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只要当好人,我就无敌了 > 第5章 陈旧的规则怪谈

第5章 陈旧的规则怪谈(1 / 1)

站在“溪林路7号”的门前,近距离观察下,纪鸣才发现这栋别墅与其说是“破败”,不如说是一种被时间遗忘的“精致死亡”。外墙的涂料虽已斑驳,但仍能看出昔日的雅致轮廓,只是此刻被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所有的色彩都显得黯淡、失真。院子里原本修剪整齐的草坪,如今荒草丛生,但在靠近小径的地方,有明显被多人踩踏过的凌乱痕迹。

他没有贸然闯入,强忍着那股从门内渗出的、仿佛能冻结灵魂的阴冷,绕着别墅外围小心地观察。在门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发现了几个散落在地的烟头,看着很新,与这栋建筑的“年龄”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他在门廊的边上,看到了一小堆薄薄的、纸张泛黄但内容清淅的《河畔别墅入住指南》。

指南内容令人毛骨悚然:

河畔别墅入住指南

(由本社区前安全顾问,老张撰写)

新来的住户,欢迎您入住溪林路7号——这栋依河而建的别墅。作为一处私密性较强的房产,它曾有过寻常家庭的烟火气。为帮您在此获得相对安宁的居住体验,我结合多年在此的经历,整理了这份非强制性指南,权当老友间的经验分享。

第一部分:关于您的别墅

1:请保持“普通家庭”的日常感——比如沙发上搭件常穿的外套、餐桌上留个未收的水杯,不必追求一尘不染的“完美”。过度规整的环境,反而容易打破这里的“平衡”。

2:若家中有婚纱照或全家福,不要固定挂在客厅主墙显眼处或者随意放在柜面或窗台。清淅的“家庭印记”,会把“他们”吸引过来。

3:前院草坪无需频繁修剪,门廊角落可放1-2件旧物如褪色的园艺铲、闲置的塑料花桶。过于精致的“无人感”,会吸引不必要的“关注”。

4:房东留下的整套金属刀具,需收纳在橱柜最内侧的抽屉里,切勿拆封使用。日常建议以冰箱里的剩饭为主,减少长时间在厨房操作的频率。

5:主卧床垫为固定定制款,请勿挪动或掀开底层。夜间若察觉床垫下有轻微“摩擦声”,可理解为潮湿导致的木材收缩声,保持正常作息即可。

6:地下室没有铺地板,所以梅雨季会返潮并带淡淡土腥味,不用在意,检查。如果有异味传来请封死地下室入口

7:若在地板缝隙、墙角发现无法擦除的暗褐色印记,直接用地毯、矮柜或装饰画遮挡。这些印记“不喜欢被直视”,过度清理会加剧异常。

第二部分:关于社区与周边

1:这里人烟稀少,但凌晨12点至3点间,偶尔会出现一名或数名身形模糊的男性身影,在别墅周边缓慢徘徊。他们并非住户,也不会主动搭话,遇见时需低头避开,切勿与他有眼神接触——他总在“查找什么”,任何回应都会引他靠近。

2:若与家人莫名感到烦躁、想争吵,需立刻一起到后院散步。后院的穿堂风能快速缓和情绪,避免在屋内持续对立——负面情绪会“放大”这里的异常。不要轻信邻里或网上关于“别墅曾发生命案”的说法。那些多是对过往普通意外的夸张演绎,过度纠结只会干扰您的判断。

3:确认“他们”在别墅外围时,需保证屋内有至少两种清淅的“人声信号”(如开着电视新闻时说话、或者与家人闲聊)。绝对不能让屋内处于“寂静”或“单人声响”状态——“他们”会被“孤独感”吸引。

4:后院角落的白色旧工具棚,是临时“庇护所”。当感到被强烈窥视、或心慌到无法站立时,可进入棚内反手关门。棚内挂着的蓝色工作服、生锈的扳手,能提供微弱但有效的“安全感”,待恐惧消退后需立即离开。注意:一次停留不超过30分钟,一晚最多使用1次,过度依赖会让“庇护力”失效。

第三部分:当“访客”来临

访客:若夜间(多在22点至凌晨1点)听到礼貌的敲门声,通过猫眼看到一对手挽手、面带温和微笑的年轻夫妻(男方穿浅灰衬衫,女方穿米白连衣裙),绝对不要开门、不要回应敲门声。立即退回二楼卧室,若有伴侣,需用日常的温柔语气聊琐事(如“周末去附近公园散步吧”“明天想吃你做的早餐”);若独自居住,可对着空气轻声说类似内容——重点是“表现出幸福的日常感”。随后你可能会听到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他们会自行“进入”别墅。请继续维持对话,无视楼下的脚步声、物品移动声,也不要从楼梯缝隙往下看。

