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年秋。
皇宫御花园中,丹桂飘香,花圃中金黄色的菊花开的正艳。
花园湖中亭子里,一个二三岁模样的孩童坐在亭子内怔怔出神。
孩童穿着紫色圆领衣袍,小脸肉嘟嘟的甚是可爱。
眼中却没有孩童的天真无邪,反而透露着丝丝愁绪。
“这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大宋呢?”赵睿心里暗道。
没人知道,此刻两三岁的孩童身躯里,如今已经是一个成年灵魂了。
都说好人有好报,赵睿如今算是信了。
他见人落水,下水救人,结果把他自己搭进去了。
再次醒来,就成了一个二岁多的的孩童。
融合原主那不多的记忆,赵睿得知如今国号为‘宋’,而他是当今官家唯一的儿子。
这几日他故意做出一副粘着自己那便宜父皇样子。
官家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都一点不为过。
被儿子粘着官家只有高兴,并无任何不快。
可他是皇帝,每天都有许多公务需要处理,也不能时时陪着赵睿。
只能带着赵睿去龙图阁,好在赵睿虽然年纪小,却很懂事,不哭不闹的待在龙图阁里间玩。
困了就在他平常休息的床榻睡觉。
殊不知赵睿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这个世界。
后宫之中,那些宫女太监不敢胡乱议论朝堂之事。
生母苗贤妃也不会跟一个两岁多的孩童说这些。
赵睿一个孩童又不能去询问,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了。
通过偷听官家和朝臣议事,赵睿捕捉到一些关键字眼,新政、范相公、富相公。
赵睿虽然不是特别了解宋史,可通过这些,依旧能判断出如今应该是仁宗年间,庆历新政被叫停以后。
具体是哪一年,他还不清楚。
近日因为中秋临近,官家要在宫里设宴宴请群臣,宫里上下开始忙碌了起来。
苗贤妃和身边的嬷嬷闲聊时,也会偶尔聊到朝中勋贵。
当听到苗贤妃谈论汴京那些开国传承的武勋人家时,赵睿愣住了。
据他所知,宋朝别说外姓了,就连皇室子弟的爵位都不能世袭罔替。
若当今官家真的是仁宗,且还是庆历新政以后,那建国已经快百年了。
什么开国英国公府,还在军中威望很高,这样的人和人家,应该存在么?
赵睿知道历史不能尽信,毕竟历史都是后面朝代修的。
不说在战乱中有无遗失,后面朝代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性,也会对前朝进行一定程度的抹黑。
可爵位能不能世袭,几乎不可能记载出错。
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殿下。”
候再一旁的宫女上前欠身道:“殿下出来有一会了,该回了。”
“知道了。”
赵睿回了一声,只是那奶声奶气的声音,让他神色更加惆怅。
回去的途中,赵睿也释然了。
这个大宋,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其实并不重要。
不是还好,省的糟心。
作为当今官家唯一的儿子,虽然他不是嫡子,可只要皇后不生下嫡子,这皇位八成是他的。
真要是历史上那个大宋,赵睿不觉得自己能改变什么。
历朝历代中后期也不是没有出过中兴之主。
可很多问题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便出现中兴之主,最多也只是暂时延缓朝廷的积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前世他只是个普通人,对宋史还不是很了解,拿什么去改变?
赵睿之所以之前纠结,完全是他已经认为这是历史上的那个大宋。
察觉到可能并不是的时候,心里有了落差。
如今想想明白了,他心态也放平了。
…………
次日下午,皇宫外廷和内廷宫女太监一片忙碌。
中秋之日,官家和皇后分别在外廷和内廷设宴,招待朝中官员勋爵和有诰命在身的官眷。
申时,朝中五品及以上官员,和诰命夫人们,有序开始入宫。
三品官员和侯爵以上的勋爵,三等诰命以上的官眷,还能携儿带女入宫。
官员被内侍引到大庆殿西侧的集英殿,女眷则被引入内廷的明仁殿。
申时正,身穿常服的官家,牵着赵睿走进了大殿,登临御台,接受百官参拜。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殿内文武官员,双手交叉于胸前,行揖拜礼。
赵睿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底下躬身而立的群臣,难怪那么多人想当皇帝。
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乌泱泱一大群人恭声参拜,确实令人心潮澎湃。
官家微笑抬手,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官家御座坐下,往边上挪动了一些,看向赵睿道:“皇儿,坐朕边上。”
皇帝的御座都是专属的,虽然不是大庆殿那张龙椅,可按照礼制,太子皇子都不能坐。
赵睿不清楚这些,见官家招呼,便坐了下来。
御坐上铺着软垫,坐着倒是十分舒服。
大臣们看到这一幕,并未惊讶。就连谏院的谏官,都未纠正这有违礼制的举动。
官家带小皇子来,直登御台,意思不言而喻。
当今官家接近而立之年,迟迟未有子嗣,朝臣已经多次上书,请求过继宗室子了。
直到小皇子出生,这种风波才平息。
前段时间,听闻小皇子突染恶疾。就在朝臣以为小皇子会和之前的皇子一样夭折时,又传出小皇子病好的消息。
这个时候,谁敢触官家霉头?
“众卿家坐吧。”官家微笑道。
“谢陛下!”
群臣谢恩后,坐了下来。
“开宴吧。”
官家侧身看向一旁侍立的李公公道。
“是!”
李公公躬身应是,然后转身抬头唱和道:“开宴~”
不一会,两队宫女端着托盘从左右殿门鱼贯而入,送上一道道美味佳肴。
等酒菜上齐,官家举杯道:“今年天下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全赖诸卿尽心治理,请诸卿与朕满饮此杯。”
“千岁!”
群臣起身举杯,朝官家躬身一礼,齐呼‘千岁’,这才仰头喝下杯中之酒。
千岁并非字面的意思,而是干杯的意思。
官家拂袖遮面,饮下杯中之酒,放下酒杯笑道:“诸卿坐,随意便好。”
说完也不管群臣,低头看向赵睿,道:“皇儿饿了吧?想吃什么,父皇给你夹。”
“父皇,儿臣自己来。”
赵睿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拿起筷子。
可因为年纪太小,怎么都拿不住。
“哈哈,朕来吧。”
官家揉了揉赵睿脑袋,拿起筷子问道:“想吃哪个?”
赵睿闻言指了指一盆炖羊肉,这个菜他没见过,闻着很香,他想尝尝。
“这个是酒蒸羊肉,你年纪小,吃不得。朕给你夹一块坑羊吧,朕最爱吃这个了。”官家说着给他夹了块金灿灿的羊肉。
所谓坑羊,其实就是烤羊肉,赵睿之前也吃过,味道确实非常好。
得知盆里的是酒蒸羊肉,赵睿也没有闹,道:“多谢父皇。”
“和父皇客气什么?”
官家见赵睿不动,道:“怎么不吃?”
“父皇先吃。”赵睿说道。
官家闻言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吾儿纯孝!”
官家没有动筷,臣子们也不能动。
大殿内很是安静,只有官家和小皇子的说话声。
赵睿那稚嫩,有些吐字不清的声音百官听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