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册封(1 / 1)

王韶文章中的战略思想谈不上多高明。

毕竟辽国和西夏都是敌人,西夏更加弱小,先解决西夏,也谈不上错。

他说先解决西夏,才能防止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时,西夏会出兵干预。

反过来又何尝不是一样?

辽国也不可能放任大宋灭掉西夏。

但赵睿最看重的是他提出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一点难能可贵。

因为从太祖北伐失败后,大宋上下再也没有人主张北伐了。

澶渊之盟也是辽军南下,大宋被动迎战

而且最开始得知辽军南下,大宋朝臣多数都主张南迁的。

前面说过,于谦为大明续命,而寇准则是给大宋续命的人。

赵睿甚至觉得寇准和于谦当时所面临的情况很相似。

都是在外地入侵之时,朝中多数人主张南迁,两人力排众议,最终打赢了战争。

虽然看着于谦更难,毕竟当时皇帝都被抓了,还经历了一场大败,损失惨重,军心不稳。

可寇准也好不到哪去,他面临的可是一个想要逃跑的皇帝。

最终他能劝说皇帝不逃,还亲自御驾亲征,难度可想而知。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过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王韶一介书生,能够提出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见有多么的难能可贵。

而且赵睿总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

“王韶…西夏…”

赵睿手指无意识的敲击桌面,嘴上喃喃自语。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面露喜色。

他总算想起王韶这个人了。

此人就是写出‘平戎策’,亲自率军完成‘熙河开边’之人。

提到大宋,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一直被动挨打。

从太宗灭了北汉后,大宋的疆域就固定了一样,后面只有丢失地盘的份,没有再对外开疆扩土过。

实际上不然,熙河开边就属于大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规模往外扩张。

这一战,为大宋扩土两千馀里,几乎相当于当时大宋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大宋疆域最广的时期,就是这一时期了。

“大宋还真是人才济济,可惜了。”

感受到朝廷人才济济,赵睿高兴的同时,又感到很压抑。

要说没有什么人才也就罢了,明明人才源源不绝,可两宋数百年时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就只有‘积弱’。

也就他穿越到了皇家没得选,否则他怕是会选择摆烂,让这个破朝代早点灭亡算了。

赵睿深深呼出一口气,摇了摇头,把看好的文章挑出,思索对这些人的安排。

王韶不用多考虑,安排去靠近西夏边境的地方任职。

他记得,王韶好象就是后面辞官去西北游历数年,亲自观察了西北的局势和风土人情,才制定的‘平戎策’。

由此可见让文臣领兵有多不靠谱,文臣在朝中任职,远离边境。

或许大的局势上他们很了解,可行军打仗,看的不仅是对军队的指挥和局势的判断。

山川河流,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关键因素。

把王韶丢去西北边境,象他这种比较关注军事的,根本不需要多说,到了地方自己就会去了解。

…………

在赵睿思考那些进士的去处时,那些人大多也心情忐忑。

因为朝廷已经对其他进士正式授官了,他们被排除在外。

虽说这次翰林院和各个馆阁都没有选官,但他们这么多人显然不可能都进翰林院和馆阁。

其馀职位稍微好一点的都已经安排完了。

要是他们没被赵睿选上,授予官职时怕是没有什么好职位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做官。

至于理想抱负,那是做官以后才要考虑的事。

而做官的初始起点很重要,起点好更容易升迁,一步快步步快。

若是起点不好,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就在许多人惴惴不安之时,吏部通知他们前去授官。

接到通知的人,便知道自己已经被淘汰了。

好在吏部授予的官职和他们大多数人殿试时的排名还算匹配,只有少部分人得到的官职比排名比自己靠后的都不如。

可这些人只是少数,即便心有不满,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其实这就是赵睿根据这些人文章所安排的。

这次的考核,让赵睿对科举选拔的人才,有了更清淅的认识。

说实话,一开始他其实对于科举选士,是存在很大的偏见的。

科举本身没问题,但是因为儒家一家独大,他觉得在选才方面存在很僵硬。

可这次考核让他明白,能在那么多人中杀出重围的读书人,各方面其实并不差。

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些虚有其表之人,对于这些,按照赵睿的想法甚至都不打算让他们做官。

他仔细考虑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真要是这么做了,天下读书人都会感到危机。

此时他没有能力掀起变法,还是要维持他的人设。

这些年,赵睿老老实实读书,待人和善。

特别是上次他敲打苗家,引得许多文官赞赏,称他有官家之风。

别看他当时去苗家并未说什么,但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过朝中那些老狐狸。

因为他的敲打,苗光磊被禁足了半个月,后面出门也低调老实了很多。

能限制外戚,手段又很温和,太符合文官的心意了。

自然要对赵睿大加吹捧。

赵睿要维持这个人设,让群臣一直以为他和父皇脾气性子一样。

等到关键时刻再漏出獠牙,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引起群臣的警觉。

九十八人,赵睿最终选了三十一人。

在那些落选的进士接受授官之时,剩下的人也接到了通知,让他们次日前往东宫。

第二天,还是在东宫大殿,赵睿见了选出来的三十一人,勉励了他们几句,把众人说的热血沸腾,才让他们回去。

这些人的安排,还要等他正式册封后才好安排。

…………

六月十六,便是司天监选的吉日。

官家秉承节俭的风气,册封典礼并没有太过铺张。

当日上午,百官齐聚太庙外,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赵睿身穿太子冕服,随父皇一同祭祀太庙。

等父子二人从太庙中出来,礼部官员宣读册封圣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青木医仙:开局觉醒碧落青木体 民国:开局万亿军火,专治不服 叶罗丽:万人迷今天又被惦记了 明尊 公路求生,柳姨娘癫狂极了 超神学院:我是暗位面最靓的崽 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通房美又娇,狠戾将军掌心宠 我玄幻的四十年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