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提前苏醒,“盛宴”倒计时缩短至30天的消息,如同最终的丧钟,敲碎了曙光之城刚刚因虫群威胁解除而带来的一丝喘息。
“候选者”?“品鉴”?
这些词汇带着一种将生命视为食物或实验品的冰冷和高高在上,让人从灵魂深处感到战栗和愤怒。
绝望如同实质的阴云,笼罩了整个城市。之前被强行压下的“方舟计划”,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并且获得了比之前更多的支持者。
“30天!我们怎么可能在30天内发展到对抗‘观察者’?‘毒刃’只成功了一次,而且代价巨大!”
“‘品鉴’!我们连成为他们盘中之食的资格都要被挑选吗?逃跑并不可耻,活下去才有希望!”
“启动方舟吧!至少…至少为文明留下一点种子!”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部分中层官员也开始公开支持。
以雷克斯、陆彦秋等人为首的“抵抗派”
“逃跑能逃到哪里去?‘观察者’的收割是宇宙级的!”
“30天足够我们完善‘毒刃’!林晚博士正在恢复,她能提供更多指引!”
“一旦启动方舟,资源倾斜,内部必然分裂,未战先溃!”
双方争执不下,城市内部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对立。
夜澈没有直接参与争论。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特制的静修室内,尝试理解和控制体内那新生的、融合了多种能量的本源力量。这种力量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和强大,但也更加难以掌控,偶尔会流露出一种非人的、冰冷的特质,让他都感到一丝陌生。
他的沉默,被不同的人解读为不同的信号。抵抗派认为他在积蓄力量,方舟派则认为他或许也在犹豫。
陆彦秋焦急万分,一边要维持“生命共鸣网络”的稳定,安抚恐慌情绪,一边要照顾母亲和夜澈,还要应对内部的压力。
就在这时,那个神秘的晶体立方体,再次发来了一段信息。这一次,信息直接传递到了夜澈的静修室。
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段复杂的能量频谱图和一颗星球的坐标。
夜澈 左眉骨的光芒自动亮起,解析了那段频谱——那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利用恒星风帆进行超远距离航行的技术模型,其精妙程度远超当前文明水平。而那个坐标,指向一个非常偏远的、似乎没有生命迹象的蓝巨星系统,那里强烈的恒星风恰好是使用这种技术的最佳环境。
这像是…一份“礼物”?一份逃跑的技术和路线图?
晶体立方体,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某种“歉意”或“补偿”像是在进行某种…投资或观察?它似乎认定曙光之城会选择逃亡?
这份“礼物”,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对“观察者”的恐惧下,“方舟派”终于占据了上风。经过激烈的、甚至带有火药味的表决,最终决议通过:立即启动“方舟计划”
资源开始被强行调集,优先用于改造和武装少数几艘性能最好的飞船。人员选拔标准(冷酷而现实)开始制定。城市内部,希望与绝望交织,泪水与争执并存,一种悲壮而压抑的气氛弥漫开来。
夜澈依旧没有公开表态。他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右眼中倒映着忙碌而混乱的城市。
陆彦秋找到他,眼中含着泪光和不甘:“我们…真的只能放弃了吗?母亲醒来的意义…我们的战斗…难道…”
夜澈沉默了片刻,缓缓抬起手, 左眉骨的光芒流转,掌心浮现出一团微弱却蕴含着奇异能量的光球,其中似乎有七彩琉璃之色、硅基生命的纯净、还有一丝冰冷的晶体质感…
“放弃?”他低声重复,目光却看向那些正在被改装的方舟,“有时候,撤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他的语气平静,却让陆彦秋感到一丝不解和…隐隐的不安。
第一批方舟改造完成,即将进行最后的试航和物资装载。
然而,就在启航前夜,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负责方舟核心控制系统的一名工程师,在进行最终检查时,意外发现系统底层被植入了一段无法删除的隐藏指令!
指令的内容是:当方舟驶入预定航线,进入蓝巨星恒星风范围后,将自动向宇宙广播一个特殊的信号,信号内容经过加密,但其能量特征…竟然与之前“观察者”发布的“品鉴”高度相似!
晶体立方体提供的根本不是生路,而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它或许早就预料到抵抗的艰难,于是提供了这条“捷径”,实则是在帮“观察者”筛选和标记“优质候选者”,方便其进行“品鉴”!
真正的“方舟”,从未存在。
绝望,彻底淹没了那些选择逃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