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各怀鬼胎
“要是能嫁过去多好啊!”
秦淮茹不由自主地幻想,嫁给李开朗,那日子得有多美好啊!
瞧瞧李开朗这人,长得又高又壮硕,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还是个高学历的高材生,遇事待人都挺好,风评也不错,哪哪都挑不出毛病。
是个正常的姑娘,谁不愿意嫁给他啊!
一时间,秦淮茹浮想联翩,幻想到了嫁给李开朗后的日子。
家里没有长辈,她就是一家主妇,日子跟现在也差不多,不用出去劳苦劳累的上班,更没有那么多事要做。
只需要伺候好李开朗,日子自然就能好起来。
对比他那死去的丈夫贾东旭,那更是云泥之别。
想到要是自己能嫁给他,秦淮茹就激动不已,感觉身下水流冉冉。
一时间,秦淮茹想的连路都走不好,晃晃悠悠的回到家。
而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右手杵着脸,忘神地看向外面。
“秦淮茹!你个骚狐狸又在想男人?”贾张氏见状,气的她破口大骂。
秦淮茹立马回过神,立马佯装委屈:“妈!你说什么呢!我想什么男人!”
“还装?你当老娘看不出来,就你那样,不是想男人还能是啥!”贾张氏毫不畏惧。
“秦淮茹,我告诉你,你生是贾家的人,死也是贾家的鬼,有老娘在的一天,你休想找男人改嫁!”
“你别忘了,你还有仨孩子,我看谁家男人敢要你!”
最后这话,瞬间把秦淮茹的如梦幻想毁灭,毁的是一干二净。
李开朗一个‘黄花大闺男’,怎么会看上她一个寡妇,还生了仨孩子。
秦淮茹不由地失望地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掀开衣服看,那妊娠纹还是可以见到。
哪怕她有意保养的再好,该有的还是有的。
之前的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
“哼!”见秦淮茹被骂的哑口无言,贾张氏更加得意嚣张,三角眼里满是刻薄。
“秦淮茹!你就趁早死了这个心,老娘我绝对不会让你坏了我贾家的名声!”
幻想彻底破灭,本就憋着一肚子委屈和火气的秦淮茹,彻底被点燃,勃然大怒!
“吵什么吵!饭做好了没!一天天的,没事找事,火柴糊完了没有!信不信我今儿给孩子走!”
一句话,直接就让贾张氏嚣张气焰瞬间打灭殆尽。
甚至还反让她不知所措。
秦淮茹霍地站起来,指着贾张氏的鼻子。
“我累死累活上班,回来还得伺候你这尊佛,你倒好,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尽琢磨着怎么给我添堵。”
“我看你是闲得慌,赶明儿再给你多加2000个火柴盒,看你闲不闲!”
“还愣着干嘛!做饭去!是不是想饿死我!”
“哎哎你你别我我这就去这就去”贾张氏落荒而逃。
“哼!”秦淮茹越想越气,“一个废物!”
本来贾家和李家关系一般,被贾张氏和棒梗这么一闹,两家关系彻底决裂,要不然她未尝不可!
做不了李开朗的媳妇,还做不了他的情妇吗?!
这个念头让秦淮茹心头又是一阵异样的悸动。
她用力甩甩头,试图把这不合时宜的想法压下去。
后院。
刘海中家,气氛又是另一番景象。
二大妈把从院子里听来的关于李开朗要找对象的消息,添油加醋地跟刘海中描述了一遍。
“老刘啊!小李要找对象,咱们要不帮帮忙?”二大妈的声音里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仿佛发现了金矿。
刘海中正端着大茶缸子滋溜茶水,闻言眼皮都没抬,不耐烦地哼了一声:
“他找对象关咱啥事?你瞎操哪门子心?咸吃箩卜淡操心!”
“瞧你这榆木脑袋!”二大妈气得一拍大腿,一屁股坐在刘海中对面。
“我这可是为了咱家光齐盘算呢!天大的好事儿!”