绝对禁忌(一):对话中严禁提“孩子”“婴儿”“怀孕”等相关词汇——这是触发“异常激化”的关键,一旦提及,所有“伪装”都会失效。

绝对禁忌(二):不要表现出恐惧(如发抖、压低声音)、不要争吵,也不要对着门口问“你们是谁”——任何负面反应或试探,都会让他们停留更久。

只要保持“幸福对话”和“无视”,他们通常会在1小时内自行离开,离开时会轻轻关上门,门外会恢复正常。

第四部分:关于“离开”的可能

(仅在您决心放弃居住、且能承担未知风险时阅读)

前提条件:“离开”的机会,只出现在“访客”与“游荡者”同时出现、且两者“产生冲突”时——此时别墅的空间结构会暂时不稳定。

1:当“访客”在屋内时,若客厅角落突然出现一扇装着旧摄象头的小窗(平时无此窗户),说明“游荡者”在窗外观察。需在“访客”说话最温和的瞬间(如聊“下周去看电影”),立刻开窗跳出——窗外可能是社区小路,也可能是陌生场景,无人能预判。

2:若选择从大门逃离,记住绝对不要反锁或用力关门(必要时确认一遍,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需将大门保持在解锁并虚掩的状态,表现出“日常出门”的松弛感。此时门外有极小概率不再是前院,而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陌生小巷——需立刻沿小路快走,不要回头。

【一行加粗的字】:逃离需所有住户一起行动,独自逃离会让“异常”集中针。严禁向“访客”求助(如说“带我走”),也不要告诉他们“你知道真相”——这会让“冲突”直接指向你。如何在这种“冲突”中逃走,我仅见过一次,如果你不幸触发的话我只能祝你好运。

最后的忠告

朋友,这份指南的内核不是“对抗”,而是“共存”——在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让您能安稳住下去。这里的规则,是我在多年经历中摸索出的“安全边界”,打破任何一条,都可能让“异常”加剧。

“共存”意味着接受偶尔的不适,但能换来稳定的居住;“逃离”则是一场赌局,赢了能离开,输了会陷入更糟的处境。

无论您选哪条路,愿您能避开不必要的风险,找到真正想要的安宁。

——您未曾谋面的朋友,老张

2017年3月8日

借着昏暗的光线,他快速翻阅。越是往下读,他心头的寒意就越重。这绝非普通的入住须知,而是一份在极端恐怖中挣扎求生的经验总结,措辞看似平和,内里却充满了绝望的警告。那位“老张”的笔触,带着一种试图用日常逻辑包装不可名状恐惧的努力,更显诡异。他的目光落在最后一行日期上——“2017年3月8日”。

2017年?纪鸣的心猛地一沉。现在是2025年,这意味着这份指南是八年前写的。那个自称“老张”的前安全顾问,在八年前就已经摸索出了这套看似能“共存”的规则体系?那他本人现在在哪里?是成功“逃离”了,还是……他写下的这些所谓“安全边界”,最终并没能让他安稳地“住下去”?这个日期象一块冰,硌在他的思绪里,让指南上那些“温和”的建议,瞬间蒙上了一层更为不祥的色彩。

“保持‘普通家庭’的日常感”、“清淅的‘家庭印记’会吸引‘他们’”、“过于精致的‘无人感’会吸引不必要的‘关注’”……这些规则碎片在他脑中飞速组合,此刻却仿佛都带着老张六年前绝望的馀温。他特别注意到了关于“访客”(那对年轻夫妻)和“游荡者”(徘徊的男性身影)的描述,以及那个关键的“离开”条件——需要“访客”与“游荡者”同时出现并产生冲突。

他尝试着推了推那扇厚重的防盗门。

“吱呀——”

门,竟是虚掩着的,而且没有上锁。这立刻让他想起了指南第四部分关于“大门需保持在解锁并虚掩状态”的提示。

一股混合着陈腐、潮湿和某种难以名状的甜腥气味扑面而来。纪鸣深吸一口气,不是出于勇气,而是纯粹的生理紧张,他握紧了肩上的绳索,一步迈入了别墅内部。

瞬间,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薄膜。门外的雾气与微弱天光被彻底隔绝。别墅内部的光线来源不明,是一种昏黄、粘稠的状态,仿佛凝固的琥珀。更诡异的是时间感,手表指针的走动变得时快时慢,甚至偶尔逆时针颤动,让人头晕目眩,难以判断究竟过去了多久。

他没有立刻深入,而是摒息倾听。死寂,绝对的死寂,连自己的心跳声都显得过于响亮。他想起规则中关于“保持人声信号”、“避免寂静”的警告,意识到独自一人的自己,此刻可能正处于一种危险的“孤独”状态。

很快,纪鸣在别墅客厅发现了三名幸存者。他们分散在不同的角落,状态极差,是三个穿着蓝白色校服的高中生,两女一男,身上还背着书包,显然是放学后或是周末前来“探险”的。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僵立在客厅中央,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对面墙壁上一块不起眼的、已经干涸的暗褐色污渍,他的身体如同被无形的绳索捆绑,连指尖都无法颤动,只有额头上不断滚落的冷汗显示他还清醒着——他触犯了“请勿直视墙角印记”的规则,遭到了最直接的反噬。

