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功毕一役
安装过程漫长而紧张。
每一个齿轮,无论是主动轮、从动轮亦或是复杂的行星齿轮组,都经历了清洁、测量、等他一系列严格流程。
易中海远远地看着,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作为制作者,看到自己耗尽心血做出的零件被如此珍视、精密地安装,内心深处涌起一丝工匠的自豪。
另一方面,看到李开朗这个“毛头小子”作为指挥,,接受着所有人的注目和期许,心里却是酸涩和不甘。
他闭上眼睛,不想再看。
车间门口,即便是被凌工一众被嗬斥不让进来的工人也在看着,虽然不能进来,但在门口也能看到这场景。
秦淮茹站在稍远的人群外围,目光却始终追随着李开朗挺拔的身影。
看着他在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技术员中沉稳自信地发号施令,那份从容和学识带来的光芒,让她心头滚烫。
再看看角落里形容枯槁的易中海,她攥紧了衣角,一个念头越发清淅:
必须想办法接近他,哪怕只是说上几句话也好。
易中海这条路,终究是越走越窄了。
得早点再做打算。
当最后一个齿轮安装到位,所有的连接螺栓按照规定的扭矩被一一拧紧后,时间已近傍晚。
“所有安装点检查完毕,符合工艺要求!”
孙主任看向凌工和李开朗,声音带着颤斗的期待:“凌工,李技术员,是不是可以试试了?”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数十双眼睛齐刷刷地聚集在这刚安装好的磨床和李开朗身上。
凌工看向李开朗:“小李,你是负责人。你说,能试车吗?”
李开朗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沉稳地点点头:“可以试车,凌工,按照规程,先进行空载运行测试。”
“好!”凌工大手一挥,“准备试车!孙主任,激活安全预案,无关人员退到安全线后!技术组,做好监测记录!”
工人合上了专用电闸,操作工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按下了激活按钮。
嗡——!
一阵低沉而平稳的电机激活声响起,随后是传动系统开始运转的轻微摩擦和啮合声。
声音由低到高,逐渐稳定下来。
空载运行开始!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分钟两分钟
电机运行平稳,传动系统运转顺畅,齿轮啮合的声音清脆均匀,没有异常摩擦、撞击或者尖锐噪音。
一切都在正常范围内。
振动值也远远低于报警阈值。
“声音正常!”!”
十分钟后,李开朗下令:“空载提速!”
操作工照做。
磨床的运转声音略微增大,但依然平稳有序。
“一档转速正常!”
十五分钟后,“再提速!”
磨床发出低沉的轰鸣,力量感十足,却依旧稳定。
“二档转速正常!”
二十分钟后,“再提速!”
磨床依旧平稳运行。
“三档转速正常!”
三十分钟空载运行结束。
磨床依旧完好!
接下来,便是加载测试。
这才是重中之重。
一块经过粗加工的工件被小心地装夹在磨床的工作台
上。
气氛比空载试车时更加凝重。
操作工额头甚至渗出了细汗。
激活!
嗤——
砂轮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发出尖锐而稳定的啸音。
工作台开始按照设置程序缓慢、精确地移动,带着工件靠近高速旋转的砂轮。
嗤——!
砂轮与工件接触的瞬间,发出了刺耳的磨削声。
“各点监测,注意变化!”凌工沉声下令。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磨床车削。
最初几分钟,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磨削声音稳定,参数波动在正常范围。
李开朗紧盯着工件被磨削的表面,看到金属屑被均匀地剥离,逐渐露出闪亮的金属光泽。
磨削声变得更加剧烈。
但一切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一分钟两分钟
10分钟过去,这个工件逐渐要求成形。
“成了!成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噢——!”巨大的欢呼声瞬间炸响在车间里,几乎要掀翻屋顶!
车间工人们相互拍打着肩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和如释重负。
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修好了,更是他们车间、甚至整个轧钢厂的一个巨大心病被祛除了!
“好好好!”孙主任满脸通红,有了这台磨床,车间和工人们终于是能是能轻松了!
不少任务、工件再也不用重复做好几次了!
“李技术员!好样的!”
凌工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干得漂亮,小李!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严谨,指挥得当!果真是后生可畏!”
李开朗保持着谦逊的微笑:“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大家的目光不由地看向易中海。
“易工!牛!”
“八级工,真不是盖的!”
“易工辛苦了!”
易中海面对潮水般的赞誉,疲惫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努力挺直了佝偻了五天的腰背。
这五天五夜的煎熬,值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李开朗,眼神却复杂无比。
面上也是谦虚道:“应该的,应该的,厂里需要,我就得上。”
然而,就在这片沸腾的喜悦中,一直紧盯着监测数据的技术员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注意到,在最后高速空载阶段,虽然整体数据合格,但某个高频振动传感器的读数出现过几次小异常。
他看了看兴奋的人群,又看了看记录纸上那几个几乎可以忽略的小峰值,尤豫了一下,最终没有立刻报告。毕竟,难得能成功,让大家高兴高兴。
李开朗没有被兴奋催昏了头脑。
这台磨床问题不少,他只不过是解决其中一个罢了,还有几个问题,他还没解决。
当即,也不得不泼了盆冷水。
“能顺利解决问题,是我的荣幸,只不过这只是磨床问题的其中一个,还有几个问题没解决。”
“我的能力暂时就到这里,其他问题就还得靠大家解决。”
这盆冷水泼的十分有效果,大家都渐渐冷静下来。
孙主任摆摆手:“没事,能解决一个,第二天个还远吗?我对你有信心,大家说是吧?”
