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山里有两座大的冶炼房,一座是属于朝廷的,一座是属于王璁的。
一开始王璁还兴致勃勃带着王小井去帮工部的工匠垒炉子,想着这些工部工匠专注炼银,定有先进的炼银法和先进的炉灶制造图。
谁知道一帮忙,他发现他们用的还是传统的灰吹法。
这个他也会呀!
甚至他还会炉甘石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都有记载好不好?
已经很详细了,虽然一般人可能复制不出来,毕竟要依靠经验。
但他是一般人吗?
他可是道士!
不仅他,学宫的薛华、张惟良几人在失败几次后也迅速掌握了。
作为道士,别的能力或许一般,炼炉子的能力还是有的。
潘筠跟着去看,她捡了一块炼过的碎渣捏开,再闻到空气中浓重的味道,微微蹙眉:“这样不行,不说还残留这么多白银,就是这污染度也不行,如此青山,怎能忍心毁坏?”
王璁连连点头:“我也这么觉得,所以这炉子得改进,您更得把妙真和妙和接过来了,她们俩对炉子最熟,尤其是妙真,之前妙和炼朱砂,就是她加了弯道,以水冷切,不仅能让朱砂更纯粹,还大大减少了毒气。以前妙和每次炼朱砂,过后都要锻体祛毒十日,后来,只要戴上口罩,便可杜绝毒气入体。”
潘筠一听挑眉,起身道:“好,我今晚就回去接他们。”
她还把潘小,只等人落网,结果眼睛一睁,刺客在百米外被吓跑、打跑的那种无力感吗?”
潘筠张了张嘴巴,轻咳一声,心虚的道:“曹大人怎么不和她们知会?”
“还要我怎么知会?暗示她们听不懂,明示之后,她们就趴在屋顶上等着刺客上门,但我们的对手是傻子吗?一次两次不成,三次还大大咧咧的上门?”曹吉祥道:“往往人还没到,就察觉到异常跑了。”
潘筠默默地在心里和曹吉祥说了声抱歉,然后把他们全都塞进三宝鼎里带走了。
曹吉祥睡了一晚上,心情好转,决定和潘筠友好的交谈一下,顺便问一下倭国银山的开采情况,结果一去敲门,才发现人去楼空。
潘筠只留下了一封信。
曹吉祥咬牙切齿:“我最讨厌不告而别的人了!”
本来还想告诉她,大明出使倭国的使者已经出发,最迟一旬就能到达倭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