“光齐?”刘海中一听到大儿子的名字,眉头拧得更紧了,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
“提那个不孝子干什么?远走高飞这么些年,也不知道写封信回来,真是白养了!李开朗找对象跟他有屁关系!”
“你咋就想不明白呢!蠢死你得了!”二大妈气得直翻白眼,压低声音,掰着手指头给刘海中分析。
“你好好想想!李开朗现在是个啥?大学生!一进厂就是技术员!他才多大?二十出头!”
“再过几年,凭他的本事当上工程师难吗?”
“那又咋了?”刘海中还是没反应过来。
“咋了?工程师啊!那可是厂里的宝贝疙瘩!说话比一般干部都管用!”二大妈恨铁不成钢。
“你说万一哪天光齐要是想回来,可城里没活干了咋整?他怎么会回来?”
“那不得麻烦小李帮忙安排安排,再说了小李要是再厉害点,当官了,当大官了,把光齐调回来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刘海中眼睛亮了一下,但随即又疑惑:“那跟他找对象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二大妈一拍桌子,“咱们现在要是能给他介绍个合适的对象,这婚事要是成了,咱们是不是就是大媒人?”
“李开朗是不是得承咱们这个天大的人情?将来用在光齐身上,让他帮忙办点事,开个口,他能不答应?这不比咱们到时候提着东西求爷爷告奶奶强百倍?!”
“啪!”刘海中猛地一拍大腿,瞬间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还是你脑子活络!对对对!”
“你说帮了小李,我这不也能混个干部当当?这是好,这是好啊!”
兜兜转转,刘海中还能想到给自己谋福利。
“哼,现在知道夸我了?”二大妈得意地扬起下巴,一副算无遗策的模样。
“那还等啥!”刘海中激动地站起来,“赶紧的,找人去啊!”
“你是不是傻!”二大妈又是一个大大的白眼甩过去。
“刚夸完你,又犯浑!你没听清楚小李今天的话吗?人家今天第一天正式上班,屁股还没坐热乎呢!”
“你现在就火急火燎地去给人家介绍对象,这是帮忙还是添乱?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家,咱们不安好心,想用这事儿套近乎,眈误人家工作吗?”
“王媒婆都说了,下个月再正经介绍,咱们不懂规矩,不能坏了人家的安排!”
坏的不是王媒婆的,而是李开朗的,他才是重中之重。
“对对对!是我糊涂!是我糊涂!”刘海中被骂得连连点头,讪笑着又坐了下来。
“那你那你赶紧想想,咱们认识的人里头,有谁家姑娘配得上小李的?得找好的,门当户对的!”
“这还用你说?”二大妈没好气地道。
“你以为拉郎配呢?小李那条件,要模样有模样,要学问有学问,要前途有前途,还是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的!咱们能随便找个歪瓜裂枣糊弄吗?”
“那介绍不好,不是结亲,那是结仇!”
“我得好好琢磨,找那种知书达理、模样周正、最好是家里也有点底子或者工作也体面的姑娘。”
“是是是,是这个理儿。”刘海中点头如捣蒜。
“行了,这事儿你别管了,坐着也是添乱,做饭去!让我一个人在这儿好好琢磨琢磨。”
二大妈挥挥手,开始赶人。
“哎!哎!我这就去!这就去!”刘海中麻溜儿地起身钻进了厨房,毫无怨言。
二大妈独自坐在桌旁,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眉头微蹙,眼光放远,开始在脑海里仔细筛选手里掌握的“资源”。
娘家那边的、婆家这边的、老街坊旧邻居的
一个个适龄姑娘的条件在她脑子里飞快地过。
张家的姑娘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模样还行,就是有点小心眼;
李家的闺女在纺织厂当女工,老实肯干,就是文化低点,才小学毕业;
王家的外甥女倒是个高中生,刚毕业还没分配,可听说有点娇气。
‘不行,都不太够格,得找一个更出挑的。’
忽的,二大妈想到了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的女儿,听说考上中专了,不知道毕业了没,分到哪了得找人打听打听。
再想想
一时间,二大妈千头万绪,找不着北。
“不行,趁着还有半拉月空,得好好找找,说什么也得找出几个配得上小李的人选来。”
“这可关系到光齐的大事,能不能回来就看这份人情了!”