一众工人纷纷高声应和。
“没错!”
“就是就是,李技术员那么
年轻,其他问题还能解决不了?”
“对!就是这么个理!”
孙主任又道:“本来这台磨床就没咋坏,李技术员现在都修好一个问题了,这台机器总算是能用了。”
见此,李开朗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这几天大家试试,有什么问题尽早跟我说。”
“是是,李技术员说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经此一役,孙主任对李开朗倒是有信心。
除此之外,也是不想再闲置这台磨床了。
光看着却不能用,心里直痒痒,谁能忍得住。
以李开朗的能力,总会有全部解决的一天。
而技术员见此,本来想说的话,又一次止住了。
他对李开朗也不由地多了几分信心,至于问题,到时候再报上去。
既然孙主任和工人们都这么说了,凌工和李开朗也不好再打击他们。
不过还是嘱咐两句不要用太过,就带人离开。
孙主任还不忘正事,车削好工件,还得在检查磨床和工件。
“报告!各齿轮副齿侧间隙全部检测合格!”
“工件都在要求标准范围内!”
所有的检测都在要求之内,磨床还没出问题。
孙主任心中的石头总是安全落地。
次日。
事情还没有结束。
磨床修好了,也得把后续给结尾了。
将这段时间研究的磨床历史维修报告的心得,以及他对这次安装过程的详细复盘,写成报告交给凌工。
其一,自然是不忘提问题。
“齿轮组安装成功,空载运行完美,但高精度磨床是一个复杂系统,齿轮问题只是改善问题之一。”
“历史记录显示,其液压系统、导轨精度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或潜在隐患。”
问题提了,自然也要有解决办法。
“第一,加强日常点检,尤其关注这几个地方的。”
“第二,后续首件加工时,务必进行严格的精度检测并记录。”
这份报告,既显得专业、负责,又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他不会一次把所有问题解决,那样太“神”,也太快。
他要的是细水长流,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巩固地位,获取更大的信任和资源。
完成报告的草稿,李开朗没有立刻交给凌工,而是再去车间看看磨床情况。
一路上,自然是受到工人们的拥蹙,已经有工人在使用这台磨床了,一旁还有几个做好的工件。
“师傅,怎么样?磨床好使吗?有没有感觉哪里有问题?”
“没有没有,挺好的,我感觉比之前好多了!”
“是吗?那可太好了,有什么问题,一定要跟我说啊!我尽快解决。”
“好的好的,到时候就麻烦李技术员了。”
看着李开朗还回来询问、检查,让一众工人们心中十分欣慰。
这位年轻的、刚立了大功的技术员,不仅没有架子,还如此平易近人。
与此同时。
偷偷跑出来的秦淮茹终于是终于等到了机会。
她早就在车间外守株待兔,终于是等到了李开朗过来。
看到他要出来,秦淮茹赶忙整了整工作服,脸上堆起最温婉、最自然的笑容,款款走了过去。
“小李,忙着呢?”秦淮茹的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柔和,正面碰上他。
李开朗看到竟然是秦淮茹,心里不由地惊讶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
“有什么事吗?秦师傅。”
听到这称呼,秦淮茹
心里有些失落。
之前还称呼嫂子、秦姐的,这回就是师傅了,可真是越来越陌生。
秦淮茹并未气馁,顺势往前走两步,摆出一个放松但又不失体面的姿势:
“小李,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才修好那台机器,这几天看把你累的,真让人心疼。”
“都是职责所在。”李开朗简短回应,语气平淡。
“还是你们有文化好啊,”秦淮茹叹了口气,眼神带着恰到好处的羡慕和一丝落寞。
“象我们这样的,在车间累死累活,也就混口饭吃。哪象你,动动脑子,就能解决大问题,连一大爷都得听您的指挥。”
“这上了大学,真是不一样。”
她试图用对比捧高李开朗,同时暗示自己生活不易,博取同情。
李开朗目光平静看向秦淮茹,仿佛能看穿她精心修饰的言辞背后的意图。
秦淮茹被他看得心里微微一慌,脸上的笑容差点没挂住。
“秦师傅,作和学习,各有各的辛苦和门道,能把工作做好,在哪一行都值得尊重。我还有事,先走了。”
李开朗可不愿意在这个寡妇身上多待,免得被人说闲话。
秦淮茹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一丝尴尬和难堪爬上心头。
她精心准备的试探,象一拳打在了上,毫无着力点。
看着李开朗挺拔离去的背影,秦淮茹咬了咬嘴唇,眼神闪铄,挫败感之后,是不甘和更强烈的渴望。
他越是这样难以接近,在她眼中就越是诱人。
李开朗回去后,接着完善报告的草稿。
磨床才运行第一天,怎么着也得再等两天,确认没有问题再上交报告。
李开朗这两天还能清闲一会。
“可恶!”
刘工看着在工位上显得优哉游哉的李开朗,恨得直咬牙。
本来是给他出难题,让他丢面子的,没想到他竟然成功了,修好了磨床。
这可和他刚开始的预想完全不同!
没想到经过这件事,竟然把李开朗的名声更加宣扬了一番!
“早知道他能成,我就添加进去了!”几个助理技术员心里暗自后悔。
一开始没人都能相信李开朗能成,大家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现在李开朗竟然成了,他们反倒是有些小后悔。
毕竟要是添加进去,对他们履历也是有不小的帮助。
若是小赵、黄进、何宇三人参加。
本来一年就能转正,说不定能提前仨月,当然李开朗提前的更多。
现在没人分润李开朗的功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