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这种事?”
曹皇后闻言有些难以置信,三贯钱两年就变成二十五贯,这已经将近十倍了。
若是那些专门放印子钱的人这么做,她倒不至于太吃惊。
虽说她出身高贵,并没有见过什么底层的阴暗,对于印子钱这些还是有些了解的。
什么九出十三归,其实已经算是比较良心的了。
但这种事是寺庙做出来的,就有些骇人听闻了。
“儿臣岂敢乱言。”
赵睿气愤道:“儿臣让人打听过了,许多寺庙都接着功德钱的名义放印子钱,然后借因果报应之说来愚昧百姓。
儿臣听说普德寺并非个例,汴京附近的寺庙,几乎都有这种情况。”
“好了。”
曹皇后安慰道:“你也别太生气,这种事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你父皇肯定会彻查的。
你既然回来的早,去看看你母妃和福康吧。”
“是,儿臣告退!”赵睿行礼道。
看着赵睿离开,曹皇后有些头疼,这种事牵涉到寺庙,很是难办。
佛道两家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而且儒家和佛道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学说,另一个则是宗教。
虽说在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发展其实也有宗教化,但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但即便如此,儒家也很难对佛道两家形成压制,根本原因就是佛道两家在民间的传播非常广泛。
而儒家的礼仪道德,三纲五常这些思想,普通百姓根本不动。
但佛道就不同了,百姓根本不需要懂那么深奥的东西,只需要知道大概就可以了。
普通百姓的信奉,就成了佛道两家的根基。
正是因为大量百姓的信奉,才让涉及到寺庙之事变得非常棘手。
曹皇后不知道赵睿说有很多寺庙皆是如此,是真是假。
后宫不得干政,这些也轮不到她操心。
她所忧心的是赵睿刚刚的表现,可以看出赵睿对这件事非常愤怒,若是官家处置的结果不符合赵睿的心意,赵睿未必会罢休。
…………
胖和尚得到玉佩后,也没认出玉佩的材质。
但玉佩入手的细腻感,让他知道玉佩价值不菲。
从私心上来说,他是想把玉佩藏下来的。
二十五贯钱对他来说也不多,平常替寺庙催债,也没少捞。
不过他尤豫后,还是克制住内心的贪婪。
前去催债可是有几个寺庙佃户的青壮,就算他能把这些人收买,当时村子的百姓可都看到了。
一旦传开,被上面人知道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相反,把玉佩献上去,可是大功一件。
因此他从村子出来,便带着几个青状匆匆回了寺庙。
把青壮打发走,胖和尚匆匆进了寺庙,一路来到功德堂,求见首座智远。
所谓功德堂,实际上就是负责放贷催债的。
智远和尚五十多岁,慈眉善目,颇有得道高僧的样子。
“明善进过首座师伯!”胖和尚行礼道。
智远面朝佛象打坐,闭着眼睛,闻言眼睛都未睁,只是淡淡道:“何事啊?”
“回首座师伯,我今日前去刘家村讨要功德钱时,遇到一个贵公子,他从身上解下一块玉佩替欠功德钱的刘老三抵债。
我见玉佩非常精美,就答应了下来。却不知道价值几何,便送来给首座师伯过目。”胖和尚说着把玉佩拿了出来。
智远闻言来了兴趣,睁开眼转过身,可当他看到玉佩时却是脸色微变。
羊脂白玉一直是皇室特供,但王朝更迭那么多次,总有一些流到民间。
普德寺香火不错,时常也有些身份尊贵的人前来进香。
智远在普德寺地位不低,见识自然有的,一眼便认出了玉佩是羊脂白玉雕刻而成。
虽说羊脂白玉民间也有,但拥有者无不是达官贵人。
“首座师伯,莫非这玉佩是假的?”
胖和尚见智远神色不对劲,有些疑惑道。
“拿来老衲看看。”智远伸手道。
胖和尚连忙将玉佩送上,智远接过玉佩,看到上面雕刻的蟒龙,心头一跳,急道:“你确定这块玉佩是那个公子从身上解下的?”
“没错,我亲眼看到他从腰间解下的。”胖和尚连忙点头。
“蠢货,你闯大祸了!”
智远闻言,脸色不负之前的慈眉善目,甚是狰狞。
玉佩雕刻着蟒龙纹,就算是前朝宫廷流出,也只敢收藏,谁敢随身佩戴?
“首座师伯何出此言啊?”胖和尚有些慌乱不解。
“哼,你在这跪着,没有我的准许不许离开!”
智远冷哼一声,起身往外走去。
出了禅房,他前去见了方丈,两人不知道聊了什么,过了一柱香左右才出来,又匆匆去往了汴京城。
…………
淑椒殿
苗淑妃正拉着女儿小声说着话,宫女走进来禀报道:“娘娘,殿下来了。”
“睿儿不是出宫了么?快去请他进来。”
苗淑妃有些疑惑,不过也没多想,等宫女离去后,拍着女儿手道:“睿儿来的正好,一会你把你的担忧和睿儿说说,让他帮你想想办法。”
“母妃。”
福康公主脸色微红道:“这种事弟弟有什么办法?而且女儿怎么好意思说?”
“你平常和睿哥儿打打闹闹,现在怎么害羞了?”苗淑妃打趣道。
福康公主娇嗔道:“这能一样么?”
“好了。”
苗淑妃安慰道:“这种事还真只有睿哥儿能帮你,民间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更何况是皇家。
你父皇让礼部和宗人府替你挑选驸马,我都没办法过问。
可睿哥儿不同,他只要跟负责的官员和宗室打个招呼,他们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福康公主还想说什么,赵睿已经走进来了。
“儿臣拜见母妃。”
赵睿躬身一礼,然后向福康公主行礼道:“见过姐姐。”
“睿儿,先坐下说话。”
苗淑妃招呼赵睿落座,疑惑道:“你今日不是出宫了么?怎么这么快便回宫了?”
“儿臣临时有事,就先回来了。”
赵睿不愿意多说,这件事他想看看父皇那边的意思,暂时不宜弄得人尽皆知。
苗淑妃闻言也没多问,而是说道:“你来的正好,福康她有事找你帮忙。”
赵睿闻言看向福康公主,见她神色扭捏,当即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