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知否当皇子 > 第9章 铁血手段

第9章 铁血手段(1 / 1)

如今的大宋和历史上的宋朝存在一些差异。

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权后,并未亏待那些开国武勋,封了他们世袭罔替的爵位。

因此大宋并未像历史上那样,没有世袭罔替的武勋。

这些武勋的存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武将的地位。

但大宋文风太甚,武将的地位还是高不到哪去。

而枢密使这个官职太特殊了,一定程度上枢密使能够和大相公比肩。

甚至有时地位要超过大相公,成为百官之首。

因此这个职位,文官绝对不允许被武将染指。

历史上狄青后面遭受针对,和他能打没有关系,而是他坐到了枢密使这个位置。

赵睿只能尝试着在狄青受封前,劝说他不要接受。

否则这种针对,怕是还会出现。

狄青领兵出发没几日,赵睿也正式开学了。

官家从翰林院挑选了两个学士负责教导赵睿蒙学。

又从朝中重臣、勋爵和清贵人家,各自挑选了几个和赵睿年纪相仿的孩童,入宫伴读。

古代读书是件很枯燥的事,好在不少文本在这个时候已经和后世的简体没有区别。

其馀的也和后世繁体一样,认起来不难。

只有少数字和后世有很大差异。

赵睿也没装傻藏拙的想法,对于教导的字,基本一遍就能记下。

资善堂有十几个伴读,赵睿的消息自然瞒不住。

很快,赵睿的表现就传了出去。

在读书人的吹捧下,越传越玄乎,传到后面都被传成了圣贤转世。

正常来说,外界对一个皇子传的如此玄乎,皇帝早就出手干预了。

可官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不仅没有干预,反而让人推波助澜。

古代皇帝为了加强统治,一直在加强君权神授的说法。

如今外界这么传,官家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阻止。

赵睿得知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更多的表现自己,稳定自己的人设。

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大宋的积弊问题。

可想来想去,却始终没有办法。

范仲淹和王安石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不算最顶级的人才,却也能称的上上等。

可两人都没能解决朝廷的积弊问题。

要说范仲淹是因为支持不够,神宗对于王安石的支持力度不低吧?

可还不是失败了。

没办法,朝廷的积弊太深。别的朝代或许还能通过权谋来牵制平衡,来达到目的。

可在大宋所谓的权谋平衡,根本玩不转。

因为文官一家独大,什么宗室、外戚、武勋、宦官这些,绑在一起都不是文官的对手。

就拿三冗问题来说,其实可以归纳两点。

一是官员太多,二是兵丁太多。

大宋官员俸禄可以说是历史之最,俸禄高,官员多,开支自然大。

兵丁多军费开支也大,正是这两点,才形成了冗费。

而这两点,其实根源都在文官身上。

赵睿一直以为冗官问题,是因为大宋优待文人,科举录取的官员太多了。

可实际了解才知道,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形成冗官的问题根本不是科举,而是荫封。

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来形容宋朝的荫封制度,一点不为过。

荫补范围函盖官员的后代、亲戚、门客甚至仆人。例如,宰相之子可通过荫封获得九品京官,而普通官员退休后可恩荫20馀人,甚至仆人也能顶替官职。

而荫封的明目也五花八门,包括大礼荫补(三年一次祭祀时荫补)、圣节荫补(皇帝生日荫补)、致仕荫补(退休官员恩荫亲属)、遗表荫补(官员去世后一次性荫补)等,种类多达数十种。

据赵睿了解,每年通过恩荫获得官职的人数高达500馀人,远超科举取士数量。

部分官员利用制度漏洞,将亲属、门客等大量安排进官场。

要知道科举三年一次,每次也就录取两三百人罢了。

由此可见荫封制度,有多离谱。

正是因为这种离谱的荫封制度,才形成了冗官的局面。

之所以说冗兵的问题和文官也有关系,是因为大宋冗兵根本不是北方无险可守,而大量养兵。

而是因为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大量百姓无地可种,叛乱频繁。

朝廷为了防止叛乱,只能把流民中的青壮充入军中。

而官员本身就是地主,掌控着大量的土地。

可以说,不管是解决冗官问题,还是冗兵问题,都会遭遇绝大多数的文官阻止。

想解决冗兵很简单,直接裁军就是了。

朝廷养着一百多万兵马,裁掉二三十万,根本没影响。

但裁军需要田地安置,但朝廷并没有那么多田地。

冗官问题就更简单了,限制荫封,一律通过科举取仕。

可这么做,简直要文官的命。

原本只要到一定品级,自己的儿子就能做官。

儿子到了一定的品级,孙子就能做官。

世代为官,和以前的世家根本没区别。

朝廷想改变这种制度,那不是要他们的命么。

但是他们不会这么说,只会拿祖宗之法来说事。

在以孝治国的古代,祖宗之法,即便皇帝都难以撼动。

即便赵睿将来登基,采取强硬手段都没用。

天下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手段再强硬,执行时他们阳奉阴违,又有什么办法?

赵睿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破局的办法,那就是神化自己。

当天下读书人,都吹捧他是未来的圣君,那他将来要做什么,自然都是对的。

反对的人,自然要遭受天下百姓唾弃。

百姓多愚昧,天下官员干的坏事,骂名都在朝廷身上。

王安石变法,骂声一片,百姓骂的都是王安石和神宗皇帝,而不是残害他们的官员。

因为那些官员都是打着变法的旗号,剥削百姓的。

作为皇帝和变法的执行者,自然要背负骂名。

赵睿要做的,就是神化自己,将来在通过舆论,加强百姓对他的印象。

从而让百姓把矛盾对准那些官员,而不是皇帝。

以此来减轻一些阻力。

具体能不能成,赵睿不知道。

但目前他只有这一个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时间飞逝,五个月一转眼便过去了。

狄青不愧是大宋目前最能打的武将,短短五个月便平定了广源州蛮叛乱,并将抓捕到的数钱蛮兵全部坑杀,震慑其他蛮族。

只是此举引起一片哗然,无数读书人上书声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 钢铁先驱 夭寿了,倒霉蛋居然是天道亲闺女 拒做通房,疯批九爷欺她上瘾 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 五行四元 祁总,您家霸鹅又上热搜了! 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