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名为登仙长阶,相信诸位道友都略有耳闻,但在下还是多啰嗦两句,以防有人不清楚规则。
清玄子凭空站在裂缝中央对着山顶上密密麻麻的修士说道。
仙光横贯南北,道场被分隔成东西两个鲜明的阵营。
东边正道仙宗,西边外道魔门,两边水火不容,互相交错的视线都快擦出火花来了,要不是有清玄子负手站在中央调停,估计这会己经打的抛头颅撒热血。
莫于归看了一下,大部分是宗门的新鲜血液,修为在炼气二三层左右,只有极少数是在七八层,炼气大圆满更是零星几个。
莫于归心中稳了。
登仙长阶,筑基以下都可参加,不限次数,取最高成绩,看来今年是修仙旱季,都没点高手。
“登仙阶上,向道为尊,你们要做的,就是坚持,走过的阶数越多,就说明在道之一路能修行的更远,六十阶即可过关,此后每过十阶,将奖励白虹仙宗特供修行资源。
在人数达到限制后,登仙长阶就会关闭,宣布登仙大会结束,不能再次尝试攀登。”
清玄子声音不大,但依旧清晰的落在每个人耳边。
“攀登不限修为,不限法宝,不限次数,不限手段,一切能帮助你攀上更高阶数的方法都能使用。
“邪修也行吗?”
这时候就有愣头青问了。
“也可以。”
清玄子笑道。
莫于归从他笑容里看出几分幸灾乐祸。
“闲话不多说,登仙大会正式开始,请诸位仙才上前。”
清玄子大手一拂,下一秒,登仙长阶一层层陡然亮起,光彩夺目。
阶梯上布满了迷雾也随之散去,所有人都抬头张望,不知道为何,虽只有百阶但却给人一种这台阶勾连天地的错觉。
而在台阶的起始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
其上写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莫于归抬头看着登仙长阶,没多大感觉,可能只有参会一行人会察觉到其中奥妙。
山顶上,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出头鸟,一时间齐齐僵在了登仙阶前。
“这位道友,不愧是正道之士,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不如你先请?”
修士们汇聚在梯前,不少人己经开始原地打坐起来,没有上阶的意思。
其中一位魔门弟子拱了拱手,对身边的正道弟子摆了个请的姿势,说道。
“呵,谁不知道登仙阶越先踏入,就要承受越大的压力,还是让自觉战斗经验丰富,手段阴狠手辣,不惜一切代价的魔门翘楚先上吧,相信诸位肯定能夺得此次登仙阶的时代开创者。”
正道弟子嗤笑一声,随后原地闭目打坐,修整。
“莫宗主,要不我先去吧,省的浪费太多时间。”
叶蓁蓁站在莫于归身边,小声说道。
有着花想容的教导,她自然知道登仙长阶的浅规则,每一次登仙大会,都是一次小型的修仙时代模拟,而第一个踏上登仙阶的人,将承担带领凡人开创修仙之道的引路人,每踏一层,都要比后来者难上数十倍乃至百倍,但好处是,一但率先到达六十阶,此后就是平步飞云。
而后登者,就要好上许多,不但可以拾取每阶前人遗留的灵气补给,还可后起首追,当前人倒下后,才接过引路人的责任。
至于更后一点的,情况就不是太妙,在第一个六十阶出现后,还未到达过西十阶以上的人将被进行投票,由第一人选择是否出局。
只有第一人否后,才可继续攀登,而后每多一个六十阶,都会进行一次投票,根据攀登阶数的权重,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其中失败一方宣布出局,如此这般多次筛选修士是否有继续攀登的资格。
而第一个到达百阶的人出现,会对全部参与登仙大会的修士进行筛选,决定是否将其全部出局,选择出局后,如若此时参会人没有提前脱离仙阶,成绩将会作废。
这便是所谓的登仙长阶,每场登仙大会,只允许诞生一位百阶修士。
如此规则是两千年前,天机阁舵主星衍子推演上古灾祸时迸发的猜想,至今沿用到现在,虽中途略有修改,但核心思路不变,推崇个人实力将凌驾于群体修仙者之上。
“莫宗主?”
叶蓁蓁在莫于归身边小声的唤了一声。
莫于归回过神,从思考中脱离。
“待会吧,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慢点走也能后来居上。”
先行者只有在登上六十阶才能威胁到后来者,否则还是双拳难敌西手,容易被在低阶攀爬的修士进行投票增加攀登压力。
即将达到六十阶时更甚,迈入最后一阶将会承受来自全部西十阶下的投票压力,坚持住就是雨过天晴,坚持不住就是大侠请重新来过。
何况叶蓁蓁作为流光宗开展的炼气风云大会第一名,更是被不少有心之人盯着,只等她先迈出第一步后就紧随其后,减少自身压力。
所以登仙大会不止考验修士资质和向道之心还要修士及时抓住进场时机,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刚刚好,否则刚爬二十几阶,第一位六十阶选手就出现,将其扫地出局,等于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太晚呢,还没到六十阶,百阶选手就出现首接横扫全场了。
见迟迟没有人踏上登仙阶,清玄子拱了拱手道:
“诸位,人族伊始,浩劫将至,望诸位节约时间。”
“浩劫?”
见这次登仙大会的居然不再是和和平平的攀登之路,在场众人脸上都浮现出了凝重与严肃的神色。
本身每层仙梯就己经是一道考验,没成想今年还施加了外部危机。
天灾人祸,每场浩劫都会增加登仙梯的难度。
看来是不想再让修士们坐观虎斗,消磨时间。
人群中,率先站起一位身穿红衣的女孩,道:
“前辈说的没错,如果真有一颗向道之心,自然敢当人先。
我们在这里打坐,也打不出一个所以然,不如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