二大妈暗下决定,说什么也得发动所有关系,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几个合适的。
要说最希望李开朗好的,还是王媒婆。
王媒婆踏着轻快的步子往家走,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好小子,真是个好小子”
象这样品貌双全、前程似锦的小伙子,在她手里可不多见。
介绍成功了,那就是她媒婆事业上金灿灿的一笔!街坊四邻得怎么夸她?
以后给别家说媒,腰杆子都得更硬三分!
“可不能马虎,不能马虎”她自言自语。
“得找个真正能过日子、配得上他的好姑娘,不能只看模样,脾气秉性、家里情况都得摸得门儿清。”
“得能持家,能理解他工作忙,最好还有点文化,俩人能说到一块儿去”
一进家门,王媒婆连水都顾不上喝,直奔里屋。
从五斗橱最底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用蓝印花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大本子。
解开布包,露出一本厚厚的、边角磨损、纸张泛黄的册子。
这可是她的“宝贝”。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这些年走街串巷搜集来的、适婚男女的详细信息:
姓名、年龄、住址、职业、家庭情况、个人要求、优缺点备注有些条目旁边还贴着不知从哪弄来的小照片。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间谍。
信息甚至都比间谍全面。
王媒婆郑重其事地翻开厚重的册子。手指沾了点唾沫,小心翼翼地翻动着脆弱的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她跳过了前面那些条件平平的记录,也跳过那些已经介绍出去的。
直接翻到了近两年记载着条件较好的姑娘信息的部分。
“东城根儿老赵家的闺女在副食店工作,踏实就是家里弟妹多,负担重了点”
“钱工长的女儿高中生,刚进厂当统计员模样清秀,就是身体好象有点弱”
“西胡同孙老师家的二姑娘师范毕业,在小学教书!这个好!有文化,工作稳定体面,我记得模样也挺端庄”
王媒婆的手指在这一条上点了点,仔细看了看备注:“要求男方有文化、有稳定工作、无不良嗜好”
“恩,跟小李倒是挺配!不过,得再深入了解下姑娘的性格脾气,还有孙老师两口子为人咋样”
她拿出个小本子,把“孙老师家二姑娘”这条重点记了下来。
接着又继续往下翻看。
“纺织厂周主任的外甥女?”
“小诊所的陈大夫的女儿?”
她看得极其仔细,不时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名字,旁边备注着关键信息,脑海里飞快地盘算着利弊优劣。
此时此刻,王媒婆宛如沙场秋点兵的将军。
李开朗这样的“绩优股”,介绍好了,是她的金字招牌。
介绍砸了,她的招牌也得跟着砸一半。
她必须慎之又慎,务求完美。
哪怕李开朗不是她这么多年介绍的人中,最优质、最好的,但也是名列前茅。
关键还是个潜力股,未来还有发展的希望。
记录下来以后,王媒婆又把李开朗的对象要求翻出来。
“唉!怎么找不着?”左翻翻,右翻翻就是找不着。
“该不会忘了记了吧?我这脑子,怎么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王媒婆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脑袋。
“要不去问问看?不行不行,现在可不行,要是让小李不喜欢了可不好。”
“还是先把姑娘挑出来,看看有谁合适,这几天亲自问问去,看看有谁能成?”
很快,王媒婆就打定好主意,接着翻书一个个看。
可不仅仅只有这3个人在打主意,阎埠贵自然也在打主意。
甚至,就连师父张金武、师娘韩晓卉也在为他考虑。
这么好的一个徒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没考虑好,怎么能流出去。
“唉,可惜了。”
韩晓卉叹了口气,看着自家的宝贝闺女张雅,现在还在读书。
当然读书不是关键,关键是李开朗和张雅两人对不上眼,要不然就能喜结连理了。
而主人公李开朗并不知道大家围绕他“找对象”这件事已经暗流涌动,心思各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