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拿起副驾储物格里的防护面罩,递给后排的地质专家李博士:
“把面罩戴上,前面就是湖心区,方锦明的报告里提到过‘发光岩层’,可能会有辐射。
李博士接过面罩,熟练地扣在脸上,透过透明面罩,能看到他眼底的兴奋与警惕:
“关队,根据方锦明留下的岩层样本分析,那种未知元素的辐射虽然不会立刻致命,但会干扰大脑神经。
之前有实验室用小白鼠做过实验,接触超过 6 小时就会出现幻觉,严重的会攻击同伴。
我们这次带的辐射检测仪灵敏度是普通仪器的 3 倍,一旦数值超过 2000 纳特,必须立刻撤离。”
坐在李博士身边的考古学家张教授,正低头翻看着一本泛黄的古籍,书页上画着模糊的楼兰古城复原图。
听到两人的对话,他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
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
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
这里描述了楼兰国土地多为沙卤之地,适合耕种的田地很少,
百姓需要依靠畜牧来逐水草而居,体现了其多沙、少水草的自然环境特点。
《周书》记载:“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
风之欲至,唯老驼知之,即鸣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
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
现在看来,所谓的‘怪风’,说不定就是这种未知元素引发的磁场异常,
或者是 某种地下生物活动的迹象。”
关羽没有接话,只是将腰间的手枪检查了一遍 。
这是一把经过改装的沙漠之鹰,子弹里添加了钨钢,能穿透普通钢板。
他知道,在罗布泊这种地方,未知的危险远比看得见的敌人更可怕。
下午两点,车队抵达湖心区坐标点。
车子刚停下,王磊就跳下车,拿着指南针跑向不远处的沙丘,
可指南针的指针却像疯了一样旋转,根本无法定位。
“关队,磁场乱了!这里的磁场强度至少是正常地区的 5 倍!”
王磊的喊声带着一丝颤抖。
关羽和队员们陆续下车,每个人都戴着防护面罩,手里拿着辐射检测仪。
检测仪的屏幕上,数值不断跳动,最终稳定在 2800 纳特, 己经超过了安全阈值。
“所有人保持警惕,不要单独行动,两人一组,半径 50 米内探查。”
关羽话音刚落,李博士就己经朝着一处白色的盐丘跑去,盐丘下散落着几块暗绿色的岩石,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荧光。
“关队!你看这个!”
李博士蹲在岩石旁,用地质锤敲下一小块,岩石断面的荧光更明显了,
像淬了磷火,“和方锦明样本里的成分一模一样!
这种岩石的密度是普通花岗岩的 2 倍,里面的未知元素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晚上可能会更亮。”
关羽走过去,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手指碰了碰岩石 。
表面冰凉,不像在烈日下暴晒过的石头。
他刚想说话,不远处突然传来特工赵鹏的喊声:“关队!这里有个洞!”。
洞口边缘很整齐,像是被什么东西用爪子挖出来的。
周围的沙子没有任何风吹过的痕迹,反而像是被压实了一样。
赵鹏拿着强光手电筒,朝着洞里照去,光柱在黑暗中延伸了大约 10 米,
就被浓密的黑暗吞噬,只能听到隐隐约约的 “呼呼” 声,像是有东西在里面呼吸。
生物学家刘敏蹲在洞口旁,用探针插入沙子,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数据,
“而且我在洞口周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不是任何己知沙漠动物的,
三个脚趾,每个脚趾都有尖锐的爪痕,脚印间距大约 1 米,体型应该不小。”
张教授凑到洞口,仔细观察着洞壁:
“洞壁很光滑,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更像是某种生物的通道。
楼兰古国的传说里,有一种叫‘沙螣’的怪物,长着三只脚,住在地下,以沙子为食,遇到人类会用爪子把人拖进洞里”
“张教授,先别管传说了。”
关羽打断他的话,从背包里拿出一根带摄像头的伸缩探测杆,慢慢伸进洞里,
“王磊,把笔记本电脑拿过来,实时传输画面。”
探测杆缓缓深入,电脑屏幕上的画面越来越清晰。
洞壁上布满了发光的岩层,像镶嵌着无数颗绿色的星星,
洞底铺着一层细软的黑沙,在摄像头的光柱下,能看到黑沙在微微流动,像是有生命一样。
当探测杆深入到 30 米时,画面突然剧烈晃动。
紧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双巨大的眼睛,瞳孔是竖条形的,像蛇眼一样,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快拉出来!” 关羽大喊。
赵鹏立刻用力拽动探测杆,可探测杆却像被什么东西咬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开始扭曲,最后变成一片雪花,只剩下刺耳的电流声。
“关队,辐射检测仪数值突然飙升到 5000 纳特!”
李博士的声音带着恐慌,“下面有大量的未知元素,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矿脉!”
关羽刚想下令撤离,洞口突然传来 “沙沙” 的声音,黑沙从洞里涌出来,像一条黑色的蛇,朝着刘敏的脚边爬去。
“小心!”
关羽一把推开刘敏,同时拔出腰间的手枪,对着洞口开枪。子弹射入洞里,发出 “噗” 的闷响,像是打在了棉花上。
黑沙突然停止流动,紧接着,洞口的沙子开始塌陷,一个巨大的黑影从洞里钻了出来 。
那是一个约 3 米高的怪物,身体像蜥蜴一样覆盖着暗绿色的鳞片,