不远处的餐桌旁,一个短发女生蜷缩在椅子后面,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巴,眼泪无声地流淌,校服外套的肩头已经被浸湿。她因为极度的恐惧,完全忘记了《指南》中关于需要保持“人声信号”以驱散孤独感的提示,长时间的沉默让她几乎与周围的死寂融为一体,脸色呈现出一种缺氧般的青灰色。

而第三个长发女生则倒在通往二楼的楼梯拐角,她的情况最为诡异——她似乎想提醒同伴,又不敢出声,于是用手指死死指着楼梯上方某个看不见的东西,另一只手则拼命抓挠着自己的喉咙,嘴巴一张一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仿佛声带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她的目光也停留在上墙壁污渍,显然同时受到了两种规则力量的侵蚀。

“好了,没事了…我们就象平时在家里一样,小声说说话就好…”纪鸣深吸一口气,迅速用手机录下一段平稳的、带有日常闲聊语气的话,设置成循环播放,然后将手机音量调到适中,放在门厅中央。

这是他理解的“人声信号”——既维持了必要的声响,又能让他腾出双手,同时避免因自身情绪波动导致声音失控的风险。

做完这一切,他才小心翼翼地靠近。先是来到僵立不动的眼镜男生身边,用手指极轻地碰了碰他的手臂,然后借着背景音,用几乎与录音同样平稳的语调低语:“同学,能听见我吗?我是来帮忙的。现在,跟着我的声音,慢慢…慢慢地把眼睛从那里移开,看我这里。”

男生身体猛地一颤,如同溺水者抓到浮木,眼中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眼球开始艰难地转动。纪鸣持续用平稳的语调引导:“对,就这样,慢慢的…那只是墙上的一块旧痕迹,和我们没关系…没关系…”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如同挣脱枷锁的急促喘息,男生身体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被纪鸣及时扶住。

他接着转向蜷缩在餐桌旁的短发女生。他保持距离蹲下,让录音的声音能清淅地传到她那里。“嘿,没事了,”他的声音融入背景音中,显得不那么突兀,“来,试着跟着我呼吸,吸气…呼气…对,不用急着说话,先慢慢松开手,正常呼吸…”他耐心地引导着,直到女生捂住嘴巴的手缓缓放下,开始大口大口地吸入空气,虽然依旧惊恐,但那种窒息的青灰色开始从脸上褪去。

最后是楼梯拐角的长发女生。纪鸣没有贸然去动她指着上方的手,而是先靠近她耳边,用稳定且不容置疑的语气低声说:“听着,我在这里,现在安全了。慢慢把手放下来,对,放松你的手和喉咙,我们不需要指,也不需要喊,慢慢来…”他一边说,一边轻柔但坚定地将她那只指着上方的手按下来,同时另一只手稳住她抓挠喉咙的手臂。女孩的挣扎渐渐减弱,紧绷的身体开始松弛。

整个过程耗时漫长且精神高度紧张,如同在雷区行走。纪鸣不仅要关注三个学生的状态,还要分神留意手机的循环播放,确保“人声信号”不中断,任何意外——无论是录音停止,还是他自己发出不该有的声响——都可能引来“游荡者”或触发其他未知后果。

当他终于将三个暂时脱离规则直接束缚、但依旧惊魂未定的高中生聚集到门厅,让他们能彼此依靠,并示意他们可以跟着录音小声说话以维持“信号”时,才感觉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纪鸣看着刚才顺手拿的一小叠由“老张”在2017年写下的、充满绝望智慧的《指南》,又看了看别墅深处那更加浓郁的黑暗。六年前……老张,你最终是离开了,还是变成了这里“规则”的一部分?纪鸣思考着,聚集幸存者只是第一步。根据这份六年前的指南,他们需要维持“人声信号”来驱散孤独感,需要警剔可能随时出现的“访客”或“游荡者”。

而那个在论坛帖子中被提及的、在二楼梳头的“长发身影”,是否就是指南中提到的“访客”中的那位“女方”?或者,是别的什么?

逃离的关键,在于引发“访客”与“游荡者”的冲突,但这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

纪鸣深吸一口气,对三个高中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压低声音,开始模仿指南中的建议,用尽可能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日常”语气说道:“好了,同学们,没事了……我们就象…就象在教室里自习一样,保持声音,但别害怕……深呼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早知天下事,买尽世间田 末世:我有一座怪物园 谍战不站队,孤狼搅动上海滩风云 混元医仙 大宋宠妃陈三娘 上交系统后我和统子混上了铁饭碗 老笔记本裹着半块烤红薯 失业后钓鱼暴富,美女老婆惊呆了 我一键盘手,怎么就登顶娱乐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