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全民备战(1 / 1)

“文明生存计划”——这六个字如同最高指令,瞬间重构了曙光联盟的一切优先级。昔日围绕发展、探索、交流的温和氛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高效、近乎偏执的战时状态。整个联盟,如同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出了低沉而危险的轰鸣,开始为一场关乎存亡的终极战争全速运转。

“摇篮”控制中枢成为了计划的绝对核心。守望者ai的算力被近乎全部征用,用于运行无数个关于“寂灭潮汐”的预测模型、“噬”污染的模拟对抗、以及各种避难所或逃生方案的可行性验证。海量的能量从光海和“摇篮”自身的储备中被抽取,优先供给科研和关键工业部门。

原本用于生态维持和扩张的资源被大幅削减,数个非必要的浮空大陆生态园被暂时关闭,其能量和自动化维护单位被调往工业区。珍贵的法则结晶体和新合成材料不再是试验品,而是被列为战略储备,严格管控,只用于最高优先级的项目。

光海前哨基地也接到了同样的指令。所有民用扩张计划暂停,资源开采效率提升至极限,开采出的 raw aterials 通过星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摇篮”。整个基地也进入了战时管制,灯火通明的居住区到了夜间也依旧繁忙,如同永不休眠的蜂巢。

所有科研方向被强行扭转。基础理论研究几乎停滞,应用科技和工程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联盟议会颁布了《战时状态法案》。物资实行配给制,一切向一线科研和生产人员倾斜。原本宽松的工作时间被延长,休假取消,所有成年成员都必须服从统一调度。征兵年龄被放宽,更多的青壮年被补充进舰队和防御工程建设队伍。

气氛变得压抑而紧张。街道上行人匆匆,面带忧色。娱乐活动几乎消失,所有的信息渠道都被用来播报计划进展(经过过滤的乐观部分)和宣传牺牲奉献精神。一种混合了恐惧、决心、以及巨大压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不满和矛盾开始悄然滋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不同学科重要性的争论、甚至对不同文明是否应该获得同等保护等级的质疑…都在暗流涌动。社会学家担忧地指出,长期的高压可能会撕裂联盟赖以存在的合作基础。

艾拉(eira)的忧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证实。高速且单一的科技攀升,确实带来了隐患。许多新技术被仓促应用,缺乏足够的安全验证期。一次新型能量转换器的意外过载爆炸,就险些造成一个工业区的严重损失。

她再次找到林烬和艾拉(联盟),强调基础理解和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性,甚至提出是否应该分出一部分资源,继续研究“寂灭潮汐”的本质,而非仅仅急于应用技术对抗它。

“理解敌人,才能最终战胜敌人。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打造更厚的盾牌,却不知道矛从何来。”她坚持道。

但她的声音在“时间紧迫”的巨大压力下,显得如此微弱。主流的意见是:先活下去,再谈其他。

林烬听取了她的意见,下令增加了所有应用项目的安全审查等级,并批准了一个小型理论团队继续研究潮汐本质,但资源配给远远无法与应用项目相比。

eira看着那些在巨大压力下熬夜奋战、眼中只有进度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仿佛看到了昔日“执笔者”文明疯狂推进“创世工程”的影子。历史是否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演?她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摇篮”

在这场全民备战的狂潮中,“摇篮”及其守望者ai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沉默。它按照协议提供着技术和资源,但对联盟的选择不予置评。直到某一天,它主动向林烬和科学委员会发送了一段信息。

那是一些关于宇宙周期性震荡的深层数据,以及…几条未被采用的、理论上可以局部稳定时空的“秩序场”技术路径。这些路径远比联盟目前掌握的更加复杂和危险,需要极高的能量和对法则的深刻理解,甚至标注着“实验性”、“高风险”、“可能引发不可控悖论”的警告。

这既是帮助,也是一种警示——他们选择的道路,充满未知的危险。

而“壳民”那边传来的消息,也并不乐观。通过艰难的能量符号沟通,联盟得知“噬”的活动似乎变得更加频繁和具有侵略性。那种暗红色的污染星域正在缓慢却持续地扩张。联盟提供的有限技术援助(主要是基于能量弱点的防御性建议)帮助他们暂时稳住了一些防线,但根本性的逆转远远看不到希望。

“噬”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联盟的侧翼。

全民备战,带来了力量的快速凝聚,也带来了紧绷到极致的神经和潜伏的危机。

联盟如同一根被拉到极限的弓弦,所有的力量都被积蓄起来,指向那未知的、却必然到来的终极考验。

能否在弦断之前,将箭矢射向正确的方向?

能否在寒冬降临之前,建立起足以存息的庇护所?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沉甸甸地压着这些问题。

生存之路,注定布满荆棘。

(本章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为六耳圣 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仙侠世界的唯一玩家 万人迷穿书七零,资本家大小姐! 无敌散修 僵尸:拜师九叔,我能操控一切 穿越之我带着系统混编制 修真界革命那些事儿 太上皇李世民竟谋反?幽禁五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